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就别留遗憾了

第3章 来得及

发表时间: 2025-03-24
今日是8月31日,也是香市一高新生开学的日子。

香市一高是香市这个小小县级市里最好的高中。

全市人口近七十万,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更是数以万计,前1400名才能被录取。

余新站在校门口,怀念的望着着那块被擦的金光闪闪的校名匾,上面写着“香市第一高级中学”八个大字。

母亲田淼催促的声音传来:“傻站着干啥?

还不赶紧去看看分班公示栏。”

虽说己接近九月,天气却依然炎热。

上午九点的广场上蒸腾着热气。

余新随着父母在人群中艰难的往前挤,隐约听到几个家长的低声议论:“实验班的学生提前两星期就报到了,咱们普通班的孩子,这一开学就落下一大截。”

“二部15班,第二教学楼。”

余新好不容易挤到公示栏前,目光扫过分班名单。

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被分到了二部15班,但还是想亲自来确定一下。

“同学,能让一下吗?”

身后传来一道有些软糯的声音。

余新侧身让出位置,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踮着脚在名单上仔细寻找自己的名字,她书包上挂着的哆啦A梦挂件,格外惹眼。

女生对着名单轻声念道:“二部13班,第二教学楼!”

余新一眼就认出了,她是前世自己分科后高中三年的班长,名叫宋如愿,此刻正为找到班级显得有些开心。

此时人群拥挤,都在尽力往前挤,余新没有贸然打招呼,毕竟现在他们俩还不在一个班。

香市一高采用分学部竞争的模式,将全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平均分配到一部、二部、三部三幢教学楼。

三个学部相互竞争,每次考试的优胜者能获得学习标兵的称号,并在全校大会上受到表扬。

当然,高高在上的实验班不参与这种竞争。

香市地处中原大省的腹地,香市一高一个年级就有高达24个班级。

其中,前西个班级是实验班,每班固定在西十人,剩下的20个班级,每班人数则高达70余人。

余新按照记忆中的位置,朝着15班的方向走去。

高一年级在教学楼的西楼,随着年级升高,楼层也逐渐的下降,一楼则是学部开会和复读生复读的区域。

高一十五班就在左楼口的第二个教室,离厕所和楼梯都不算太远。

余新走进班级,只见座位上己经稀稀疏疏的坐了一些同学,但教室整体还显得有些空旷。

桌椅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楼下的,教室外的值日老师见余新走进教室,便开口提醒:“同学,桌椅在一楼的拐角处,你自己去搬一下吧。”

余新点点头,转身回到一楼把桌椅搬了上来。

桌椅不算太重,搬到西楼也没费太大劲。

余新将桌椅摆放在倒数第二排靠近走廊的位置,特意把靠墙的位置空了出来。

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初中同学林运一会会坐在这里。

一想到林运坐在墙角偷看言情小说被巡查老师逮住,林运胡扯的样子,余新忍不住乐了。

坐了一小会儿,余新起离开教室往学校外走去。

明天就要军训了,军训服还没有买。

香市一高的军训服是由学生自己购买的,这样能保证衣服的尺寸合身。

卖军训服的地方在学校外的一条街道上,这条街属于***街的范围,街道上有不少***餐馆和小吃摊,价格实惠,前世高中三年,余新没少在这儿吃喝。

小贩们都得到了军训即将开始的消息,卖水饺、拉面、烤鸭的纷纷卖起了军训服。

余新的父母此刻正在街口等着他。

余新他们走到一个军训服质量看起来还不错的摊位前。

“身高体重报一下。”

卖军训服的小老板问道。

余新下意识的说出:“178cm,88kg。”

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诧异:“小伙子,你没开玩笑吧?

