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惊风鬼影藏,狐啼枕冷梦凄凉。
三更若问谁人笑,月下楼头听漏长。
唐开元年间,长安城外的青溪镇一向太平,唯近日怪事频发,搅得镇上百姓人心惶惶。
镇上首富陈员外府邸,每逢夜半,便响起幽幽狐啼,伴随冷风卷帘、鬼影浮窗,仆役不敢近前,鸡犬夜里惊鸣,有人亲眼所见,一袭白影在庭院徘徊,似人非人,似狐非狐。
“此乃鬼狐索命!”
镇中老人捻须叹息,言之凿凿,“老夫年少时便听闻,若有人前世负狐缘,狐灵便会三更索魂。”
“胡言乱语!”
陈员外怒拍案几,声色俱厉,“尔等凡夫俗子,竟信这些子虚乌有之言?”
可纵使他嘴上强硬,心中却生惶恐。
府中自怪事发生后,已有数名家仆吓得逃跑,剩下的人白日尚敢行事,夜间则瑟缩不前。
甚至连他那原本最贴身的老管家,也在一天夜里仓皇辞别,连工钱都没要。
“老爷,这府里邪得很,我不想连命都搭进去!”
说罢,管家头也不回地跑了。
陈员外站在院中,望着天边阴云翻滚,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祥预感。
当晚,他重金请来青溪镇颇有名气的道士——玄清道人,令其设坛作法,以驱鬼镇宅。
——然而,次日清晨,玄清道人却连夜逃离府邸,连一文钱都未收。
“贫道昨夜作法之际,见一白衣女子于屋檐之上,似笑非笑,似怨非怨,贫道不敢再留!”
听闻此言,陈员外心胆俱裂。
这一日,长安来的游侠李青云与书生卢文墨,恰好路过青溪镇。
两人在茶肆歇息,听闻镇民议论纷纷,便饶有兴致地听百姓议论。
“李兄,你信这狐鬼之事否?”
卢文墨摇着折扇,面露玩味。
李青云饮尽杯中酒,淡然一笑:“世间怪事多是人心作祟,鬼魅不足惧。”
“哦?”
卢文墨眼中闪过一丝揶揄之色,“李兄莫非胆大过人?
这般自信?”
“非也。”
李青云淡然道,“凡怪事,必有因果。
妖狐索命,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便有趣得很。”
二人正说着,忽然听得身旁一桌的樵夫低声议论:“哎,这狐鬼怕是冲着陈员外来的!
听说啊,陈员外年轻时曾在江南负过一女子,后来这女子不知所踪,说不定便是冤魂化狐,前来索命!”
“此话怎讲?”
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