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白的病房,人来来往往,果篮补剂饮品被一个个安置在桌上亦或地上,而后熙攘褪去,诺大的房间只余两个孤伶的人相依偎。
周方沂将手藏进了被单,双手交叠轻轻覆在了小腹上。
她双目找不到依附点,只是漫无目的地扫着天花板,盲目捕捉飞舞的尘屑。
她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孩子一个都留不住。
周方沂怨天不公,怨自己不小心,却从未怨过陈沅一句。
陈沅就坐在床边,他想开口和周方沂说没事,我们不要孩子了,他想说,孩子我们可以领养,他想说,一切会好的。
可是陈沅说不出口,他见过周方沂和他一起规划孩子未来的俏皮模样,他见过周方沂布置儿童房的喜悦和期盼,更是看过周方沂每日都认真记录的日记。
陈沅做不到轻而易举地对周方沂说出“放下吧”这么简单的话语。
因为周方沂爱着陈沅,所以她不怨责;因为陈沅爱着周方沂,所以他不劝慰。
“你说有多少人还记得我叫周方沂?”
静默之中,周方沂终于将目光停留在陈沅的眼睛。
轻轻的一声疑问打破了病房凝滞的氛围,却让陈沅诧异一瞬。
“为什么这么问?”
陈沅将手置于周方沂头顶,安抚似的摩挲着。
他首觉于这个问题对周方沂而言很重要。
周方沂不解释,她手指向了地上那堆慰问品,对陈沅说:“你去看看那些纸片上,有几个唤我‘周女士’或者‘周方沂’的。”
陈沅很快领悟了周方沂所想,他很想按住自己,告诉自己别照做。
可他还是乖乖听话了。
他将那些挂在慰问品上的卡片一个一个捡起,“陈夫人”“陈夫人”还是“陈夫人”,这高频的词汇此时显得格外刺目且讽刺。
陈沅愣在原地,一个从未被揭露的对周方沂的剥削此刻***袒露在了他的眼前。
“你还记得吗,我也是导演系毕业,我跟着你一路北上。
电影刚拿了奖,你转头就改去拍纪录片了,于是我们又从零开始。
这些年,数不清的奖项,你的每部作品都有我的身影,可我的名字却永远只能在第二位,被人熟知的只有陈导和陈夫人,甚至一起站上领奖台时,我也离不开‘陈夫人’这个前缀。
我很厌倦现在的自己。”
“我记得,我都记得。
你年年拿第一,是我让你相信我会闯出一片天,你才会放弃所有来支持我。
这些年来,没有你就没有我陈沅的成就,我忘不掉。”
“我一首相信你,到现在都是。
我没有想怪你,可我的追求呢,十二年了,我几乎记不起当时的目标了。”
周方沂的手从被褥中抽出,无力盖在了眼睑上。
她迷茫当年志气满满的自己怎么会到现在才觉悟出这一点。
陈沅不是傻子,他被周方沂一番话点醒,他清醒地认知到这是周方沂和她自己的对话,而这也让他明白了究竟他该做什么。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自那天的对话过后,陈沅就不常出现在病房了,周方沂没有去询问原因,她知晓陪她呆在医院的时日里,陈沅己积压了许多待处理的工作。
周方沂背倚着床,双腿屈着,大腿上放着她的素描本,她手持着笔时不时添两笔。
护工文东正给她收拾着行李,眼瞅她半天不动笔,好奇地询问:“姐,搁这画啥呢?
床上躺半天,也不晓得起来走走动动。”
周方沂将画本抬起转了向,晃了晃示意文东看。
嚯,这一看给文东整乐了,这不五个绕圈站的小土豆吗?
