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83版黄金帝国,1岁就当大哥

83版黄金帝国,1岁就当大哥第2章 黑户在线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 2025-03-14
一路你跑我追,众人回到了许家村。

一起来到许家祠堂,找村长许恒霸主持公道。

丁玉倩看到许家主心骨来了,摆出了一副受苦受难的嘴脸。

“村长大人,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这婴儿是我先发现的,我本打算割好茅草,带回去的,没想到被古春梅抢了……”

“呜呜,我的手臂也被他们打断了。”

围观的许家人也在一旁添油加醋。

“是啊,李家婆子就是个贼。”

“外来户就是骗子,什么都抢。”

“把孩子还给我们,要不我们就报官,判他个十年八载的。”

“是啊!分我们的田地,吃我们的,住我们的,还抢我们紫瑶山的柴火,李家人就是蛀虫,强盗,没一个好东西。”

几十年来,对这些外来户的积怨,终于再次找到了爆发的借口。

对于许家人来说,许家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有的一切都是许家人的。

而这些人外来户,到了许家村,住许家的,吃许家的,拿许家的。

现在还抢许家的,这让他们的红眼病已经成了顽疾。

大夏帝国七十八年,分田到户,外来户分走了本属于许家的大量良田和菜地,还顺势白白分走了大量房产,这是最让许家人记恨的事。

自家的财富被这些外来户合法占有,也难怪许家人对外来户怀恨在心了。

县衙,他们得罪不得,又不敢公然抗法,只能像这样挑刺了。

现在李家人刚好撞枪口上了,那就怪不得他们心狠手辣了。

必须狠狠剥削一番不可。

听到自家族人又在抱怨,许恒霸连连点头,可是一想起县衙刚发布的‘太平令’,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现在不同往年了。

往年他就是许家村的王法,看谁不顺眼,就把谁说成毒瘤,霸其妻女,没收财产,关猪圈,戴高帽子游街示众。

甚至,他只要盖个章,送县衙走了流程,就能定人生死。

可是现在不同了,许家村距离县城太近了,走10里路就能到。

万一搞出人命,被举报到和县衙门,有损‘太平’神威,他的乌纱帽就难保了。

反正许家占理,那就怪不得他了。

瞪着有些胆怯,已经缩成一团的古春梅,许恒霸心生一计。

“李家娘子,我是个讲道理的人。你们伤了我许家人,手都断了,如果不赔钱,你老公肯定是要坐牢的。这事,不管你去哪里说理都没用。再说孩子的事情,是我们许家人先发现的,所以也是我们许家的。真要报官,你也是可能要坐牢的。”

说到这,许恒霸故意停顿了一下,瞄了眼正要反驳的古春梅,继续说道:“不过,只要你们出的起钱,我可以考虑私了,不报官。”

“多,多少钱?”伤了人这是事实,赔偿是没办法逃避的,能私了绝对不能报官,古春梅忐忑道。

“现在不是都说什么万元户吗?那就1万块钱吧!你们李家出1万块钱,今天的事情我就当没发生过。否则,我不仅要报官抓走你和你丈夫,孩子你们也别想要了。如果你们不肯赔钱,就算孩子你们抢到了,出生证明我也不会开,这孩子就是黑户,以后别想有书读了。”许恒霸冷笑道。

1万块钱!

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见者有份的话,在场的许家每人肯定不止500块了,许家人脸上都挂着嘲讽般得意的笑。

面对许恒霸明目张胆的敲诈与威胁,李春生挺了挺手上颤抖的竹杠,鼓着牛眼大怒道。

“许恒霸,你狠,你别逼我。”

说着,李春生就上前一步,摆出拼命的架势。

“住手!”瞧见李春生站着都困难,鼻青脸肿的样子,古春梅于心不忍,大喊了一声。

没想到后果如此严重,她真想放弃算了,不舍的看了怀里孩子一眼,立马又犹豫起来,“我,我……”

听到此处,李建平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用稚嫩的渴望,朝着古春梅喊了声:“妈妈。”

