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来看看这是谁家的孩子,掉进水里了,还好老刘捞得快不然估计不行了。”
“这不是村口林家的小女儿吗?”
林晚晚在一阵叽叽喳喳中被吵醒。
在刺眼的阳光照射下,她缓缓睁开了双眼。
呦呵怎么跑横店来了。
闻讯赶来的林奶奶三步并做两步走,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可能因为走的急还是担心,嘴唇有些泛白,脸上不知是急出来的眼泪还是着急赶路的汗水一滴滴流下来。
“晚晚你没事吧,赶快让奶奶看看有没有伤着哪里。”林奶奶说着便上手检查林晚晚的身体。
林晚晚一阵疑惑,自己不是在加班呢吗,怎么突然跑着来了,睡着还看见太奶了?
赶紧醒来赶紧醒来。
眼睛一个紧闭,顿时人中被掐得差点疼晕过去。
林奶奶焦急地查看了林晚晚全身发现并没有伤着哪里。
林晚晚也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
这么狗血的吗?不会是穿越了吧!
那我好不容易攒下来的8万块有没有跟在身上。
一阵摸索,身上除了一把湿了的糖之外,什么都没有。
林晚晚穿越之前也叫林晚晚,但是与这一世不一样的是,她是个没人要的小孩。
父母离婚后各自再婚,又有了自己的小孩,从小扶养她的奶奶也在高三那年去世了,上了大学之后除了给奶奶扫墓她就没回过老家了。
大学上学之余就会在寒暑假及其他课余时间***,父母一个出学费,一个出生活费。
在大一的时候两个人还因为这件事对簿公堂,后经过调解,一次性付清她在大学的所有费用。
所以大一的时候她手里握着的是大学四年所有的费用,总计5万元。
好在她学习成绩也算还好,省吃俭用加上***以及奖学金助学金,毕业的时候她手里还有3万存款。
她用这笔钱在闽市租了个小房子置办自己的小家。生活过得也算蒸蒸日上。
父母在大二之后就逐渐失联了,偶尔在新年的时候会问问她愿不愿意去过年,不过她都拒绝了,一个人生活也挺好?
反正也没有人等她,或许她消失了也没人知道。
算了,钱没了可以再挣,来到这里也挺好的,自己不是一直向往着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农家生活吗。
林晚晚是林家最小的女儿,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因为家里人都盼着要个女孩儿却迟迟生不出来,出生的时候林妈妈从早上八点生到晚上八点才生出来。
顾取名晚晚,希望她无忧无虑,晚点长大。
可能是因为难产有点缺氧,林晚晚不管是翻身、坐立、走路、说话都比普通小孩晚,发育也比较慢,甚至有点不是很聪明。
算命的先生说过她十三岁有一劫,熬过了人就能变得灵光了,万事都会好起来。
被救隔天林家特地设了小宴感谢晚晚的救命恩人。
目前看来,林晚晚只是前面十三年的部分记忆不记得了,但是人看着聪明了很多,性格貌似也变了。
因为之前算命先生的言论,大家反而觉得她是过了那一劫,还因祸得福了。
太阳刚下山,夕阳的余晖还没有全部散去。
村里远近错落的房屋纷纷升起了袅袅炊烟。孩童都在院子里玩耍等待着大人喊他们吃晚饭。
林晚晚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安静恬淡的生活了。
尽管她接收了原主大部分记忆,但是原主之前似乎有点傻愣,一根筋,读书也没读进去,什么都不会。
直到现在林晚晚都还没搞清楚这是什么年代,似乎跟自己以前学的历史都不相同,应该是一个架空时代把。
原主可以说是废柴一个,所以林晚晚还不能一下子表现得太过聪明,她打算一步步来。
好在她有一群疼爱她的家人。
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她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家里开了一间茶馆,由林爸爸林凡和林妈妈陈秀云经营。
林妈妈手艺了得,会做各糕点且手艺远近闻名。
爷爷林有耕和奶奶王田足主要种点田地养活一家人,有富足的再拿去集市卖补贴家用。
大哥林顺凌读了几年私塾便被村头开医馆的葛大爷看中叫去当学徒了。
打小葛大爷就喜欢他,要不是林父坚持让儿子读几年书有点文化,8岁葛大爷就嚷嚷着要把人要走了。
大哥也不负葛大爷期望,二十岁便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郎中。
二哥林顺奕心思不在学习上,私塾读了几年虽然成绩尚可但是要靠读书闯出一条路看来可能性极小。
林家秉承着因材施教的理念,并没有强硬要求他要读书,这孩子打小就长了张伶俐的嘴巴,才十八岁跟着父母在茶馆混的有声有色。
因着其虽面白如玉清秀俊朗,眉若远黛,眼若桃花,但眼底不失犀利的长相,获得了无数女子的芳心。
他的眼睛很亮,眼里藏着不似他这般年纪该有的锋芒。刀刻般的下颌角使得总体不会太娘气。
高挑的身材更是在人群中便能一眼看到。林晚晚刚穿越过来就被这个极品帅哥惊-艳到了。
二哥也算是茶馆的一-大门面。
茶馆因着这原由还有其点心好吃、服务好、生意也是越做越好。
目前一年能挣个十两银子不在话下。
三哥林顺渊和小他两岁的林晚晚还在村里的学堂上学。
只是兄妹俩有所不同,一个是常年稳居第一,另一个是因着其学什么都晚,开窍也晚理所当然地每年吊着车尾。
三哥对这个妹妹也是毫无办法,起初他还会每日给其温习课业,后发现就算是当下勉强能说个一知半解,第二天又全部将知识还给老师。
大家都对林晚晚没有抱什么期望。只想着让她过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所以她也算是在蜜罐里泡着长大的。
虽然兄妹三人的名字都是请村里学堂的先生取的,但是林家人都嫌太拗口,干脆大顺、二顺、三顺地叫着。
果不其然,一家人的生活确实越来越顺风顺水蒸蒸日上。
虽然茶馆挣得多,但是一年下来扣除家里的吃穿用度并没有什么存银。
大顺前几年在医馆里面都是学徒身份,包吃包住,并不需要家里负担什么,这几年自己能够慢慢接诊,但因着其心肠软,经常帮助那些家里条件不好的病人付药费,故每个月能省下来的钱也只有一二两。
这一二两还半数进了林晚晚这个小馋虫肚子里。
二顺在家里茶馆帮忙,每天困扰他的就是怎么把茶馆做大做强。仿佛他出生的使命就是为了壮大家族产业而生。
三顺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一年用掉的笔墨纸砚比寻常人家两三年用掉的还要多。但是林家人都很支持他读书,毕竟谁不希望自己家出个状元郎。
他是林家的希望,也是谷丰村的希望。距离谷丰村上一次出现状元郎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哩。
不过林家人也没有给他多大的压力,到时候没考上,在村里学堂当个教书先生也是极好的活计,不仅受人尊重,一家人还能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