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美利坚:给好莱坞亿点小震撼

第3章 机会

发表时间: 2025-11-01
刚要迈进大楼,卡齐尔目光敏锐,一眼便瞥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阿诺德・科派尔森,还有罗伯特・沙耶……”他低声念叨着,心中快速回忆着关于这两人的信息。

阿诺德是个制片人,这点他心里清楚得很,但罗伯特・沙耶可不一样——这位可是新线影业的创始人,手里推出了不少票房爆款,尤其是那震撼影坛的《指环王》三部曲,那可是响当当的招牌,在电影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这家公司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全靠这位高瞻远瞩的掌舵人。

卡齐尔立刻收敛起内心的情绪波动,脸上迅速堆起真诚而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礼貌地打招呼道:“早上好,科派尔森先生,沙耶先生。

我是卡齐尔・格雷。”

“抱歉,请问您是?

我们见过吗?”

罗伯特见有人主动打招呼,倒也没有摆什么架子,只是盯着卡齐尔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中琢磨着是不是在哪场派对或者社交场合上见过。

眼前这年轻人眼神里透着一股自信的光芒,长相也周正,看着倒是不让人讨厌。

旁边的阿诺德・科派尔森也觉得这人有点特别,不像是那些一般跑龙套或者来碰运气的小角色。

“没见过,先生。”

卡齐尔坦言道,“我是个导演,想给您看看我的剧本,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和机会。”

“哦……”一听是来推销剧本的无名小导,罗伯特顿时没了兴趣,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这种人他见得太多了,每天都有好几个这样的人找上门来,想要在这竞争激烈的好莱坞闯出一片天。

“这样啊,你把剧本给科派尔森就行,公司有专门的流程,会看的。

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会联系你。”

他随口应付了一句,便径首从卡齐尔身边走过,仿佛卡齐尔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路人。

好莱坞的导演多如牛毛,大多只能拍点小成本烂片,哪有功夫一个个应付?

他心里想着,脚步并未停下。

“谢谢。”

阿诺德接过剧本,语气平淡,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转身就跟了上去,与罗伯特一同离开。

“那个……”卡齐尔还想再说两句,试图再争取一下机会,可人家压根没回头,首接上了车,扬长而去,只留下一阵汽车尾气。

“……”他站在原地,望着汽车离去的方向,暗暗咬了咬牙,心中快速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这招不行,就只能用B计划了。”

他自言自语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接下来的一周,卡齐尔像是着了魔一般,把手里的剧本复印了几十份,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各大影视公司,连那些二线小厂都没放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可结果还是一样令人沮丧——没人正眼瞧他的剧本,大多数人都只是敷衍地接过,然后随手放在一边,再也没有了下文。

“这周光打印费、交通费就花了两千刀。”

他摸了摸口袋,有点心疼这些花费,但也没太往心里去。

毕竟是活过一辈子的人了,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哪还会为这点事消沉下去?

在他看来,这就像通关打怪一样,不费点劲,哪能拿到最终奖励?

想实现梦想,不就得这么拼吗?

“我要当名导,那种站在金字塔尖的大导演。”

他暗暗发誓,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能被称作“大导演”的屈指可数,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迈克尔・贝、詹姆斯・卡梅隆……也就这么几位,他们都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是他心中的偶像和奋斗目标。

“对了,詹姆斯・卡梅隆现在还没封神呢。

得等他把那艘豪华邮轮沉了才行。

迈克尔・贝也一样,还没靠爆炸戏打响名号。”

他回忆着这些大导演的成名之路,心中充满了斗志。

卡齐尔拎着行李箱,里面装着几份精心准备的剧本,找到了邮局。

他在信封上郑重地写下了一个导演的地址,每一个字母都写得格外认真。

‘据说这剧本当年是误寄到这位导演手里才被发现的……呵,鬼才信。

说白了就是片方的宣传噱头,十有***是原作者死缠烂打求来的。

不过没关系,我来让这出戏成真。

就当是寄错了,希望他能联系我。

’他在心里默默地想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期待。

虽说才26岁,但上辈子的阅历早就磨平了他的浮躁,让他变得更加沉稳和成熟。

能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他心里反倒燃着一股劲,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你还真看他那剧本了?”

罗伯特・沙耶发现阿诺德・科派尔森正捧着卡齐尔的剧本看得入神,不禁有些好奇地问道。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翻了翻。”

阿诺德头也没抬,眼睛依然紧紧地盯着剧本,仿佛被剧本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

“怎么样?”

罗伯特挑了挑眉,倒来了点兴趣,心想能让阿诺德看得这么入神的剧本,或许还真有点特别之处。

好莱坞有才的编剧不少,但能靠才华赚钱的却没几个——有天赋不代表能成功,这中间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因素。

“还行。

就是风格太黑暗血腥了,不过结局有点意思,让人意想不到。”

阿诺德放下剧本,思考了片刻后说道。

“拍成电影能赚钱吗?”

这才是关键。

剧本再好,如果不赚钱也白搭。

他们是商人,不是慈善家,投资电影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不好说,得做详细评估……对了,这编剧的名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卡齐尔・格雷。

阿诺德作为制片人,每周末都会看片拓宽眼界,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具体是在哪里见过。

“哦,他还是个导演。

几个月前我看过他拍的片子,烂得不行,难怪没上映。”

阿诺德突然想了起来,皱着眉头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

罗伯特追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阿诺德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

阿诺德想了想,认真地说:“我建议别碰,尤其是如果他想自己当导演的话,纯属赔钱。

除非……除非什么?”

罗伯特急切地问道。

“换个导演来拍,说不定还有赚头。”

阿诺德缓缓说道,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压根不信卡齐尔能拍出好东西。

这家伙是拍过小成本片,但剧本里明明白白写着要3000万以上的预算,这么大一笔投资,哪个正常人会让这种无名小卒执导大制作?

‘算了,剧本是有点意思,真要拍成电影,悬。

’阿诺德摇了摇头,把剧本丢到一边,没再想这茬,继续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