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接下红星电子厂的第二天清晨。
阳光穿过窗户,洒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
一夜未眠的林宇,双眼布满血丝。
他正对着父亲留下的账本愁眉不展。
这本账本记录着工厂的财务状况,每一页都是亏损的数字,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
财务主管王强匆匆走进办公室,将一叠财务报表扔在桌上,满脸愁容:“林厂长,您看看吧,咱们厂这个月的资金缺口高达五百万,再这样下去,下个月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王强的声音带着颤抖,额头上满是汗珠,显然对工厂的财务状况忧心忡忡。
林宇眉头紧皱,拿起报表仔细查看。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仿佛都在诉说着工厂的困境。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销售主管李丽又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林厂长,不好了!
最大的客户刚刚通知,要终止合作,转投我们的竞争对手了!”
李丽的脸色苍白,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
林宇只觉得一阵眩晕,他强撑着稳住身形,问道:“为什么?
我们一首合作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终止合作?”
李丽无奈地说:“对方说我们交货周期太长,产品质量也不稳定,他们等不起。”
林宇心中一阵恼怒,他知道,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如今集中爆发,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他深吸一口气,对两位主管说:“我知道了,你们先出去吧,容我想想对策。”
待两人离开后,林宇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回想起昨晚与父亲的对话,父亲那充满信任的眼神仿佛就在眼前。
“我不能让父亲失望,更不能让红星电子厂倒下。”
林宇暗自下定决心。
他开始仔细分析目前的情况,资金缺口巨大,客户流失,这些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林宇深知,抱怨和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林宇首先想到的是削减成本。
他决定对工厂的各项开支进行全面审查,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节省费用。
他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工厂的日常开销记录,从办公用品采购到水电费支出,每一项都不放过。
经过一番仔细核算,他发现工厂在办公用品和差旅费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浪费现象。
例如,一些部门在办公用品采购时,追求高端品牌,而忽略了性价比;在差旅费报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支出。
林宇决定制定严格的费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用品采购流程,限制差旅费报销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然而,削减成本只能解一时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林宇明白,要想让工厂走出困境,必须增加收入,拓展业务。
他开始思考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周期,以重新赢得客户的信任。
他想到了工厂的生产流程,是否存在着一些可以优化的环节呢?
林宇决定亲自去生产车间看一看,了解实际生产情况。
他换上一身普通工人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低调地走进了生产车间。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设备,但林宇却敏锐地察觉到,工人们的脸上普遍带着一种疲惫和麻木的神情。
他走到一位正在操作机器的工人身边,轻声问道:“师傅,您在这干多久了?
工作累不累啊?”
工人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穿着朴素,以为是新来的工友,便苦笑着说:“我都干了十几年了,以前还行,这几年厂里效益不好,订单越来越少,工资也不涨,还天天加班,能不累嘛。”
林宇又问:“那您觉得厂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工人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西周,小声说:“我也不懂啥大道理,就觉得管理太乱了,上面安排工作朝令夕改,我们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还有,原材料质量也不稳定,经常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林宇默默点了点头,他的心中己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他意识到,要解决工厂的问题,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整顿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
从生产车间出来后,林宇又回到了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桌前,沉思良久,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喂,是林宇吗?”
林宇说道:“张叔,是我。
我想请您帮个忙,您在电子行业人脉广,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些靠谱的原材料供应商?
我们现在的供应商老是出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
电话那头的张叔答应道:“没问题,我认识几个不错的供应商,我把他们的联系方式发给你。
你可以和他们谈谈,看看能不能达成合作。”
挂了电话,林宇又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他知道,要想让工厂重新焕发生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己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