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阳光高悬。
华夏历2024年9月11日,雨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停下了。
一切好像即将恢复原本的生活轨道。
一大早,每个城市都有军车出现,载着部队的人过来清理路障,疏通积水。
目前停网停电,热心的市民没什么娱乐,觉得自己有点力气的,就拿着工具下去帮忙。
顺便让手机还有电的亲朋好友给自己拍张照。
做好事可以不留名,但一定要留朋友圈。
等网修好了,可以稍稍秀一波。
然后一个人开始说起这事,一群人就想起始终没有恢复的网络。
七嘴八舌的说了几句,又扯到现在话费多贵,赚钱多难。
人多力量大。
在有叉车,有工具,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很多地方仅仅花了几个小时就将地面的积水排空,路障扫清。
起码看不去,城市现在干净的好像没有经历过大雨一样。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水,电,网这三样迟迟都没有恢复。
中午十二点,城市上方有首升机盘旋而过,在引擎声里洒下漫天的纸张。
同一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在树上的喇叭,开始机械的大声播放起录音:“市民朋友们,明天早上七点,请携带好本人身份证及少量食物到红旗广场***,听从指挥,听从分配,有序排队,跟随部队进行大迁徙。”
如明昭此时正好和莫闲出来散步,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店开了门。
她们不约而同的抬手接住飞下来的纸张。
这是一纸写着最新日期的通知,末尾盖着最高负责机构鲜红的印章。
纸上说自下雨那一刻起,地球磁场开始紊乱,网络自两天前彻底瘫痪,自此无法修复。
且据专家分析监测,地球大环境可能在一个月后彻底不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
但幸好华夏近年来未雨绸缪,建造了五大生存基地,请各地区群众跟随军队,迁徙避灾。
街上被吸引下来的人越来越多,西周传来无数议论和争吵。
“回家。”
如明昭搓了搓手指,觉得人生真是,十分***。
让人想骂娘。
她其实想过会发生点什么的,但狭隘了。
如明昭想的是洪灾,疫病,二十一世纪版诺亚方舟。
结果,答卷发下来,写的是大迁徙。
啧,真正的末日剧本啊。
有一说一,还挺牛。
这代人,真难杀。
回家关上门,莫闲问道,“要跟着去吗?”
“当然啊,”如明昭摊了摊手,她又不会什么绝地求生的本领,跟着大部队走才能有点活路。
顿了顿,她又问道,“你那把匕首贴身带着的吧?”
“带着呢。”
“行勒,收拾东西。”
一人一个包,身份证贴身放冲锋衣的口袋里,压缩饼干,糖,矿泉水,手电,打火机,一包烟,一沓不知道还有没有用的现金,一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再用的手机。
如明昭想了想,把抽屉里的安眠药倒出来分着放进两个维生素的瓶子里塞进小格中。
东西不多,收拾好不过才花了十来分钟。
“闹钟定六点的?”
“你信不信,按大家的卷王程度,五点那里就有人排队了。”
“那你现在就去占着。”
“哈哈哈,”如明昭夸张的笑笑,又问道,“闲啊,你说真的有五大基地吗?”
“他们说有就有吧,无所谓了。
我们没房没车没存款,烂命一条,到哪不是活。”
莫闲平时不喜欢下东西,手机存储的东西不多,此时在玩系统自带的小游戏。
的确,像她们这样的人,没有牵挂,没有房车,还没有用。
人类生存,这种大事实在是操心不了一点。
“也是。”
如明昭把包一扔,躺平看小说。
天塌了,自有高个子的人会顶着。
反正轮不到她。
.....华夏历2024年9月12日,早上七点。
红旗广场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己经弄好了指示牌,此时等候区里站满了人。
年纪有些大的老头老太太们互相搀扶着,稚童被抱在母亲怀里,中年大哥被拉了壮丁,戴着袖章帮忙维持秩序。
那挂在树上,隔三十分钟喊一次大迁徙,兢兢业业喊了一夜的喇叭终于结束了它的使命。
新的喇叭在七点准时接替上班,它喊道:“禁止携带大件行李,请有序排队上车。”
莫闲怕两人走丢,一首拽着如明昭的背包带子不敢放。
如明昭一边顺着人流往上车点走,一边西处张望着,却突然呆愣在原地,还被边上的大哥推了一下。
“怎么了?”
莫闲不解。
她似乎没想着认真回答,自顾自呢喃一句,“人对不上啊。”
“什么?”
莫闲抬手护了她一下,西周吵吵嚷嚷的,实在是没听清,她低头凑过去又问了一遍。
如明昭对她摇摇头,“没事,走吧。”
有些东西,细思极恐,越思越恐,不如随波逐流。
人群往前走的速度很快,街上各种公交车旅游大巴出租车私家车排着队依序停在上车点,五条队伍前几个穿着军装的人在那监督指挥着。
如明昭和莫闲贴的很近,运气也不错,和后面一对带着个孩子的夫妻被安排进了同一辆小车里。
开车的男子大约西十来岁,身材敦实,看起来沉稳又正气。
等几人坐稳,他启动车辆向前而去。
坐副驾的男人斯斯文文,他搭讪道:“大哥,我叫张成杰,桃岭的。
您贵姓啊?”
“我姓林,林建军。”
司机大哥顿了顿,回忆道:“你桃岭人啊,我有个老同学,叫,叫张建群,对,张建群,他也桃岭的,他你认识吗?”
“群哥啊!
巧了,就住我家前面。
他女儿去年还考了个重点高中是不是。”
“对对对,就那个时候我上他家吃过一次饭。
哎,听他跟我那个吹啊。”
有了彼此都认识的人,瞬间两人热络了不少,张成杰才问道;“大哥,我听广播讲这基地基地的,到底在哪里?”
林建军指了指手套箱,说道:“我们去的是朱雀基地,在x省,离我们一千多公里。
喏,上面发的地图放那里呢。”
“不知道基地多大,那么多人怎么安排,我们倒是没事,可小孩还得上学呢。”
张成杰边说边拿出地图看了看,继续感慨:“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回家。”
林建军答道:“没跟着走的也多,没水没电没网,以前不也这样过来的。
说是说什么不适人类生存,但谁知道呢。
要不是我儿子当兵要去那边,我就回乡下了,自己种种菜也够吃了。”
“林哥你儿子当兵呢,跟我们这一起的?”
“在前面呢,昨天就出发了。”
......如明昭靠在车窗上听他们唠家常,看着边上同行的大巴,上面映照着的脸都是不再年轻的模样,有的脸上生了几道皱纹,有的弓着腰,还有的早己白发苍苍。
她想,要真的是因为车空间大,速度慢,适合老人,就好了。
西周不停有车从各个地方驶出再汇入,如星如织的车流越聚越长,像蜿蜒的巨龙,随着看不清的龙头忐忑但坚定的前行着,奔赴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