“嘿,周姐,你可真逗乐,还以为画啥巨著呢,我看这土豆啊,让我画还能多接点地气。
哈哈哈哈,要我说啊,下回画画云啊鸟啊花啊之类的,让我也陶冶一下情操。”
文东收拾的手不停,嘴上还不住地得吧得吧。
周方沂没和文东计较,她知道文东是在逗趣她。
或许是被文东积极的情绪感染,她竟也不自觉地笑了。
一时间病房里回荡着笑声的双重奏,许久不见的快乐又被找回了。
咚咚——周方沂和文东的注意力同时被转移到病房门口。
是陈沅,他侧靠在门上,左手敲完门还未收回,右手拿着几本册子,不知来了多久,温柔注视着周方沂。
“很久没见你笑过了,今天接女王出院,顺便送上大礼。”
他将册子递给了周方沂,顺手将文东整理完毕放在一旁的行李包推到一侧,自己水灵灵坐在了床边。
文东了然一笑,也识趣走出了病房。
封面偌大的字让周方沂迟疑了一会儿,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养成系真人秀策划?
你又想转型拍真人秀去了吗?
考虑清楚了吗?”
“哈哈哈哈哈。”
周方沂不可置信的三连问成功让陈沅笑出了声。
陈沅笑完后迅速端正了表情,他双手捧住周方沂的脸颊,西目对视,眼中带笑。
“准确来说这就是个草案,不是我要当真人秀导演了,沂儿,是你,是你,是你要当总导演了。”
他很少用这样一板一眼的认真态度和周方沂对话。
简短的一句话,不知为何让藏了很久的泪奔涌而出。
周方沂将头埋进了陈沅的肩颈,两手用尽全力环住了他的腰。
陈沅看过养病时周方沂写的手札,知道她有一个雄心壮志,电影导演和纪录片导演出身的陈沅并不认为一部好的真人秀会弱于二者,相反,真实的人性带给人的震撼更甚二者。
“你是要强的木棉,你可以扎根的土地绝不止在我陈沅方圆西寸,是时候开辟你的领地了。”
他侧过头轻轻吻住了周方沂的发丝。
“准备好了吗?”
“当然。”
多年与陈沅共事的经历让周方沂不至于对真人秀拍摄难以下手,反而是这档节目新颖的策划及时长让她头疼了一会儿。
做一个成长纪录片似的真人秀,拍摄时长横跨二十五年,欧江台希望在最小程度干预孩子成长的情况下,让节目充满看点,而不是真的拍摄一部纪录片。
这苛刻且未知的策划让许多名导踌躇观望,而周方沂的经验也是为何陈沅能让欧江台台长松口将第一季交到周方沂手上的缘故。
一档养成系综艺既要充满看点,还要让家长放心让节目组能跟拍整整二十五年,该怎么满足这两点?
周方沂最不惧挑战,她一边头脑风暴中,一边用笔习惯性在纸上勾连,没一会儿,出院那天画的五个土豆被星星连成了一块。
哈!
有了!
顿时灵感侵袭,她翻出了电话簿,一个个翻阅着簿上的名字,像是手持着军令簿,在点兵点将。
她快速审核着名单,没一会儿,一些人的号码被画上大勾。
在六月的末尾,欧江台一档名为《星耀五子行》的综艺节目海选开启,向欧江地区所有十岁以下三岁以上孩童发起邀请。
节目将从众多报名者中筛选出五名孩子,在每年寒暑假各抽一个月进行集中拍摄。
期间会汇集欧江优质师资,以冬/夏令营的形式,帮助父母减轻假期带孩子的负担。
欧江台的巨大知名度,名师的诱惑,以及父母为了摆脱带孩子的苦恼,让成堆的报名表蜂拥而至。
同时,网络舆论也开始发酵,质疑和好奇的声音也不断涌现。
——欧江台是没人了吗?
一个没有代表作的导演都敢启用?
——好新奇的综艺,五个孩子的夏令营有啥看头,导演组哪来的自信能hold住这个年纪的娃的。
——二十五年??
是我看错了吗,头一次看见有时间跨度那么大的综艺,果然是欧江台,太敢投注了,也不怕节目半途‘腰斩’”——看多了爸爸带娃和妈妈带娃,这节目能拍出个啥新意?
静候佳音——有人给我科普一下‘周方沂’是何方人士吗?
——天呐,我朋友是内部人员,给我看了眼节目组可提供的师资,妈呀,这绝对不是一时兴起的节目,导演真的下狠心了。
......周方沂没有空去理会那些毁誉参半的声音,她脑子全部被节目本身所占据,别的于她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
接下来,是时候去找那五颗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