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想家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4-12-23

想 家

贾庆斌

年二十九(小进,即除夕)这天,远在青海西宁的二弟一大早就打来电话,给我们送来了新年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弟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电话上,二弟很动情地接着说:“哥,在外每逢过年,一听到鞭炮响,我就刻骨铭心地想家,将近三十年了总是这样……”接着二弟的电话,我的两眼霎时湿润了。我和二弟的关系非同寻常,三十余年,同胞兄弟天各一方,思念、牵挂之情犹如丝丝缕缕的白云在心头飘绕,缠缠绵绵,挥之不去。兄弟相隔千山万水,我只有登高遥望西北那辽远的天际,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的潮水犹如万里长江涌流不息……

弟小我两岁,1955年出生。那年,二弟满八岁,学校动员招生,我向父亲说:“让小二跟我去报名上学吧!”父亲却说:“你们弟兄总得有个跟我劳动挣工分的。不能都上学。小二膀大腰圆,大了一定是个好劳力。你体魄不如小二,你就老实本分地念书。”于是,我上学读书,二弟自少年起,就跟着父亲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待到我高中毕业时,二弟已成为生产队里的一名骨干劳力。我们弟兄是在穷困家庭中并肩长大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穷困潦倒的父亲因劳累过度、胃病缠身无钱医治而于壮年时期过早地离我们而去。失去父亲这座靠山,二弟和我同甘共苦,协力与母亲支撑起我们这个贫困的大家庭。

1975年,我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有幸做了一名乡村民办教师。以后,我说妥了对象。二弟喜出望外,步辇三十里路,到姚家营部队驻地供销社,为他即将进门的嫂子买回来一身定亲衣料——蓝涤卡布。结婚时,二弟亲自筹钱买菜,为我张罗了几桌简便的喜宴。以后,我生了孩子,家境虽贫寒,却是一个完整而开心的小家庭。光阴荏苒,二弟因家庭困难而又没有文化错过了婚配佳龄,二十七、八岁了仍打着光棍。那时,他在公社农场干活。二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