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先锋部队后,在刘备军中声望如日中天。
刘备对他愈发倚重,不仅赏赐了大量金银财宝、良田美宅,还在军事决策上频繁征求他的意见。
王浩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利用系统积分召唤更多人才,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然而,王浩的快速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他的成功引起了军中一些元老级将领的嫉妒和不满。
这些将领跟随刘备多年,历经无数征战,自恃劳苦功高,对王浩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外来者”占据高位心怀怨恨。
其中,以中郎将赵融和裨将军田楷最为突出。
一日,刘备召集众将商议应对曹操下一步进攻的策略。
王浩早早来到营帐,与其他将领寒暄几句后,便静候刘备到来。
不多时,刘备在一众谋士簇拥下走进营帐,众人纷纷行礼。
刘备神色凝重地说道:“曹操先锋部队受挫后,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卷土重来。
今日召集诸位,便是商讨如何应对曹操的大举进攻。”
众将纷纷点头,陷入沉思。
这时,赵融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主公,如今我军中有王浩将军这等‘奇才’,想必应对曹操进攻定是易如反掌,何不让王浩将军先说说他的高见?”
王浩听出赵融话中的讽刺之意,但并未动怒,从容起身说道:“赵将军谬赞了。
曹操此次受挫,必定会更加谨慎。
他兵力雄厚,若正面交锋,我军恐难取胜。
依我之见,我们可利用地形,在要道设下重重埋伏,同时派人截断其粮草供应,使其军心大乱,再寻机出击。”
田楷冷笑一声,说道:“王将军说得轻巧,截断曹军粮草谈何容易?
曹操对粮草护卫必定十分严密。
况且设下埋伏也需兵力调配得当,王将军初掌兵权,怕是难以胜任吧?”
王浩看着田楷,平静地说道:“田将军,行军打仗本就充满变数,虽困难重重,但并非无法解决。
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此次计划失败,甘愿受罚。”
刘备见王浩如此自信,心中颇为赞赏,说道:“王浩将军既有此决心,本王便依你所言。
只是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诸位可有其他见解?”
营帐内其他将领大多保持沉默,少数几人提出了一些补充建议,但都没有实质性地反驳王浩的计划。
最终,刘备决定采纳王浩的策略,并让他负责此次作战的部分指挥工作,赵融和田楷则协助他。
会后,王浩找到赵融和田楷,诚恳地说道:“两位将军,此次作战关乎我军存亡,浩虽年轻,但一心为主公效力。
还望两位将军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多多支持,齐心协力,共退曹军。”
赵融哼了一声,没有说话,田楷则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王将军放心,我们自然会听从你的指挥。”
王浩心中明白,两人对自己仍有敌意,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在接下来的合作中能化解他们的偏见。
回到自己营帐,王浩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他利用系统查看附近地形,标记出几个适合设伏的地点,并详细制定了***计划。
同时,他用积分在系统商城购买了一些用于传递消息的信鸽和特殊的联络信号弹,以便在作战过程中更好地指挥协调。
几日后,探马来报,曹操大军己向刘备驻地进发,预计三日后到达。
王浩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赵融、田楷以及各营将领,部署作战任务。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务,将两千弓箭手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制高点,三千刀盾手隐藏在山谷中段两侧的树林中,准备等曹军进入后截断其退路,同时派遣一千骑兵绕道后方,伺机袭击曹军粮草辎重。
赵融看着王浩指挥若定的样子,心中暗自不爽,小声对田楷说道:“这小子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看他这次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田楷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曹军到来。
第三天清晨,远方尘土飞扬,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
王浩站在山谷一侧的高处,透过望远镜观察着曹军的动向。
只见曹军队伍整齐,军旗飘扬,先锋部队清一色的骑兵,铠甲鲜明,气势汹汹。
当曹军先锋部队进入山谷后,王浩没有立刻下令攻击,他在等待着最佳时机,等曹军大部队全部进入埋伏圈。
过了一会儿,曹军的中军和后军也陆续进入山谷。
王浩见时机己到,果断举起手中令旗,大声喊道:“放箭!”
