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相识
在那个网络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在网络未普及的年代,书信是对外沟通的珍贵桥梁。每一个信封都满载着思念与问候,跨越千山万水,传递着真挚的情感。书写时的一笔一划,皆是心意的倾注;等待回信的日子里,满是期待与忐忑。邮票上的齿痕,封印着远方的秘密;信封上的地址,指引着牵挂的方向。那一行行或工整或潦草的字迹,勾勒出岁月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羁绊,即便时光流转,那份见字如面的亲切与温情,依然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成为那个纯真年代里永不褪色的美好印记。是现在90后、00后感受不到的当时的心情的!
我收到第一封信,是在16岁的那一年,我的笔友写来!
笔友是属于我们 80 后的独特记忆。在那个没有即时通讯软件和智能手机的时代,一张邮票、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便是开启另一个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们怀着期待与好奇,将生活的琐碎、青春的烦恼、内心的憧憬,化作行行文字,投递进绿色的邮筒。然后在漫长的等待中,想象着远方那个未曾谋面却心灵相通的朋友,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回应。那些或厚或薄的信件,带着不同地域的气息,穿越山水而来,字里行间满是真诚与温暖。
笔友,是我们年少时光中一抹别样的色彩,是青涩岁月里一份隐秘而珍贵的情感寄托,即便岁月流逝,那些用笔墨晕染出的情谊,依然在心底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让人在回首时,不禁莞尔,满是怀念。
高中开学第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路上,我怀揣着对新学期的期待,走进了教室。同桌是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名叫晓妍,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
在一次闲聊中,我向晓妍倾诉了自己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渴望有一个特别的朋友能分享生活点滴的想法。晓妍听后,神秘兮兮地凑近我,说:“我有个远房表哥在部队,人特别好,长得也很帅,性格和你也相似,他让我给他介绍个笔友,我就想到你。你们有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