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柳文笙说的事情的前因后果,柳文筠忍不住叹了口气,柳家人最近怕是真交了恶运,真真是没碰上一件好事,柳家上下也接二连三的出了岔子。
除了柳二伯在一个月前伤了腿,柳家大房,柳文筠大伯家的大女儿被见利忘义的渣男退了亲。
今天便是渣男家人又上门来催退婚书的事,小姑娘经此事,这几天很是不好过,哭昏过去好几次。
小姑娘这几日更是连门都不敢出了,就怕面对村子里的议论,还有村民们八卦的眼神。
柳大哥当天下工听了此事,得知自家妹妹哭晕过去了好几次,气的想要上门寻渣男找个说法,结果被渣男害的丢了镇上的活计。
这几天柳大哥便只能靠卖力气去码头搬货,挣些辛苦钱,又一边想着再找机会在镇上重新找份工作。
加上三房柳文筠昏迷的事,村子里这几天怕是没少议论柳家吧。
柳文筠觉得自己还是让系统打开爽文模式吧,这地狱开局,就该后面走爽文打脸剧本。
柳文筠就不信了,恢复记忆后的自己,依靠现世的记忆,再加上系统这金手指,以后的日子还会过得不好。
不过也不着急,柳文筠打算既来之,则安之,先摸清楚情况,再做决定。
毕竟,目前这系统好像是暂时靠不住了,柳文筠得自己想想办法先赚些银子,支撑一下柳家。
反正系统还能坚持十天,等柳文筠赚了银子再换能量,看看系统商城里都有什么好东西吧。
柳文筠懂得些医术,他觉得现在自己的身体可以不用再去看郎中,也不必再花费银钱去拿药了,自己上山找找草药熬来喝就好。
柳文筠现在来了古代,知道山里这些草药的药性,可是强的很,还都是野生的。
只是柳文筠从来没离开过大槐村,想来得找个借口,让家里人相信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是正常的。
突然,柳文筠脑子里闪过几个画面,是他贪玩跑出去跟在一个老爷爷身后的画面,而柳家人也都知道这个老爷爷的存在,还给过一些吃食,让他送给这个老爷爷,柳文筠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人选。
一个刚清醒不久的古代人,要如何去赚钱养家呢?
柳文筠思索着,有些庆幸着想,好在自己在现代没有死板的只顾着学习,还是发展了不少兴趣爱好的。
柳文筠还挺庆幸,那个时候的自己对于那些东西学的还挺认真的。
此时又是柳文筠记忆的巅峰时刻,脑海中的知识都还清楚的记着,大脑还没来的及清空内存。
要不然一个眼神清澈的大学生要如何在古代生存!
柳文筠还看过不少朋友推荐的穿越小说,那些主角赚钱必备的好方子,他因着好奇心还特意去了解过一些,有些还上手做过。
想来就算现在系统暂时指望不上了,在大槐村,只靠柳文筠的知识储备,应该也能坚持一阵子,想必日子不会过不下去。
想着想着,柳文筠觉得这几天自己的身体都躺蔫了,又想着自己病的这些日子里一首躺在床上,觉得身子都有些发麻了,便低头对着柳文笙说:“小笙,扶哥哥出去走走,晒晒太阳。”
柳文筠被柳文笙扶着出去,慢慢走着,走了一会来到院子里的奈树下,奈树也就是古代的李子树,不过柳家的李子吃不得,酸的很。
这时,柳文筠察觉到又有几个小孩跑进院子里,他们也瞧见了柳文筠,便慢慢的放缓了脚步走向柳文筠。
只听他们几个异口同声说道:“三哥,你醒了,身体好些了吗?”
柳文筠看着他们一个个担忧的表情,又从记忆中一一对上人名,善意的笑了笑,说:“我好多了,都过来吧,三哥给你们讲故事。”
“真的吗?
三哥要讲什么故事!”
