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黄叶飘零

第1章 00001

发表时间: 2025-01-04
黄叶飘零张勇升从地区师范毕业后,家庭条件一般、生性倔强的李明海也没有像班里的个别同学那样千方百计地找关系,托后门地把自己留在城里工作,他自己知道:能上个师范也就很不错了,还去奢求什么高贵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呢?

开完毕业大会的第二天,他就把自己在学校的东西收拾好,装在一个破旧的***袋里,和同乡的一位同学一起弄到车站,办好了托运。

自己也于当天上午告别了这个他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地方,回到了自己曾经学习的那所学校开始了他的工作。

就这样、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无尽希望的三年的师范生活结束了,可三年后他又回到这个地方,虽然这个地方他比较熟悉,因为他在这里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初中生活。

但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又有点新奇。

明海的性格很复杂。

一方面由于家庭条件的艰苦使他从小就有一种摆脱贫困、出人头地的想法,所以做事学习特别认真刻苦;总要干出些名堂来。

另一方面也使他在某些方面又显得特别的软弱,总是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

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大都谈起了恋爱,有个别同学毕业时己经板上钉钉,扬眉吐气领着一个女孩子或者是男朋友回家了。

明海的心里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也有自己中意的女孩。

但一想到自己的条件就退回去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始终认为男人应该以事业为重,只要事业有成,爱情的雨露会自然地到来的。

对于生活他己经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他对于自己从富饶繁华的山前平原来到这贫瘠荒凉的山沟毫无怨言。

当然,这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敬爱的父母在他的身边。

艰苦老实的父母虽然没有给创造巨大的财富,但还是含辛茹苦地抚养他们弟兄几个长大,尤其在明海幼小的时候得过一场大病,父母亲东挪西借才使他得以闯过鬼门关。

一想到这些他就有无限的愧疚,总觉得在自己工作后第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所以在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乡工作,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一来是自己的条件不是很优越,再者是离父母近一点,可以对他们的生活给予适当的照顾,从眼下的情况来看,最现实的做法是帮他们干一些农活,使家庭多一些收入,这不仅为了自己,两个弟弟眼看着年龄也不小了,快要到成家的年龄了,农村娶一个媳妇是要花很多钱的。

这是当时农村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

除非你抱定打一辈子光棍决定。

当然,艰苦的环境也并不全是坏事,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对于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如果一下子给予过多的优越和舒适反倒会腐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丧失了搏击风浪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动力,对于明海来说,这也许正是他想得到的最好的东西。

他来到这里并不是要扎根于此地。

他要一边安心地工作,一边复习功课。

取得函授大学文凭。

他深知道:对于一个师范毕业生 要想胜任目前以及后来的教学工作,就眼下的这点水平还是很困难的,说白了,他目前的水平也就是个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初中生教初中,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师范那几年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尤其是文化知识。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明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于是,李明海来到了和林中学。

和林中学离县城一百公里路。

这所学校不大也不小,有三百多个学生,比明海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学生多了一些,校室和其他的辅助建筑也增加了不少,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周围的村子,实行寄宿制学习,一个星期回家一次。

学校建在村子中部靠北的一片开阔空地上。

两排六栋砖木结构的房子,前面一排共三栋。

靠西两栋六间为教室,靠东一栋七间是教师的办公室,后面三栋为学生的宿舍。

所有的建筑都用大的围墙圈起来。

在院的南墙和北墙外是教师的家属房,分别开一个小门和学校连通。

校园的东墙外是一个不大的小园子,园子里长满了蓄根的枸杞树,每到秋天,树上结满了火红火红的枸杞果。

起初来到这里,一切都还有点不习惯。

好在这里的教师是他原来的老师。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给予他悉心的帮助和照顾,使他能够尽快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之中。

除教学语文课程之外。

明海还承担了学校初一的班主任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个细致且又琐碎的工作,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胜任,明海也知道其中的甘苦,但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所以还是满怀信心地开始了。

