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轻后生名叫刘宇,家境贫寒至极,真可谓是家徒西壁、一贫如洗。
他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帅气。
只可惜性格忠厚老实,不善言辞,且极为内向,仿若那羞于见人的娇花,总是默默无言。
正因家中穷困潦倒,年己三十三,却仍孤身一人,尚未娶得媳妇。
他乃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独苗,上有一位六十五岁的老母亲,身体孱弱,疾病缠身,终年无法劳作,全凭刘宇每日上山砍柴,方能勉强糊口,维持这摇摇欲坠的家计。
这日,刘宇如往常那般,肩扛柴刀,踏上那蜿蜒曲折的山路去砍柴。
行至途中,偶然间瞥见地上有一只翡翠耳环。
刘宇一介贫寒子弟,哪能识得此等珍贵之物,只心中坚守着“拾金不昧”的信念,想着拿了别人的东西定要归还。
于是,他便伫立在那捡到耳环之处,宛如一尊坚毅的雕像,老老实实地静候耳环的主人前来认领。
可这一等,从晨曦微露首至烈日当空,快到中午时分,丢失耳环之人却仍不见踪迹,仿若人间蒸发。
刘宇抬头望向那高悬于空的骄阳,正值中午,烈日炎炎,似火般炽热,烤得大地都仿佛要冒烟。
他用那满是补丁的衣角擦拭去额头与脸颊上如豆大的汗珠。
所幸他平日外出皆习惯带上些许饮水,赶忙拿起水囊,“咕咚咕咚”地大口灌了几口水,那喉结滚动,似在诉说着干渴的缓解。
随后,他又强忍着饥饿与酷热,继续耐心等待。
这一等,又是两个时辰过去,眼见着水囊中所剩无几,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似那敲响的战鼓,***着饥饿的侵袭。
刘宇刚欲收拾柴担返家,便听到一声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般的声音喊道:“刘宇,你手中所拿耳环乃是她的!”
刘宇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貌若天仙、风姿绰约的女子映入眼帘。
女子言说自己清晨路过此地时,不慎遗落一只耳环。
刘宇心中虽秉持着助人归还的善念,却仍不失谨慎,说道:“姑娘说这耳环是你的,可有何凭证?
莫怪我多有疑虑,除非你将另一只也取出一观。”
女子嫣然一笑,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自兜中取出另一只耳环,递与刘宇查看。
刘宇双手接过,仔细端详比对,见两只耳环恰似孪生姐妹,毫无二致,这才笃定眼前这位佳人便是耳环的主人。
他急忙将捡到的那只耳环毕恭毕敬地递还女子,说道:“幸不辱命,终得物归原主。”
孰料,话音刚落,刘宇低头瞬间,那美女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唯见地上站着一只毛色鲜亮的狐狸。
刘宇此刻腹中饥饿难耐,无暇顾及这诸多怪异之处,满心只想着尽快归家,思量着做些吃食果腹。
他行至家门口,便闻得一股馥郁芬芳的香气扑鼻而来,刘宇心下暗自思忖,或许是邻里烹制了美味佳肴。
他依着习惯踏入自家那破旧的门扉,抬眼望去,只见桌上摆满了一桌珍馐美馔,令人垂涎欲滴。
刘宇不禁高呼:“娘,今日是何特殊日子,咱家哪来这许多钱财置办如此丰盛的饭菜?”
刘宇娘亲应道:“刘宇啊,娘还以为是你所为。”
刘宇赶忙说道:“既在咱家桌上,定是有好心人提前为我们烹制。”
此刻,刘宇腹中饥饿,又受眼前美食的诱惑,那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似有魔力一般,令他来不及多想其他。
刘宇与娘亲遂大快朵颐,尽情享用,首至吃得肚腹滚圆,心满意足。
餐毕,刘宇与娘亲面面相觑,心中皆暗自疑惑,究竟是哪位善心之人所为?
正思忖间,忽闻内屋传来些许动静。
刘宇与娘亲携手步入内室,但见屋内焕然一新,那原本破旧的床铺己换上了柔软舒适的睡垫,仿佛是温暖的怀抱在静静等候。
刘宇下意识地抬手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满脸困惑,脑海中如一团乱麻,思索着这接二连三的诡异之事究竟是缘何而起,恰似那陷入迷宫之人,苦苦探寻着出口与真相。
然在这迷茫之中,刘宇心中亦涌起一股暖流,仿若冬日里的暖阳,虽不知何人相助,但这份默默的善意却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他与娘亲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这世间的温情与善意,坚信即使生活困苦,亦总有那未知的美好在悄然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