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芝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色有些恍惚,脑海缓缓浮现的记忆告诉她自己己经来到了70年代变成了70年代的叶芝芝。
现在正是1975年9月5日,叶芝芝今年刚刚高中毕业,并在前几月赶上了机厂的招工考试,光荣的成为了机厂二车间的统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车间产量统计,工作也算简单,只是在这个没有计算器还有电脑的年代,完完全全的手工总是要废不少精力的。
叶芝芝打量着周围,对一切都感到新奇,70年代的延陵路只在照片上见过,21世纪的她从小就是听着延陵路的辉煌长大的,现在正是延陵路辉煌的时刻,但又有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延陵路会落寞,因为没有地方而发展受限。
叶芝芝看着看着觉得此刻灰蒙蒙的延陵路也附上了色彩。
延陵路上三座国营大厂,从西向东,分别是纺织厂、电厂和机厂,其中就属机厂的效益和福利最好,机厂是座万人大厂,各项设施也配备的最齐全,延陵路往东也就是机厂旁边就是机厂家属院,家属院里面还有幼托院、机厂小学、机厂初中、机厂技校、机厂高中,机厂活动中心、机厂电影院和剧院,家属院对面隔着马路的是机厂医院,可以说涵盖了方方面面,而70年代的叶芝芝从小就是机厂学校长大到机厂工作。
延陵路再往东是百货大楼、供销社、邮局、副食品行,叶芝芝边走边打量,路上是正赶着下班的自行车大军,路对面隔着古运河就是21世纪叶芝芝的家,现在是成片的湿地、农田还有芦苇荡,更远处是一座座白墙黛瓦,还能听到老远传来的蛙叫声,叶芝芝不由感慨现在的城乡差距,一条河隔出了两个世界,不由庆幸现在自己也拥有了这时值钱珍贵的城市户口。
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气,还有路上逐渐减少的行人,叶芝芝加快脚步向家属院走去,叶芝芝家在家属院8区,离机厂相对远些,近2公里的路程走了靠二十分钟后,终于到了8区家属院门口,往里走排列着一座座整齐的房子,都是2层高的灰噗噗的砖房,很有年代感,不过也确实是历史遗留建筑,R国侵略的时候占领过当时的机厂,这整个8区家属院都是当时建造的。
再往里面走一点,特色的红色语录多了起来,人也多了起来,不少人和叶芝芝打招呼。
“芝芝下班了,今天怎么这么晚 ”这是二排第一户一楼的秦大妈,秦大妈一家都在机厂工作,家里三个孩子都己经成家,生活条件不错,秦大妈己经退休,现在每天的日常就是到处唠嗑,所以认识的人颇多,掌握了家属院许多一手八卦,还***了做媒。
叶芝芝眨了眨眼睛耐心回话:“秦大妈吃晚饭了吗?
我今天走的慢些所以回晚了。”
秦大妈摆摆手笑眯眯说着“吃了吃了,你快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