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星逢瑾年

第3章 县城的光与影

发表时间: 2025-11-10
大年初一,阳光难得地好了起来,驱散了些许寒意。

按照老家习俗,这天要出门走走,“行大运”。

苏瑾被两个妹妹拉着,去县城新开的商业广场逛逛。

弟弟苏瑞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兴奋地东张西望。

大名县城的年节气氛比村里浓郁许多。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商家播放着喜庆的音乐,人流如织,大多是穿着新衣、拖家带口出来游玩拜年的。

商业广场算是县城里最“时髦”的地方,引进了几家连锁品牌和一座小型的电影院。

苏琳兴奋地指着一家奶茶店:“姐,听说这家店的奶茶可好喝了,北京有没有?”

苏瑾看着那熟悉的logo,笑了:“有,遍地都是。”

“哇!

那我们快去尝尝!”

苏琳拉着她就走。

捧着热乎乎的奶茶,走在熙攘的人群里,苏瑾有种奇异的割裂感。

半年前,她还穿梭在北京国贸***光洁如镜的写字楼里,与甲方面红耳赤地争论着设计风格;此刻,却置身于家乡县城的烟火气中,听着耳畔熟悉的乡音,看着妹妹为一杯奶茶而满足的笑脸。

两种生活,两个世界,都是真实的她。

在广场一角,他们遇到了苏瑜的初中同学,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

那女孩看见苏瑜,热情地打招呼,又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苏瑾。

“这是你姐吧?

听说在北京做设计师?

真厉害!”

女孩的语气带着羡慕,随即又拍了拍怀里的孩子,略带感慨地说,“还是你们好,自由自在。

像我,天天围着孩子灶台转,都没自己的时间了。”

苏瑜笑着寒暄了几句。

告别后,苏琳小声说:“她初中毕业就没读了,结婚挺早的。”

苏瑾默默吸着奶茶,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她并非看不起别人的选择,只是更深刻地意识到,人生道路的分岔,早在不经意间就己注定。

她庆幸自己抓住了读书的机会,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姐,你看那边!”

苏瑞突然指着广场中央的舞台。

那里正在举办县里的春节联欢活动,一群穿着鲜艳舞蹈服的小朋友在台上蹦蹦跳跳,主持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活跃着气氛。

他们驻足看了一会儿。

背景板的设计粗糙而艳俗,大大的美术字写着“恭贺新春”,旁边点缀着几个卡通生肖形象。

苏瑾职业病发作,下意识地在心里评判着构图、色彩和字体搭配。

“这设计……挺接地气的。”

苏瑜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调侃道。

苏瑾笑了:“存在即合理。

大众审美需要慢慢引导。”

她想起在北京,看的那些顶尖设计展,参与的互联网科技盛会,与全球最新的视觉潮流接轨。

而这里,有它自成一派的、质朴甚至略显粗粝的审美体系。

两者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而她,像是横跨在这条鸿沟上的人,一边理解着故乡的审美逻辑,一边向往着远方的设计殿堂。

下午,他们去看了一场电影。

好莱坞大片,炫目的特效和紧凑的剧情,暂时让她忘却了现实的纷扰。

黑暗中,只有银幕的光影闪烁,她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获得片刻的喘息。

从电影院出来,天色己近黄昏。

夕阳给县城的楼房镀上了一层暖金色。

“姐,北京的电影院是不是比这个更大?

IMAX是什么样子的?”

苏瑞仰着头问,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嗯,更大,屏幕也更震撼。”

苏瑾摸摸他的头,“等你大学毕业,姐带你去北京看。”

“真的吗?

拉钩!”

弟弟兴奋地伸出小手指。

看着弟弟纯真的笑脸,苏瑾心里软成一片。

她努力奋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希望成为弟弟妹妹们的榜样,为他们打开一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回家路上,华灯初上。

县城的灯光不如北京璀璨,却别有一种温暖的韵味。

路过县一中的门口,她停下脚步。

这里是她梦开始的地方,那些在画室里度过的无数个黄昏,那些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而奋笔疾书的日夜,仿佛就在昨天。

正是从这里,她这株小小的藤蔓,开始努力伸出枝条,探向远方。

今天,她在家乡的烟火气与现代化交织的图景中,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位置。

她不属于纯粹的乡土,也尚未完全融入大都市。

她是一个行走在边界上的人,带着故乡赋予的坚韧底色,去追寻那个属于她的、闪闪发光的未来。

身影被路灯拉得细长,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步伐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