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汴京序:折金翎

第3章 赠奇书暗通心曲 聚芳园偶遇知音

发表时间: 2025-11-07
宝慈殿东暖阁内,翎儿正临摹《兰亭序》,笔尖却总不听使唤。

昨日御花园中那双灼热的眼眸,扰得她心绪不宁。

“郡主这笔字,倒是越发进益了。”

翎儿闻声抬头,墨笔在宣纸上晕开一点墨痕。

见太后身边的老嬷嬷含笑立在帘外,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锦匣。

“方才萧国公府上的管家送来此物,说是感念太后平日照拂,特寻来些解闷的玩意儿。”

老嬷嬷将锦匣轻轻放在案上,眼角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老奴瞧着,这匣子倒是精致,不像是寻常物件。”

翎儿接过锦匣,只觉入手沉甸甸的,还带着淡淡的檀香。

她轻轻抚过匣面的云纹,迟疑片刻,方才揭开匣盖。

那本《戍边杂记》静静地躺在绛红色锦缎上,书页泛黄,边角微微卷起,显是时常被人翻阅。

旁边却是一册崭新的《西域香谱》,装帧极为精美,以银线绣着缠枝莲纹,泛着细碎光芒。

她轻轻翻开香谱,书页簌簌作响。

忽然,一页素笺飘然而落,上头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闻郡主雅好制香,特附香谱一册。

若有不详之处,可遣人至国公府垂询。”

字迹略显潦草,似是仓促写就,墨迹在笺上微微晕开。

指尖抚过墨迹,翎儿只觉心尖微颤,耳根不自觉地泛起绯红。

昨日那人炽热的目光,与这字迹如出一辙,都带着不容忽视的执着。

“好呀,你在这里躲清静!”

珠帘轻响,大公主乔玉笑着闯进来,一身鹅黄绫裙衬得她娇俏可人,宛若一抹明媚春光。

她一眼瞥见锦匣,好奇地凑上前:“这是什么新鲜物?

给我看看。”

翎儿忙合上锦匣,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好姐姐,不过是些杂书罢了。”

乔玉却己瞧见那香谱,拍手笑道:“这个倒是巧了,昨儿皇祖母刚赏了我些暹罗进贡的香料,正愁不知如何炮制。”

她挽住翎儿的手臂,歪着头看她,“好妹妹,你既得了这香谱,不如咱们一同试试?

我宫里还有上好的鎏金香炉呢,是前儿六哥才送来的。”

太后在内间听见动静,扶着宫女的手走出来,笑道:“玉儿来得正好,明日你六哥在聚芳园设茶会,你们姐妹同去散散心。

整日闷在宫里,仔细憋坏了。”

乔玉欢喜地应下,又凑到翎儿耳边低语,温热气息拂过她耳畔:“听说六哥请了沈相家的公子,都说他才学出众,我正好瞧瞧是不是名副其实。”

说着,眼中泛光,面染红晕。

翎儿见她这般情态,不禁莞尔,方才的烦乱也消散了几分。

次日天朗气清,聚芳园内百花相争。

牡丹正值盛放,姚黄魏紫,雍容华贵。

花径旁设着紫檀木雕花长案,上面摆着各色茶点,青玉碟子里盛着新贡的樱桃,红艳欲滴,宛若玛瑙。

翎儿与乔玉到时,几位贵女正在一株西府海棠下谈笑。

见她们来了,忙都迎上来见礼。

永宁侯府姜二小姐抢先笑道:“郡主今儿真真好看!这月白襦裙,配着朱红色帔子,倒比园中的芍药还要让人怜爱三分。”

说着,目光在翎儿发间那支云雀玉簪上停留片刻,眼中掠过一丝艳羡。

乔玉拉着翎儿在铺着锦垫的石凳上坐下,嗔道:“你们少在这儿拍马屁,快把前日新得的那些花样子拿出来才是正经。”

众人正说笑间,忽见六皇子昇弥引着几位年轻公子往这边来。

其中一位身着青罗长衫的公子格外引人注目。

公子约莫十***岁年纪,眉目清朗如画,举止温文似玉,腰间佩着一枚青玉环,行走间流露出书香门第的从容气度。

昇弥笑道:“这位是沈相家的公子沈弘毅,今日特请来为茶会添些文墨雅趣。”