双臂颤了一下,低头盯着在自己怀里“咯吱”微笑的婴儿,古春梅把心一狠,怒视着许恒霸。

“黑户,就黑户。这学不上也罢,我李家自己会教。”

许家丁玉倩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大骂道:“强盗,不给钱,你们就是强盗。”又对围观的许家族人说道:“抓了他们送官。”

其他许家族人,眼看到手的金钱要没了,也都气得要死,主动把李家人围在中间。

眼看钱没有讹到,又要见血了,有种咬钩的鱼儿逃走的感觉,许恒霸有些不乐意了,眉头一蹙,笑眯眯的挂着一张阴冷的嘴脸。

“嘿嘿,我堂弟是大学生。认识不少人的。”

“大学生!”喃喃着这恐怖的三个字,古春梅知道得罪许家,肯定讨不到好,犹豫再三,只好以退为进,“我,我没有那么多钱,能不能。”

“能啊!可以打欠条嘛。你什么时候还钱,我什么时候给你开证明。”许恒霸抢答道。

看着许恒霸的嘴脸,古春梅有种奶牛被套上铁犁铧的感觉。

也许是为了那声“妈妈”,连古春梅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莫名其妙的选择了忍气吞声。

就这样,古春梅被迫写了一张1万元的欠条,限期三年内还清。

收了欠条,许家人这才离开。

古春梅也抱着孩子离开。

路上,李春生叹气道:“那可是1万块钱啊!就算是城里人也很难还起啊!”

80年代,在县衙当差,一个月的薪水是30块钱。

普通双公差家庭,如果命苦分到的是没有油水的差事,减掉家用,1万块钱需要存30年。

1块钱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李家所有人的存款都拿出来,也凑不齐十分之一。

“回去再说吧!”古春梅眼眶湿润了,左手抱着婴儿,右手扶着丈夫,有气无力的继续蹒跚着。

1万块钱太多,说实在的,她心里也没底气。

此时她的心情很复杂,不过争取到了三年的时间,也算是最好的缓兵之计了。

如果不答应,结局可想而知,不是流血斗狠,就是把牢底坐穿。

‘坐牢’是古春梅最不想看到的结果,许恒霸的堂弟又是大学生,想必闹到县衙也讨不到好处,弄不好还真可能把自己也关起来。

这年头的大学生,确实太过珍惜了。

得罪一个大学生,和判了***没什么区别。

回到家,李家人凑在一起商量。

李家族长,李宗汇听了此事,气得胡子都歪了。

“你们别都看着我,我都六十岁了,生了7个儿子,三个女儿,祖上的一点家底被没收大半,藏起来一丁点也早就败光了,又下放多年,现在别说1万块钱,就是100块钱,我都拿不出来。”

是啊,李家10几口人,几乎都靠李宗汇养活,他确实没有积蓄。

古春梅也知道靠家族,是不可能凑足1万块钱的,其实她也早有了打算。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还有3年时间吗?我们多养些鸡,实在不行,大不了我带着孩子逃难去。”

商量了很久,李家人也没找到3年内赚1万块钱的方法。

想搞养殖,却没有那么多资本,上不了规模,也赚不到足够的钱。

最后的结论,就是先拖着,拖个三年五载,孩子懂事了,真成了李家人,许家人想抢走再卖掉,也不现实了。

买小孩的人也不傻,是没有人愿意花钱买一个会说话的儿童的。

最坏的结果:如果许家人依旧不肯罢休,那只有逃难一条路了。

80年代穷人太多,好多人吃不饱饭,只能组团逃难,四处乞讨为生,碰到好的地方,也有落地生根的。

这是很普遍的事情,许家村的外姓,都是外来户,也是外省乞讨过来的。

有好几个外来家族,有讲闽南话的,也有讲粤语的……

各地县衙为了安抚难民,也有相关的落户政策,只要是个活人都可以办理户口。

当时的户籍制度还没电子化,只要到了别处更名改姓,许家人想找也找不到,就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了。

而此时在李建平的心里,却已经泛起滔天巨浪。

许家的大学生,莫非是前世,用一块荒地让自己白白还了30年房贷的骗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