柳大伯家的小儿子柳文清瞪大眼睛惊喜的朝柳文筠问道,之前自家三哥也会带自己玩,只是还没听三哥讲过故事呢。
“当然,我会的好玩故事那可不少,以后有时间可以讲给你们听。”
柳文筠笑着回答,又招呼他们几个就坐在树下。
“三哥,三哥,快讲快讲。”
柳二伯家的小儿子柳文瑾好奇的催促道,这还是三哥第一次讲故事呢。
“就讲曹冲称象吧,从前……”柳文筠从记忆中得知,现在这个王朝叫大柊,国姓为御。
只是这个王朝并不存在于柳文筠记忆中的那些历史记载上,想来这个世界只是平行时空上的某个分支吧 。
虽说大柊不在柳文筠所熟知的历史书上,文化习俗上也大有不同,但冥冥之中,刚清醒不久的柳文筠,却是对大柊的律法朝令十分清楚。
柳文筠觉得这可能也是老天爷给他开的金手指,这样一想,老天爷对他还是挺不错的。
好比此时,柳文筠没去过京都,却知道在大柊是有白象这种动物的,通常要是被小国发现后,就会被当做吉祥物,作为贡品进献给大柊的皇帝,也是臣服大柊的表示。
柳文筠讲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也是想将自己从小就很喜欢的,且赋予教育意义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有趣又能学到知识,对于目前没钱去读书的柳家一众稚童是最好不过的了。
“三哥,这个叫曹冲的小孩,可真聪明,他怎么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啊?”
柳文清双眼放光问道,他觉得曹冲可太厉害了。
“哥哥,大象真的有房子那么大吗?
哥哥也见过大象吗?”
柳文笙崇拜的看向自家哥哥。
“是啊,在大象面前站着,人看着可小了,小笙,哥哥以后赚了大钱,就带你们去京都见大象。”
柳文筠避重就轻道。
“哥哥,你真好。”
柳文笙兴高采烈道,他相信自己哥哥一定会带他们去京都玩的。
“三哥,我还想听故事,再讲一个好不好?”
柳家大伯小女儿柳玉珠睁大眼睛期待的看向柳文筠。
“三哥,我也还想听。”
柳家二伯的大女儿柳玉瑶也眼巴巴的看着柳文筠。
柳文筠被几双黑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不禁被萌的心头一颤,正当他想要继续讲故事时,从门口又走进来一伙人。
“小清,你们围在院子里做什么?”
看着围成圈的一众小孩,柳大伯娘好奇的朝自家儿子问道。
“娘,三哥在给我们讲故事呢,三哥太厉害了,讲的故事可有趣了。”
柳文清兴奋回答道,他己经决定了,等会就要去找小伙伴们,讲这个故事,栓子一定会很羡慕自己,可以听到这么有趣的故事。
“是啊,大伯娘,哥哥还说了,以后都会给我们讲故事呢。”
柳文笙也兴奋的说着。
“对呀,大伯娘,三哥讲的故事真好玩。”
“好好好,等会儿也讲给大伯娘听听。”
柳大伯娘笑着答道,接着又对柳文筠说:“筠哥儿,你可总算是醒了,这几天可担心死我们了。”
“大伯娘,让你们担心了,我现在己经好多了。”
柳文筠宽慰道。
接着回来的柳家众人也陆续上前关心柳文筠。
家人的关爱还真不是那么好接受的,柳文筠感觉嘴巴都说干了,自己的脸也笑僵了。
就在柳文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从灶房出来的沈秀兰解救了他。
“大家都饿了吧,筠哥儿快带上弟弟妹妹收拾收拾,过来吃饭了。”
沈秀兰从灶房端出饭菜边走边说。
柳家一首都是家里的女人轮流做饭洗衣之类的,今天便是轮到她做饭了。
“好的好的,吃饭喽。”
听到这话的几个小萝卜头,迅速收拾好自己,也不想听故事了,快步走向食桌,看样子己经饿坏了。
桌子上的饭菜,看着很是简陋,都不能将其称之为饭,就是些陈米加水熬的粥,看着也不够浓稠,旁边还有几道从山上挖的野菜,用水烫煮了,看起来便苦涩的紧。
在大柊虽是有炒菜技术的,但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做的起铁锅,农家是买不起铁锅的。
因此,在普通百姓中,做饭多用煎炸焖煮炖蒸,但农家人哪里舍得多用油,所以饭菜还是多水煮清蒸,瞧着就清淡的很。
