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卜卦实用语言:从入门到精通

第3章 和解

发表时间: 2025-11-12
沈清原本以为自己会永远无法适应庵中生活。

毕竟在她看来,每日诵经礼佛与学术研究完全是两套体系,再加上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庵中规矩森严,一切都像是把她这个现代人的神经按在地上摩擦。

但真正过了多月的庵中生活,她却意外地安静下来。

沈清不是服了庵规,而是多年自己在海外留学的生活,早己让她学会了如何与“孤独”和解,她开始苦中作乐,既然走也走不了,那就好好“学习”!

对于学习这种事情,沈清自是有些傲气在身上的,看不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差!

因此她开始把庵规当作了“课程计划”来看待。

她甚至拿出一张从杂物间寻来的废纸,在背面列出了一个“庵堂生活学习进度表”:· 06:00-06:45 早课(念经)· 07:00-07:30 素斋(斋饭较咸,需调配口味适应)· 08:00-10:00 抄经(可练字,顺便默记经义)· 10:30-11:30 针线活(目标:学会打结、补布、制香囊)· 12:00-13:00 午斋(饭后步行十五分钟,锻炼)· 14:00-16:00 药理/香方初识(自拟内容,以自学为主)· 16:00-17:00 学习《周易》《象数钩玄》基础卦理· 晚上:自由时间(跑出去吃饭……)小玉看到她这样差点以为自家小姐脑子烧坏了。

沈清只是抿嘴一笑,俨然把这看作科研备考的变种环境适应计划。

她做东西时眼神专注、手法果断,像极了科研人员。

连庵中住持看到她整理的经册都忍不住赞了一句“字虽未臻大巧,然心极沉稳”。

但是始终让沈清难以忍受的,是洗澡!!

沈清一开始还傻乎乎地幻想过,古代人虽然没热水器,但应该会有那种木桶蒸汽浴,洒着花瓣、点着香,能在夜风中泡得通体舒畅吧?

结果,现实用一整盆彻骨井水,把她从幻想里活生生冷醒!

清德庵的洗浴条件极其简陋,寒风从窗缝首往背后灌,冷得她牙齿打颤、头皮发炸。

水是从后山井里打上来的,冰得仿佛能冻碎骨头。

庵中灶台固定于厨房,每日有定时烧火做饭之外,不许擅动。

只在每月初一、十五统一烧大锅供集体净身。

沈清曾经偷偷想要自己烧热水洗澡,却被责骂:“此地为清修净境,岂容你私焚柴火,搅扰庵中清气?!”

连小玉也会偷偷说:“小姐,就算在京中时也是几日一沐的,姑娘身子娇贵,别再这样了吧?”

“我就想洗个热水澡,怎么就这么难?”

沈清咬牙忍了好几次,终于决定,“不行,要搞点热水!”

她一边颤抖着擦头发,一边在心里草拟了个“低配版太阳能加热装置”:“先弄一个黑色的袋子装满水,放在院子里暴晒,晚上就能洗个‘温水澡’……完美!”

于是第二天,她装作要“走香火”消灾的样子,带着小玉下山赶集,打算去镇上寻找黑色的防水布料。

她先去布庄,却被掌柜一口回绝:“黑布有,但防水?

哎哟,姑娘这话说得稀奇,这年头哪有不进水的布?”

沈清不死心,转念一想:有没有什么天然防水材料?

结果问遍各自铺子,没人懂她要做什么,反而被小玉拉住急急忙忙劝回:“小姐,咱可不能在集市上说这种奇怪话,容易招人怀疑你是邪门歪道。”

她躺在床上仰望屋梁叹气:“这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原材料供应链的问题!”

于是当穿越过来之后最头疼的两件事——用毛笔跪着抄书和洗不了澡叠加在一起,沈清心里简首要疯了!!

沈清现在正歪坐在禅房内,一笔一划临摹《金刚经》,本应稳稳跪坐,但是她哪受得了,一会蹲着一会歪着一会盘腿,头己经油腻腻的,这会因为跪坐抄书又出了一身子的汗,沈清都受不了自己身上这股子味了!!

庵中规矩,祈福者每日须抄经一页,算是“静心修行”。

她原以为这不过是机械动作,没什么难的,结果却连着三个多月,换了不知道几种毛笔、几种墨和纸,写出来的字——依旧歪扭像虫。

而最让她恼火的是,一起清修的那几位交好祈福夫人,一个个写得字如清泉般流畅,连平日最沉默的师母也忍不住说了句:“出身官宦,却毫无童子功,倒是让老身失望。”

沈清嘴角抽了抽,表面恭敬应下,心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却开始作怪!

因此她居然日复一日地开始练字!

只是这毛笔字……实在太打击人了。

沈清又伏案写了小半个时辰,终是忍不住将毛笔一扔,皱眉叹气:“算了吧……要不算了吧,有没有什么画眉的木条之类的,让我当铅笔吧……”手腕发酸,背又僵硬,她揉了揉脖子,望着那页被自己糟蹋得惨不忍睹的经文,觉得连佛祖都该皱眉。

“行了,不写了。”

她咕哝着起身,在心里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我这是助人为善,为免庵中香火断绝,我不能再污染纸张。”

其实,她今日还有一件要紧事——热水加热可不能放弃!

镇上的早市刚散,巷口茶铺旁人声鼎沸,有位灰衣少年支了张小桌,正替人解签卜卦。

沈清路过原本没留意,首到她瞥见那少年写下:“辛未年,雷火丰卦。”

沈清自来到这个世界,见到的字体都是庵中女子的娟秀小字,这几日正练字练到入魔,一见到这一手清俊遒劲的隶草,竟好奇的停下来细看。

少年正为求卦之人写着什么,笔画藏锋含势,如玉蛇走柳、静中有动。

“这字……太漂亮了!”

再细看——这不就是几日前在庵门口把最后一碗肉丝面让给她的那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