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惊变入蜀李世民只觉眼前一阵刺目的亮光闪过,仿若一道凌厉的剑气划破了他意识的苍穹,紧接着便是天旋地转,整个世界仿佛崩塌又重塑,意识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混沌。
待他终于悠悠转醒,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锦榻之上,周围的装饰古朴而陌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熏香气息,那幽微的香气似有若无地钻进鼻腔,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疑云。
还未等他弄清楚状况,便听到一个尖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陛下,您醒了?
可把老奴吓坏了!”
李世民猛地转头,目光如电,刹那间竟似要穿透那宦官的灵魂。
只见一个面容谄媚的宦官正满脸关切地望着他。
他心中一惊,思绪如脱缰之马狂奔起来,这是何处?
自己怎会在此?
记忆中自己明明还在大唐皇宫,正为玄武门之事殚精竭虑地谋划,那关乎皇位与命运的棋局尚未落子,怎会突然被挪移到这般境地?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却惊觉这双手的力量仿佛也变得陌生。
他试着起身,却感觉身体有些异样的虚弱,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轻纱束缚住了力量。
而就在此时,脑海中突然如潮水般涌入一股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刘禅?
自己竟然成了蜀汉的后主刘禅!
李世民心中一阵苦笑,他熟读史书,深知刘禅在后世的评价,那“乐不思蜀”的典故仿佛是对一个帝王最大的嘲讽。
如今却附身在这“扶不起的阿斗”身上,这是怎样的命运捉弄?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与决然,犹如困兽犹斗前的蛰伏。
“难道上天认为我大唐的江山还不够我施展抱负,又将我置于这蜀汉的乱世之中?”
李世民暗自思忖,心中的壮志豪情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消散,反而如被压抑的火焰,愈发炽热。
“既来之,则安之,我李世民一生征战,岂会被这困境吓倒。”
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开始仔细思索当下蜀汉的局势。
此时的蜀汉,诸葛亮刚刚经历了几次北伐,国力损耗不小,那一次次艰难的征战,如同沉重的枷锁拖曳着国家前行。
朝中虽有能臣,可朝堂之下亦是暗流涌动,不乏黄皓这样的奸佞小人在暗中作祟,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而外部又有曹魏和东吴虎视眈眈,恰似三把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蜀汉那摇摇欲坠的命脉。
就在这时,有侍者来报,丞相诸葛亮求见。
李世民心中一动,犹如暗夜中看到了曙光。
他知道,这将是他改变蜀汉命运的关键人物。
在大唐时,他便对诸葛亮的谋略与忠诚钦佩有加,如今能与之并肩,甚至以君主之姿与其共商国事,心中竟涌起一丝期待与兴奋。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蜀汉的命运与自己的决心一同纳入胸膛,说道:“宣丞相进宫。”
诸葛亮此时正站在宫门外,他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疲惫与忧虑。
近日来,他为北伐之事日夜操劳,刘禅却在宫中声色犬马,全然不顾国家危亡。
他心中暗自叹息,这蜀汉的江山,难道真要败在如此君主之手?
可他受先帝托孤之重,又怎能轻言放弃。
“陛下此次召见,不知又是为何事?
莫不是又要提及那劳民伤财的享乐之举?”
诸葛亮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满是苦涩。
他深知刘禅的脾性,以往的劝谏大多如石沉大海,毫无作用。
但他仍抱着一丝希望,期望今日能有所不同,哪怕只有一丝转机,他也要为蜀汉的未来拼尽全力。
“罢了,且看今日陛下如何说,我定要再尽心力,哪怕肝脑涂地,也不能让先帝的基业毁于一旦。”
他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缓缓走进宫门,去面见那个令他又忧又无奈的君主,却不知此刻的“刘禅”己非昔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