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城中村的夜晚依旧喧嚣。
林子轩倚在狭小出租屋的窗前,望着不远处林立的智能大厦。
霓虹灯光在玻璃幕墙上流转,如同一幅未来都市的水彩画,斑斓的色彩在夜色中晕染开来。
而他所在的这栋老旧楼房,仿佛是被时代遗忘的旧相片,在璀璨的都市中愈显黯淡。
第三次创业失败的伤痕还未愈合,痛楚时而隐隐作祟。
桌上散落的催债短信截图如同一把把利刃,而显示屏上那封投资人的最后通牒,更是无情地刺痛着他的心。
林子轩苦笑着揉了揉太阳穴,目光不自觉地转向房间另一角的工作台。
那里静静躺着他倾注毕生心血的作品——一套看似简陋却蕴含无限可能的脑机接口测试设备。
"叮咚!
"手机提示音打破了夜的寂静,是元宇宙公司发来的外包项目反馈。
"林工,这个模块的交互逻辑还需要优化..."这些零碎的外包项目如同散落的面包屑,勉强维系着他的生计。
三十五岁,本该是职业生涯的黄金岁月,却不得不在这暗淡的角落里,靠着零星项目艰难度日。
但林子轩的眼神依然坚定,因为他始终相信,下一代脑机接口技术终将照亮人类认知的新篇章。
工作台上的显示器散发着幽蓝的光芒,屏幕上跳动的研究笔记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量子计算与类脑芯片的结合,或许能撕开现有脑机接口的桎梏..."正当他准备继续钻研时,楼下传来一阵嘈杂,打断了他的思绪。
隔壁的李大爷又在与他那台老旧的智能助手搏斗,断断续续的抱怨声飘进窗来。
这让林子轩想起前几天在社区论坛看到的消息:这片承载着无数人生活的城中村,即将在智能化浪潮中化作过往云烟。
"也许是时候找个新住处了。
"他轻声自语,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银行账户的余额,那一串数字如同一声叹息,消散在夜色中。
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林子轩已经来到了城郊的智能医院。
这是他雷打不动的周末工作——作为脑机康复项目的志愿者。
虽然没有报酬,但能接触到最新的临床数据,对他的研究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露。
"林先生,今天要测试新的康复程序,准备好了吗?
"一个温婉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