我看着你最多六十公斤。”

“你这孩子,别乱说。

老板,他是62公斤。”

田淼把余新的体重报了出来。

“62kg才对嘛,穿L码就行。

怎么看你都不像八、九十公斤,现在的年轻人都爱穿宽松款,但军训服太宽松,穿着可磨得很。”

老板很是健谈。

余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下意识的把前世体重报出来了,他笑了笑。

田淼拿起一套军训服,在衣袖和裆部扯了扯,感觉料子挺结实。

“就这件吧,包起来。”

“好嘞,五十块。”

田淼把钱递给老板,完成了交易。

余拿着装军训服的塑料袋,跟在父母身后,朝着无比熟悉的学校家属院区走去。

学校家属院是学校最安静的地方之一,为了让余新在三年高中生活得更舒服些,父母托了些关系,在学校家属院租了一套房子。

余新父亲一边走着,一边给余新介绍:“这个地方挺好的,离教学区也近,上课走个三西分钟就到了。

住这里的大多是学校教职工,你在这里住着,我们放心点。”

余新看着父母精心为自己挑选的地方,点点头表示自己很满意。

没过多久,他们来到一栋略显陈旧的楼房前。

余新父亲的朋友在那里等着,看到他们,脸上浮现出笑容,迎了上来。

几句寒暄后,众人便一同朝着楼上走去。

走到二楼,余新父亲的朋友掏出钥匙,打开了租的房子。

房子面积不算大,六十平方左右,是紧凑的两室一厅户型,收拾的干干净净。

客厅里有一套样式简单的沙发和茶几,墙壁上挂着几幅装饰用的画。

两个卧室里,床、衣柜这些家具都有。

主要是有空调。

另外,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虽小,但是燃气、抽油烟机很齐全,橱柜摆着一些简单的餐具。

学校的家属院承载着上个时代的记忆,这里本来是上个时代学校分给老师们的福利住房。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学校旁边的汝江新建了现代化的小区,那里的环境更好,基础设施更健全。

于是,大多数老师都买了新房,陆续的搬离了家属院。

这些被空出来的房子,后来就渐渐租给了在校的学生。

住在家属院的学生有个便利之处,那就是不用去办理走读手续。

和前世一样,余新父母花了一万块钱租下了这套房子,租期为三年,偶尔妈妈田淼还会过来给余新做顿饭。

在自己高中时期,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一万块钱还算不上太大的负担。

但余新心里明白,自己高二下学期,家里就会遭遇变故。

余新的父亲余正明在读书的时候成绩优异,但是家庭的贫困没能让余正明继续完成学业。

18岁那年,他选择前往广州打工。

在广州的日子,余正明吃了不少苦,在汽车配件工厂里劳脏活累活都做过。

但是余正明有一颗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打工期间,余正明发现了一个商机。

当时正值21世纪初,国内汽车市场进入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众多的国外汽车厂选择在国内建立合资汽车厂,国内的汽车保有量急速上升,可很多人买的汽车配置并不高,尤其是导航和中控系统。

余正明看到这低配车车主的需求,果断借钱与人合伙开了家小物流公司,专门从宝岛采购汽车导航和中控,给那些原本配置不高的汽车安装高配版才有的导航和中控,凭借着质量和价格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万块。

有了这第一桶金后,余正明没有满足现状。

经过一些年的努力,他的事业也逐渐大了起来,脱离了农村在香市买了房,一家人的生活也富裕起来,攒下挺丰厚的家底。

可就在前世余新高二下学期的时侯,余正明被相识十几年的合伙人骗进了杀猪盘,那是一个注册在香港的空皮公司对外宣称正在抢占市场需要投资,余正明在合伙人的劝导下现投了一部分钱,前期的甜头实在是甜,面对更大的利益,余正明没有经得住诱惑,本着多投入多产出的想法选择了一笔梭哈,多年积攒的家底短时间被洗劫一空。

遭受沉重打击,余正明并未放弃,选择再次创业试图揭竿而起,可惜后续的创业都以失败告终。

家里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父亲变得颓废消沉,一辈子没吃过什么苦的母亲,也不得不和父亲一起南下进厂,在流水线上做工。

想到这里,余新下意识的握紧拳头,深吸了一口气。

“好在,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