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三国:开局救下小霸王

第2章 恍然梦醒

发表时间: 2024-12-23
关于妻子徐氏,孙翊也有所耳闻。

历史上没有记载名字,但是孙翊却知道其名徐玥。

孙翊如果不是这次酗酒而死,日后也会被反叛者所杀,然后徐氏以计除患,为孙翊报仇。

前世自己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出来,连女生的手都没摸过,而东汉末年的孙翊,居然16岁就有可爱美貌的妻子了。

虽说东汉末年,十几岁成亲的人比比皆是,毕竟很多人甚至都活不过三十岁。

看着年幼的妻子,孙翊开口道:“妻子找我,所为何事?”

徐玥开口担忧道:“听说夫君昨日寻了好些烈酒大饮,烈酒伤身,只可小酌,怎可如此?”

孙翊摸着徐玥的脸道:“是啊,为夫错了。”

徐玥眼瞳大睁,怀疑自己听错了。

“夫...夫君?”

徐玥半天憋出两个字来,显然这次孙翊的话,让她后面的说辞都变得毫无用处了。

孙翊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是夫君错了。”

“曾几何时,我好酒无比,但昨日大醉一场,一梦千年,之后恍然梦醒,便决定,不再饮酒了。”

孙翊看着震惊的徐玥,手不安分的揉了揉徐玥的脸,继续开口。

“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怎可怀恋放歌纵酒?”

说罢孙翊拿起一面铜镜:“我被酒食所伤,从今日起,戒酒!”

徐玥眼中一涩,扑向孙翊怀中缓缓哭泣,没有说话。

孙翊也用手安抚着徐玥,回想起过去的点滴。

原主孙翊虽然比较暴躁,但并不算暴虐,严格来说不算糟糕。

对他人还有的说,但是对妻子,孙翊还是很爱护的。

“好了,妻子......寻我,还有别事吗?”

孙翊轻声道。

徐玥抬头看着孙翊,摇摇头,而后羞红着脸道:“玥儿先走了。”

玥儿还是孙翊跟徐玥最早的相互称呼,或许徐玥是感受到了孙翊的一阵愈加的爱护,又把自谦改用了回去。

孙翊摸了摸徐玥的头笑道:“去吧。”

就徐玥离开的样子,孙翊都感觉徐玥无比开心。

“不会让你失望的。”

孙翊微笑默默道。

————吴县,讨逆将军府。

讨逆将军,孙策,身材高大,有猛虎般的气质,一点不虚小霸王名号。

此时的府内大厅,除了孙策,皆是下江东时的骨干人员,程普,周瑜,张昭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人员,奉义校尉,孙权。

孙策单手按着身前的地图,同时还与众人探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如此说来......下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很可能是我?”

孙策笑道。

周瑜点头道:“如今曹操横扫北方,欲要跟袁绍开战,此时,我们便可一举突袭许都,断了曹操的后路。”

周瑜一言一行中尽显君子姿态,看似柔弱,但也不失英雄之风。

众人又谈论了一下局势,发现此计确实有戏,商讨完毕之后,便都各自离开了。

孙策和孙权则在最后才一齐走。

两人在路上笑谈,渐渐地便聊到了孙翊。

“仲谋,我听闻这两日叔弼好读兵书,并且还戒酒,还传出了一句豪言壮志,叫什么......”孙策想了一下,随后唱道:“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实在是妙句也。”

孙权也赞同道:“是也,叔弼年岁不小,也成家了,举孝廉也许久,该任职了。”

孙策点头道:“那便先让叔弼在我身边以副将的身份,暂时随我征战吧。”

孙权倒是没有意见,他自己如今也只是校尉,其实身份也低,只不过背靠的是孙策,所以实权仅次于孙策。

而且孙权也觉得自己在军事上天赋不算好,打江东这段时间,大多数的时候也是给孙策出谋划策罢了。

“明日我准备到林外狩猎,要不要一起去?”

孙策笑道。

孙权闻言皱眉,自己虽然也很喜欢打猎,但是他总感觉现在不是时候。

这段时间,兄长对江东士族的铁血手段他都看在眼里,他也知道兄长这么做的目的,但是他并不喜欢,最近心里怪怪的,总感觉会出事。

“兄长。”

孙权看着孙策,劝道:“江东还未彻底平稳,兄长一定要注意安全。”

孙策知道孙权不会去了,也明白各有各自的事要做,但是自己也很久没打猎了,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我知道了,你也别太累了,早日歇息吧。”

孙策笑着回道。

孙权看着孙策好像不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也是无奈,兄弟二人各有家室,总不能伸手太宽的。

孙翊府。

“什么?

大哥明天要去打猎?”

孙翊听到消息一惊。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得亏我天天关注孙策那边的动向,不然孙策死了我都不知道。”

孙翊心中暗自窃喜。

仆人看着孙翊惊乍的样子也是疑惑,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啊...没事,你先走吧。”

孙翊恢复正常。

看着仆人离开,孙翊心中微微激动,他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了。

也庆幸自己想办法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打探到了讨逆将军府就在吴县。

也就是说,其实非常近,自己步行就能到。

孙翊快步走向讨逆将军府,同时心中不停暗道:“孙策啊,孙策你可不能出事啊......”虽然孙权日后也很强,但是都是体现在政治和决策上的,至于军事?

现在还没什么感觉,以后就难受了。

所以孙翊心中最有希望的一次,便是孙策也不能死!

一文一武皆有,日后的东吴才有希望!

至于谁更适合当皇帝?

以后再说。

而且。

朕!

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