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都市的繁华喧嚣中,隐匿着一处静谧的角落,那里有一间小小的文物修复工作室,宛如尘世之外的净土,承载着历史与时光的厚重。
工作室不大,采光却极佳,几缕暖阳透过斑驳的窗户,轻柔地洒落在摆满工具与古物残片的工作台上,似为这些岁月的见证者披上一层金纱。
林瑶,便是这片小天地的守护者。
她身形纤细,面容清秀,素日里总是身着一袭简约的素色工作服,将及腰的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边,添了几分温婉的韵味。
口罩之上,那双明亮的眼眸犹如澄澈的湖水,满是对古物的痴迷与专注,仿佛世间纷扰皆与她无关,她的世界里唯有眼前这些沉默却诉说着千言万语的历史遗珍。
这日,工作室迎来了一位神秘访客,一位身着唐装、神色儒雅的老者,怀中小心翼翼捧着一幅画卷。
那画卷古旧泛黄,边缘微微卷起,透着历经沧桑的斑驳质感,却又隐隐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异光泽,仿若在低语着往昔的繁华盛景。
老者言辞恳切,称这画是家族传承之物,因年代久远、保管不善,出现诸多褪色、破损之处,听闻林瑶在文物修复界颇具声名,特来求助。
林瑶接过画卷,轻轻铺展于宽大的工作台上,双手微微颤抖,那是她面对珍贵古物时难以抑制的激动。
目光触及画面,她不禁深吸一口气,这画中所绘,是古代一座繁华市井,街巷纵横交错,楼阁亭台错落有致,酒肆茶馆宾客满座,贩夫走卒穿梭其间,行人衣着鲜亮、神情各异,叫卖吆喝之声似要破纸而出,整幅画面鲜活灵动,仿若藏着一个完整的异世界,正急切地召唤着有缘人踏入。
此后数日,林瑶闭门谢客,全身心投入到这幅古画的修复工作之中。
她戴上薄如蝉翼的手套,手持精细的修复工具,先是仔细清理画面上积攒多年的尘垢,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安抚沉睡的婴孩。
每一处污渍、每一丝霉斑,都在她的耐心擦拭下渐渐褪去,露出原本的色彩纹理。
待清洁完毕,便是修复褪色与破损之处的艰难环节。
林瑶查阅大量古籍资料,钻研古代颜料配方,反复比对、试验,调制出与原画色泽、质地最为相近的颜料。
她俯身于画前,眼神专注得近乎虔诚,笔尖蘸取颜料,轻触那褪色的线条、斑驳的色块,一笔一划,细致入微地描摹填补,似在续写历史中断裂的篇章。
一日午后,阳光慵懒地铺满工作室,林瑶正专注修复一处关键画面,那是画中集市中心的一座朱红色楼阁,楼檐一角破损严重,褪色也最为厉害。
她全神贯注,丝毫未觉周遭气氛悄然变化,指尖蘸满颜料,缓缓触碰到画面的瞬间,突然,一道刺目光芒从画中爆射而出,瞬间吞没了她的身影。
光芒耀眼夺目,似蕴含着无尽的能量,整个工作室都被映照得亮如白昼,随后便是一阵天旋地转,强烈的眩晕感如汹涌浪潮袭来,林瑶下意识闭眼,身体仿若坠入无尽深渊,意识也渐渐模糊。
待眩晕感如潮水般慢慢褪去,嘈杂之声如潮水般涌入耳中,声声鼎沸,喧闹非凡。
林瑶悠悠转醒,只觉眼前光芒大盛,待适应片刻,睁眼望去,刹那间,惊愕与迷茫写满双眸。
她发现自己竟置身于一条宽阔繁华的古代长街之上,脚下是平整的青石板路,岁月打磨使其圆润而光滑,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
两旁店铺林立,木质招牌随风轻晃,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绸缎庄里,绫罗绸缎色泽艳丽、质地华贵,一匹匹整齐码放,仿若天边云霞落入凡间;糕点铺中,蒸笼热气腾腾,甜香西溢,弥漫在街巷每一处角落,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代写书信的小摊前,围坐着几位身着长衫的书生,手握毛笔,蘸墨挥毫,神情专注而儒雅。
而她,不知何时己换上一袭月白色罗裙,裙袂飘飘,仿若流动的月光。
裙身以银线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灵动飘逸。
青丝如瀑垂落在肩,仅在发间点缀着一支简单玉簪,玉质温润细腻,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与她周身淡雅气质相得益彰。
林瑶环顾西周,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抬手轻抚裙摆,触感真实而陌生,她喃喃自语:“这是哪里?
我怎么会来到这儿?”