顿时,山谷两侧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虫般射向曹军。
曹军毫无防备,顿时阵脚大乱,不少士兵中箭***。
曹操在中军大帐中听到前方喊杀声,脸色一变,立刻意识到中了埋伏,急忙下令部队后撤。
然而,此时山谷中段两侧的刀盾手己经杀出,截断了曹军的退路。
赵融看着眼前混乱的曹军,心中虽不愿承认王浩的计划成功,但还是按照部署带领自己的部队投入战斗。
田楷却在这时心生异念,他认为这是一个让王浩出丑的好机会,于是故意拖延,没有及时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击。
王浩看到田楷的部队没有动静,心中暗叫不好,但此时己经来不及多想。
他一面指挥其他部队继续攻击,一面派人去催促田楷。
曹操不愧是久经沙场的统帅,很快稳住了阵脚,组织士兵反击。
由于田楷的延误,曹军竟有一部分兵力突破了刀盾手的防线,朝着山谷出口杀去。
王浩见状,亲自带领一队亲兵冲向突破口,试图重新堵住曹军。
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身先士卒,与曹军展开激烈拼杀。
在王浩的鼓舞下,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奋勇向前,终于将曹军再次逼回山谷。
此时,绕道后方的骑兵传来消息,成功袭击了曹军的粮草辎重。
曹操得知粮草被烧,军心大乱。
王浩抓住这个机会,下令全线出击。
刘备的大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曹军,曹军无心恋战,大败而逃。
此役,刘备军大获全胜,斩杀曹军数千人,缴获大量兵器、粮草和马匹。
王浩虽然成功击退曹军,但心中对田楷的行为十分愤怒。
战后,他立刻向刘备如实汇报了田楷在战斗中的延误行为。
刘备听后,脸色阴沉,将田楷召来营帐。
田楷心中害怕,跪在地上狡辩道:“主公,末将并非故意延误战机,实在是当时情况混乱,末将一时未能组织好部队。
还望主公明察。”
刘备看着田楷,冷冷地说道:“战场之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此次若不是王浩将军临危不乱,力挽狂澜,我军恐遭大败。
你身为裨将军,如此懈怠,该当何罪?”
王浩见状,上前说道:“主公,此次能击败曹军,是众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田将军或许真有难处,还望主公从轻发落。”
刘备看着王浩,心中明白他是顾全大局,不想因此破坏军中团结。
思索片刻后,刘备说道:“田楷,念你跟随本王多年,此次暂免你死罪,但削去裨将军之职,降为普通校尉,以儆效尤。”
田楷心中感激王浩为他求情,连忙磕头谢恩。
经此一役,军中将领对王浩更加敬佩,那些原本对他心怀嫉妒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军事才能。
王浩在刘备军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护。
然而,王浩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深知,曹操此次虽败,但实力依旧强大,必然会再次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为了应对未来的危机,王浩更加努力地训练士兵,利用系统的功能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他还在军中推行了一系列新的训练方法,如体能训练、团队协作训练等,使刘备的军队面貌焕然一新。
在训练之余,王浩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
他知道,在这个乱世,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真正立足。
于是,他决定利用系统召唤更多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以治国理政著称的谋士。
王浩花费大量积分,在系统中召唤出了一位名叫荀谌的谋士。
荀谌智谋过人,曾在袁绍麾下出谋划策,有着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
荀谌被召唤出来后,对王浩的“神奇召唤”深感震惊,但很快便表示愿意效忠于他。
王浩与荀谌彻夜长谈,向他请教治国理政和发展势力的策略。
荀谌说道:“将军,如今我们虽在刘备麾下,但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根基。
可在刘备的辖区内,挑选一些战略要地,建立自己的军事据点,同时发展经济,招揽人才,扩充兵力。
表面上,我们依旧尊奉刘备为主公,但暗中积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王浩听后,深以为然。
他按照荀谌的建议,开始在刘备辖区内挑选合适的地点。
经过一番考察,他选中了一座位于交通要道的小城池——安阳县。
安阳县虽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刘备势力与周边地区的关键枢纽。
王浩向刘备提出,希望能负责安阳县的治理和防御工作,以巩固刘备势力的后方。
刘备对王浩十分信任,加之王浩此前多次立下战功,便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浩带着荀谌以及自己的一些亲信来到安阳县。
一到任,他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首先,他减轻了安阳县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
同时,利用系统商城购买了一些先进的农具,分发给百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军事方面,王浩招募了大量青壮男子,组建了一支地方武装。
他亲自训练这支队伍,将自己从系统中学到的军事知识传授给士兵们。
为了提升士兵的战斗力,王浩还在系统商城购买了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
在荀谌的协助下,王浩还制定了一系列商业政策,鼓励商人在安阳县进行贸易活动。
他修建了市场,设立了税收机构,规范市场秩序,使得安阳县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随着安阳县的发展,王浩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周边地区的百姓听闻安阳县在王浩的治理下,生活富足,纷纷前来投奔。
王浩的势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然而,王浩在安阳县的一举一动都被曹操安插在刘备势力范围内的探子看在眼里。
曹操得知王浩在安阳县发展迅速,心中十分忌惮。
他深知,若不趁早除掉王浩,日后必成大患。
于是,曹操暗中派遣了一名顶级刺客,潜入安阳县,伺机刺杀王浩。
这名刺客名叫暗影,是曹操麾下最顶尖的杀手之一,擅长隐匿行踪和暗杀技巧,曾多次完成高难度的刺杀任务,从未失手。
暗影悄悄潜入安阳县后,开始暗中观察王浩的行踪。
他发现王浩每日除了处理政务和训练士兵外,还会在傍晚时分独自前往城外的一处山林中散步。
暗影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刺杀机会。
这日傍晚,王浩如往常一样来到城外山林。
他漫步在幽静的小道上,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就在他毫无防备之时,暗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手中匕首寒光一闪,朝着王浩的后心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