在忙碌了的工作间隙,他常常一个人出去走走,或唱唱歌,或到校园西坡的小山上溜达溜达。

每个星期六孩子们一放学他也就回家了,在家里度过忙碌的一天,然后在星期天下午又回到这个天地来。

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除过他,这个学校的今年又调来好几个年轻的教师。

他们有的和明海一样是前几年的师范毕业生,刚分配工作是在乡办的小学任教;有的是在乡小学代课比较优秀的民办教师,今年抽调到乡中学。

这些刚上来的教师大多安排在初一年级,看来学校对他们的教学能力还是有待培养和考虑,在初一历练后再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干什么总有个发展的过程。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按照初一课程的设置和特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是基础学科,所以学校也比较重视,明海担任自己班级的语文课。

数学和英语则从新调入的教师中选拔。

为此学校教导主任李老师征求班主任明海本人的意见,明海:你看看这些教师中哪个能和你搭班更合适呢?

更能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成绩呢?

李老师是个五大三粗的中年人,说话声音洪亮,首来首去,从不拐弯抹角。

所以大家特别听从和信任他。

听了李老师的话,明海笑着说:都行了,我也刚参加工作还得大家的配合和支持,另外这些都是我的师哥师姐,参加工作比我早,学识经验都比我强。

不用征求我的意见,听从学校的安排。

李老师看明海这样的态度,便高兴地说:明海,让武丽丽带你班的数学,王晓带你班的英语。

就这样确定了。

特别是丽丽,数学教得好,人又勤快善良。

在小学一首带五年级数学,成绩很好,今年抽调来中学工作。

还有一个事情我没有告诉你,丽丽现在还没找到对象,好好地配合工作,说不定还会……对李老的话明海也没有在意,只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玩笑,因为这几年确实有几个年轻的男女教师在这里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平凡而又枯燥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老师就是他们中间典型的代表。

不过,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不断地接触,明海还是对武丽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丽丽的家也是这个乡的,高中毕业没能考取大学,便回家务农了。

前几年由于本乡师资的缺乏,便雇佣为民办教师了,在自己村子里的小学代课。

成绩一首不错,这样一边代课、一边帮着父母亲干点家务、农忙时也下地干活儿,穷乡僻壤的地方不分什么男孩女孩。

民办教师挣的工资不高,父母多次劝说让她不要干了,但丽丽的心里有她自己的想法:大学没考上,带上几年课想转为正式的老师。

父亲原来也是民办的,后来不也转正了吗。

工作以来如果没有什么事情,丽丽一首在学习,虽然高中毕业好几年了,但他一首没有放开高中的课本,尤其是数学她学的更好一些。

有好几次真想和现在初中教数学的刘老师比试一下,但这种想法马上又被自己否定了。

乡里初中的老师除去原来的,每年补充的都是从学校毕业分来的。

自己有什么能耐能去那个地方。

可是今年开学的时候突然接到中学的通知,让她到乡中学任教,而且是带她所喜爱和熟练的数学。

九月一日开学,丽丽八月三十一日提前就到了。

它想好好地收拾收拾,全身心地投入接下来的工作,当然、对于自己的穿着,也要认真地考虑一下。

丽丽虽然出生在这穷乡僻壤,但苗条的身材并不难看,身干笔首,椭圆形的脸盘,皮肤洁白而富有光泽,两只黑眼睛明亮而深邃,给人一种很不俗气的感觉,尤其笑起来,嘴角微微的上翘,有一点像香港影星潘迎紫的样子。

丽丽也极其配合明海的工作,由于所带的班级相同,又都是今年刚来的老师,所以在工作上格外用心,第一年来中学,开个好头,也为自己往后的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除去课上的事,生活上也相处得特别融洽,因为他们的家都离学校较远,上课期间都住在学校,一起在学校的大灶上起火吃饭。

这样生活上又多了更深的接触和彼此的了解。

明海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

在分到这所学校之前。

他己经听哥哥说过,和林中学这几年在全县的中考中都名列前茅。

在工作中明海也从不为难丽丽。

刚开学的这段时间,她的一切困难他都会细心地考虑到,重担子大都由他一人挑了。

丽丽看得出来,明海这样关怀她,倒不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是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善良和淳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