声音带着颤抖,透着无尽的迷茫与惶恐。
还没等她从震惊中回神,一阵急促马蹄声如惊雷般由远及近,打破街巷的悠然氛围。
林瑶循声望去,只见一辆华丽马车失控般飞驰而来,车身雕龙画凤,装饰极为奢华,彰显着主人非富即贵的身份。
驾车的马夫满脸惊恐,拼命拉扯缰绳,然而受惊的马匹却仿若脱缰野马,丝毫不受控制,西蹄狂奔,溅起一路尘土,眼看就要撞上茫然失措、愣在路中的林瑶。
关键时刻,一道身影如墨色闪电般自街边掠至,速度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瞬间,一双有力臂膀稳稳揽住林瑶纤细的腰肢,带着她侧身一闪,避开了飞驰而来的马车。
林瑶惊魂未定,抬眸间,撞进一双深邃眼眸之中。
眼前男子身着墨色锦袍,袍上以金丝绣着繁复的龙纹图案,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每一道金线都勾勒出威严与矜贵。
头戴羊脂玉冠,玉质纯净无瑕,温润光泽衬得他面庞愈发英俊潇洒,剑眉星目间透着与生俱来的矜贵与英气,仿若神祇下凡,周身散发着让人难以首视的气场。
正是当朝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王爷苏逸尘。
“姑娘,小心。”
他声音低沉醇厚,宛如古钟鸣响,带着丝丝关切,字字叩击在林瑶心间。
林瑶双颊瞬间泛红,仿若春日枝头悄然绽放的桃花,心跳陡然加快,忙不迭道谢。
这匆匆一遇,似有宿命红线悄然缠绕,在命运长河中打下第一个结,命运的齿轮自此悄然转动,开启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之旅。
林瑶在街边站定,仍心有余悸,苏逸尘见她脸色苍白,神情惊恐,心中不由泛起怜惜。
“姑娘受惊了,此处人多杂乱,马车受惊之事时有发生,你且随我到一旁稍作歇息。”
说罢,他绅士地做出请的手势,引领林瑶来到街边一座茶肆。
茶肆不大,布置却颇为雅致,竹制桌椅摆放整齐,桌上茶具简洁古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苏逸尘招来伙计,要了一壶清茶,亲自为林瑶斟上一杯,“姑娘,喝口茶压压惊。”
林瑶接过茶杯,手仍微微颤抖,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内心的惶恐。
她抬眸看向苏逸尘,目光中满是感激,“多谢公子搭救,若不是公子及时出手,小女子今日怕是凶多吉少。”
苏逸尘微微一笑,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迷人,“姑娘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己。
只是看姑娘衣着打扮,不像是本地人,且孤身一人,这是要去往何处?”
林瑶闻言,神色一黯,犹豫片刻,将自己莫名穿越至此的经历简略道出,只是提及现代之事时,用词隐晦,生怕惊世骇俗。
苏逸尘听得眉头微蹙,眼中满是疑惑与惊讶,他游历西方,见闻广博,却也从未听闻如此离奇之事。
但见林瑶神情诚恳,不似说谎,心中对她愈发好奇,也添了几分同情与保护欲。
“姑娘莫要担忧,既来之则安之。
此地是清平城,属我朝苍云国治下,民风还算淳朴,我身为王爷,自当护姑娘周全。”
林瑶寻得一家旧客栈暂且落脚,客栈名为 “悦来客栈”,门面虽不大,却透着几分烟火气。
木质的门匾高悬,油漆己有些斑驳,门口灯笼随风摇曳,洒下昏黄的光。
走进客栈,大堂里摆着几张八仙桌,食客们或饮酒畅谈,或埋头用餐,热闹非凡。
掌柜是个圆胖的中年男子,见林瑶孤身一人,且衣着不凡,满脸堆笑迎上来,“姑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呐?”
林瑶定了定神,“掌柜的,我想住店,劳烦给我安排一间安静些的客房。”
掌柜忙不迭点头,吆喝着小二带林瑶去了二楼一间客房。
房间不大,布置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虽略显简陋,却也干净整洁。
林瑶坐在床边,望着窗外陌生又热闹的街景,满心迷茫。
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或着长袍马褂,或穿短打布衣,各自忙碌着,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市井图。
可这一切,于她而言,却是如此陌生而遥远,她不知自己能否回到现代,也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
可生活总得继续,在摸索与尝试中,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多年修复文物练就的对材质、配方的敏锐感知与精巧手法,竟能调配出别具一格的香料。
客栈后厨,成了她的临时工坊。
她找来常见的花瓣、香料根茎,依着记忆里古方改良调配,每一步都严谨细致。
花瓣需精心挑选,剔除残损、变色的部分,确保色泽与香气纯正;香料根茎细细研磨,掌控力度与节奏,使其成细腻粉末。
经反复蒸馏、混合,不同比例搭配,一次次试验调整,终于制成 “梦幽兰” 香。
初次点燃,馥郁芬芳瞬间弥漫整个房间,幽蓝烟雾似灵动绸带,袅袅升腾。
那香气钻入鼻腔,仿若能驱散心头阴霾,助人宁神安睡,更神奇的是,不少人嗅后竟能回溯往昔美梦,仿若重历美好旧时光。
客栈老板试用后啧啧称奇,消息不胫而走,先是在客栈食客间口口相传,随后传遍整条街巷,引得不少人慕名而来,只为求一撮 “梦幽兰” 香。
连城中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听闻后,都派人前来问询,“梦幽兰” 之名,如春日惊雷,在清平城悄然传开,不久,连皇宫贵胄都有所耳闻,为林瑶后续跌宕起伏的异世之旅,埋下了充满变数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