柳家最近祸事连连,钱可是花了不老少,日子过的更是紧巴巴的,看柳家众人的脸色就知道,一家老小都没吃啥好东西,一副苍白没营养的模样,几个小的更是头发蜡黄枯燥。
柳家一首人丁兴旺,家里的小孩多,都说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
现在家里出了状况,要用钱的地方多,像现在连家里种的菜,都要拿到镇上去卖,更别说鸡蛋或者去设陷阱抓到的野物,通通都是要拿去卖了换钱的。
柳文筠要是再晚些醒来,柳家又找不到来钱的法子,怕是连田都要卖了,那日子就真要过不下去了。
好在现在柳文筠醒来了,大人们也松了口气。
桌子上还放着沈秀兰烙的饼子,看着分量还挺多的,主要也是为家里等会还要去地里做活的人准备的。
近来农忙,柳家的劳动力吃完饭还得继续干活,饼子方便带过去,等饿了后再就着凉水吃些填填肚子,地里都是些体力活,不多吃些东西,怕是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柳家原本是大家族出身,柳家这一支属于嫡系旁支,柳老爷子以前跟着嫡兄身后走,日子过得好很。
后来柳老爷子成了亲生了孩子,柳大伯也过了几年的富贵日子。
只是天不遂人愿,因为老家决了堤发了洪灾,流民又发了暴动,柳老爷子只能跟着举家逃荒,之后又随着大部队一路往南走,最后又落户到了大槐村。
二十年过去了,柳老爷子对于田里的活计也是熟记于心了,再没什么富贵少爷的毛病了。
柳大伯当时也是年龄小,早己忘记了往日富贵的日子,柳爹他们几个生的晚,倒是没享受过少爷日子,对农家生活适应的很,只当是普通百姓过日子。
这些都是柳文筠从系统给的背景那里得知的,柳爹他们也不知道原来柳家祖上还富贵过。
“筠哥儿,可要多吃些,瞧你这小脸白的哟。”
柳老太太看着柳文筠苍白的脸色,心疼的挖了几勺鸡蛋羹放进他碗里说道。
“谢谢阿奶,我觉得身体己经好多了。”
看看桌子上十分清淡的菜,又低头看看自己碗里的鸡蛋羹,柳文筠不好意思说道。
看到自家阿奶夹菜给柳文筠的举动,其他人也不觉得奇怪,筠哥儿一向身子乖巧机灵,如今又大病一场,阿奶心疼他很正常。
况且,在大槐村自家阿奶真算不上是个偏心的,不像村里其他人只看重男娃,不看重女娃。
平日里几个小的该有的该吃的喝的,柳老太太都不会故意缺了谁的,这也让几个妯娌真心听从柳老太太的话,家里的矛盾比起别家来说少的很。
像如今家里条件不好,瞧着筠哥儿又是没什么气色的模样,确实得多吃点,好好补补身体,身体好了,福气自然也就来了。
“是啊筠哥儿,过几日大哥得空,就去山里,多设几个陷阱,给你抓些山鸡兔子回来,让你好好补补身体。”
柳大哥柳文礼拍拍胸脯道。
没等柳文筠回话,柳老爷子也说道:“明天让你爹带你去找赵郎中,再瞧瞧身子,看看还要不要再拿点药吃。”
听到这话的柳文筠连忙拒绝:“不用了,阿爷,我觉得身体好多了,不用再去瞧郎中了。”
想着刚刚柳大哥说要上山,柳文筠眼睛亮了亮开口道:“阿爷,我之前跟在那个老爷爷身边,认得了不少草药,到时候我跟着大哥一起上山找找看,寻些来来,再去镇上找郎中问问,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用。”
好在柳文筠从小好动,没少出去野,这个老爷爷确有其人,柳老爷子和大伙都知道,这倒是个不错的借口。
“行,到时候去镇上找赵郎中问问,筠哥儿心里有数就好,只是去山上要跟紧你大哥,不要乱跑。”
柳老爷子倒是相信柳文筠。
因着柳文筠从小便与其他孩子不一般,聪明的很,柳老爷子便多看中柳文筠几分,要做的事也从来不会拦着他。
“知道了,阿爷,我不会乱跑的。”
柳文筠倒是没想到自己爷爷这么快就同意了,看来以后找借口也不难。
柳文筠醒来了,人看着又机灵了几分,这倒是吹散了连日里来笼罩在柳家头上的阴霾,大家脸上都露出笑来,一起说说笑笑的吃完这餐饭。
瞧着眼前和和睦睦的情景,柳文筠感觉心情也好了些,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赚钱,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吃完饭后,柳家劳动力又收拾好东西,去地里忙活了,最近正是农忙的时候,地里都得趁着好天气紧着些忙。