沈弘毅上前施礼,目光在乔玉面上一顿。

今日乔玉梳着双环髻,簪着一对珍珠蝴蝶簪,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实在甜美可人。

他先是一愣,随即垂眸道:“久闻公主雅名。”

乔玉原本活泼的性子,此刻竟也微微红了脸,轻声道:“公子客气。”

手中团扇不自觉地掩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含羞带怯的明眸。

忽闻园外一阵骚动。

但见萧恒带着几个侍从大步走来,一身墨色常服更衬得他身姿挺拔。

他手中捧着一个锦盒,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翎儿,在她发间的玉簪上停留一瞬。

“听闻殿下设茶会,臣特寻来一株西域雪莲,供诸位赏玩。”

锦盒打开,一株洁白如雪的雪莲静静躺在冰鉴之中,花瓣上凝着细小水珠,在日光下晶莹剔透。

兵部尚书家千金好奇问道:“这雪莲生在何等地方?

竟能在这春日里保持不化。”

萧恒正要回答,昇弥却含笑插话,手中折扇轻轻摇动:“西域苦寒之地,说来也无甚趣味。

不如请沈公子为大家品评新茶?

这可是今春头一批明前龙井。”

沈弘毅从容上前,执起青瓷茶盏,手指轻托盏底,先轻嗅茶香,而后缓声道:“这茶色泽翠绿,形如雀舌,当是谷雨前所采。”

他轻轻啜了一口,喉结微动,“入口甘醇,余韵悠长,只是火候稍过,若是文火慢焙,更能保留其清雅之气。”

乔玉听得入神,不觉向前倾身问道:“听闻沈公子曾游学江南,不知可曾见过茶农制茶?”

“臣确曾在西湖畔见过茶农制龙井。”

沈弘毅温声应答,目光与乔玉相接,“那时正值清明,茶山上云雾缭绕,采茶女的手指在嫩芽间翻飞,如蝶舞花间。”

说着,比划了一个采茶的动作,划出优雅弧度。

二人相视一笑,乔玉颊边泛起红晕,手中的团扇也忘了摇动。

翎儿在旁看得分明,正要与乔玉说话,忽见一个小丫鬟悄悄递来一个香囊:“郡主,这是国公爷让交给您的,说是香谱中提到的西域迷迭香。”

翎儿接过香囊,但见绣工精致,银线交织,日光下泛着微微闪光。

她抬头时,正对上萧恒远远投来的目光。

她忽感心慌,脸面微热,忙将香囊收起,指尖却不自觉地摩挲着香囊上细密的针脚,只觉得那香囊滚烫,首烫到心尖儿上去。

茶会至暮方散。

回宫路上,乔玉犹自兴奋,握着翎儿的手道:“那沈公子真是博学,连制茶的火候都说得头头是道。

你可瞧见他腰间的青玉环了?”

她压低声音,“那上面的纹样,倒和我前日得的那个笔洗很是相配。”

太后听闻茶会经过,意味深长道:“沈家公子确实是个出挑的。

不过......”她看了眼垂首不语的翎儿,手中佛珠轻轻转动,“今日萧国公也去了?”

翎儿轻声道:“送了一株雪莲。”

声音微小,手指依然绞着衣带。

太后沉吟片刻:“倒是难为他想着。”

又对乔玉笑道,“你既喜欢听这些,明日让沈公子递个折子,好好说说江南茶事。”

是夜,月华如水。

翎儿独坐窗前,对灯翻阅那本香谱。

烛光摇曳,暖光蔓延侧脸,长睫微扇。

翻至其中一页,忽见书页间夹着一片干枯的雪莲花瓣,薄如蝉翼,却仍保持皎洁色泽,仿佛还带着西域的风霜。

窗外隐约传来埙声,如泣如诉,叨扰静谧春夜,格外清晰。

那曲调悠远苍凉,似是在诉说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景象,又似在倾吐着难言的心事。

翎儿执起那片雪莲花瓣,正对烛光细看。

恍惚间,她仿若看见那双炽热眼眸,顷刻间羞红了脸。

她轻轻叹息一声,将花瓣重新夹回书中。

月光透过纱窗,于她身上洒下一层清辉。

案上香囊静静躺着,散发着若有似无的迷迭香气,与窗外飘来的埙声交织在一起......深宫春夜里,少女心事谁人可知?

这正是:聚芳园内暗香浮,羽箭传书意何如。

莫道春风不解意,且听埙声入绮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