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终日沉溺于书画艺苑,朝堂之上奸佞当道,纲纪废弛,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
而北方金国的铁骑如狂暴的飓风,对大宋这片富饶的土地觊觎己久。
在河北的偏僻一隅,有一个仿若人间仙境的村落,名曰云栖村。
村里有一位年方十五的少年,名唤萧云逸。
他面如冠玉,双眸似深邃幽潭,眉宇间凝聚着与生俱来的坚毅。
平素里,他总是在田间帮着父母辛勤劳作,或是与伙伴们于溪边嬉笑玩闹,生活虽平淡如水,却满溢温馨。
然而,命运的巨轮无情地碾碎了这份宁静美好。
萧云逸的父亲名为杨镇邦,乃是杨业将军的后裔,母亲名为呼延惠娘,乃是呼延赞将军的后裔。
那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寒风如刀,落叶萧萧。
骤然间,一阵急如骤雨的马蹄声打破了村子的祥和,恰似惊雷在九天炸响。
转瞬间,金兵的旌旗如乌云蔽日,他们挥舞着冷冽寒芒的弯刀,似恶煞凶神般汹涌扑来。
金兵如疯魔般冲进村子,烧杀掳掠,无恶不为。
刹那间,凄惨的哭声、绝望的喊声、苦苦的求饶声交织缠绕,整个村子仿佛坠入了无间地狱。
在萧云逸家中,杨镇邦和呼延惠娘用身躯紧紧将他护在身后。
“孩子,你一定要活下去!”
杨镇邦的目光决然坚定,首首地望着他。
“爹,娘!”
萧云逸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可金兵的残暴毫无怜悯可言,杨镇邦奋然抵抗,却被金兵无情地一刀砍倒在地。
“夫君!”
呼延惠娘悲声呼喊,不顾一切地扑向杨镇邦。
“娘!”
萧云逸心如刀绞,痛不欲生。
“云逸,快走!”
呼延惠娘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他猛地推出家门。
萧云逸噙着满眼的泪水,在一片混乱中疯狂奔跑,身后是熊熊燃烧的火海与满目疮痍的废墟。
此刻的他,满心盈满悲愤,对金兵的仇恨犹如烈烈燃烧的怒火,无法熄灭。
江湖之中,早己是风云激荡。
丐帮,一群义薄云天的豪侠。
帮主被帮众尊崇地称为“龙头”,这位龙头名曰钟离御尘,身材高大魁伟,气概豪迈如云。
听闻金兵的罪恶行径,他怒发冲冠,振臂高呼,召集帮众。
“吾等丐帮弟子,当以拯救苍生为使命!
金兵肆虐横行,吾等怎能坐视不理?”
钟离御尘的怒吼声震彻云霄。
“愿随龙头,共赴国难!”
丐帮众人义愤填膺,群情激昂,呼声震天。
华山派,雄踞于险峻的华山之巅。
掌门被门下弟子敬称为“掌门真人”,这位掌门真人名曰苏逸风,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袍,风度翩翩,剑术更是精妙绝伦,出神入化。
望着山下的乱世惨象,他满心忧虑,召集门下弟子。
“徒儿们,吾等习武之人,当以家国大义为重。
如今金兵悍然入侵,正是吾等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之时!”
苏逸风目光坚定如铁,话语掷地有声。
众弟子齐声高呼:“谨遵掌门真人之命,誓与金兵血战到底,绝不退缩!”
蜀中唐门,暗器绝技冠绝天下。
掌门被唐门弟子尊称为“家主”,这位家主名曰唐靖澜,面容冷峻如霜,心思缜密入微。
面对金兵的嚣张威胁,他果断决然地下令。
“唐门弟子听令,速速准备暗器,随我出山,抗击金兵!”
萧云逸在逃亡的路途上,饥寒交迫,身心俱疲,最终不支昏迷在路边。
当他再次苏醒过来,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简陋的茅屋之中。
“孩子,你醒了?”
一位丐帮弟子走了进来。
原来,他幸得丐帮搭救。
萧云逸挣扎着起身,“多谢恩公相救。”
丐帮弟子看着他,“孩子,你家在何处?
为何会昏迷在此?”
萧云逸眼中闪过痛苦不堪的神色,缓缓地将自己的悲惨遭遇一一道来。
丐帮弟子听后,怒不可遏,“金兵如此凶残暴戾,天理难容!
孩子,你可愿加入丐帮,与我们一同抗击金兵,为你的父母和乡亲们报仇雪恨?”
萧云逸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愿意!
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让金兵血债血偿!”
从此,萧云逸成为丐帮的一员。
他每日刻苦练功,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刺骨,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
战场上,金戈铁马,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萧云逸初次上阵,便被眼前的惨烈景象深深震撼。
但他毫无退缩之意,手持棍棒,奋勇杀敌。
“杀!”
他怒声咆哮,不顾一切地冲向金兵。
金兵如潮水般涌来,宋军渐渐难以抵挡。
“兄弟们,切莫退缩!”
钟离御尘身先士卒,浴血奋战。
萧云逸紧跟其后,拼死抵抗。
他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衫,却依然毫不退缩。
“孩子,小心!”
钟离御尘猛地一把将萧云逸拉到身后,自己却被金兵的长枪狠狠刺中。
“龙头!”
萧云逸双目瞬间通红,如疯了一般冲向那名金兵。
这场战斗,惨烈至极。
但萧云逸在战火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他的眼神愈发坚定,武艺也日益精进。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想象,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他心中的悲愤愈发深沉凝重。
“这乱世何时才能终结?”
萧云逸望着硝烟弥漫、昏天黑地的天空,喃喃自语。
就在此时,江湖传来消息,华山派与唐门决定联手抗金。
萧云逸向钟离御尘请求,“龙头,我想去华山,与他们一同抗敌。”
钟离御尘看着他,“好,孩子,去吧。
记住,一定要活着回来!”
萧云逸带着丐帮的殷切期望,毅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将金兵彻底赶出大宋,还天下一个清平盛世!”
侠影初现的他,即将在这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江湖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