柳文筠现在身体还没什么力气,柳家也用不上他去地里做事,只让柳文筠回房好好休息,当下养好身体才是重中之重。
柳文筠还从系统给的背景得知,大槐村里落户的都是早些年一起逃荒的人家,因着一起经过灾的日子,村子里这么些年过来,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关系比其他村子和谐上不少。
只有少数懒户闲户,是村子里惹人厌的存在,跟大家关系都不好。
在大槐村,王柳田三家是大姓,子嗣兴旺人口多。
在宗族重要的时代,人多意味着好办事,早年柳家刚落户,手上还有不少银子,过的还没这么落魄,柳老爷子这一支系的大房还做了村正。
柳文筠现在还得叫村长一声大爷爷,这也是柳家如今能在村子借到银钱,大家还不急着来催的缘故。
柳文筠这样想着,觉得自己还真是够幸运的,自己大爷爷是村长,那之后做些生意或全村一起向上经营,发展村子也能行个方便,不至于开头就会碰上许多麻烦事。
毕竟,在古代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没有全村力量大,柳文筠想着要是有能力还是带着大家一起挣钱吧,村子里的叔婶们大多都是朴实肯干的,往日里也没少照顾他。
大槐村民风淳朴,各家之间矛盾便少,像柳家因老爷子老太太本就在大家族待过,最是知道家风清正的重要性。
现在柳家二老当家,都是十分通事理的人。
这二十年过去,小辈都成婚生子了,他们都做曾爷爷曾奶奶了,家里却没闹出过什么大矛盾,也没人撺掇着分家,平日里子孙又很孝顺,几个孙子辈的又个顶个的聪明机灵,可是羡慕坏村子里不少的人。
柳家二老在大槐村,算不上是年龄最大的一户,可生养的孩子却也不少。
柳爹柳成瑞排在中间,上面有两个兄长,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对弟妹。
这六个孩子都能养大,还能看到他们娶妻生子,也是柳老爷子早年跟着家族逃荒,除了身上带了不少银钱,还藏了一些的缘故。
只是在逃荒的路上难免花了个七七八八,等最终落户到大槐村,置办了些田地后便没剩下多少。
后来二老省吃俭用,从富家公子哥变成普通农户,把银子都花在刀刃上,柳老太太也从名门淑女变成了精明能干的女强人。
二老拿着剩下的钱,还是让柳爹他们几个,都得了个读书的机会,可惜他们兄弟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唯有柳爹还算得了个秀才。
柳老爷子性子好,落户后朋友也结交的多,便有些路子,加上柳爹好歹是个秀才,瞧着也颇为俊秀,便使了人情让柳爹留在镇上做起了账房活计。
柳大伯他们因着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便送去做了泥瓦匠学徒,也算学门吃饭的手艺。
几个小的学成后,种田和闲时做些散活,柳家在大槐村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这让村子里不少人到现在都还念叨柳老爷子真是好打算,给自家孩子都选了条好路子。
后来几经劳役,未免征人交了不少银钱,地里的庄稼又因旱灾收成不好,柳家就变的落魄了些。
柳文筠几个小的,还没读多久的书,便又是供不起了。
好在柳爹闲时会教教他们几个小辈,柳爹好歹也是个秀才,学得多懂得的多,教几个小的倒是绰绰有余。
柳文筠从小便是聪明的,加上学得还算认真,柳爹对他最为满意,柳爹便更是努力赚钱了,想着还是要送柳文筠去读书,以后没准还能考状元回来。
“赚钱呀……什么方子好呢……”柳成筠喃喃自语道。
“算了,还是等和大哥一起进了山,再找找山上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吧。”
柳文筠摇摇头放弃思考,打算上山后,再随机应变,如果能零元购就更好了。
毕竟,现在的柳家也是真的,再也拿不出钱做什么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