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跨越时空的敬礼

跨越时空的敬礼

阿巴阿巴阿巴都有人抢 著

其它小说连载

《跨越时空的敬礼》内容精“阿巴阿巴阿巴都有人抢”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阿巴林默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跨越时空的敬礼》内容概括:主角林默在其他,穿越小说《跨越时空的敬礼》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由实力作家“阿巴阿巴阿巴都有人抢”创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8442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4 23:05:03。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跨越时空的敬礼

主角:阿巴,林默   更新:2025-10-25 01:29:5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血色归途1952年冬,朝鲜,清川江口上空。

林默感觉自己的骨头缝里都灌满了冰冷的风。座舱盖左侧那个拳头大的破洞,

正不知疲倦地啸叫着,像个战死的冤魂在耳边不肯安息地哭嚎。稀薄而酷寒的空气卷着涡流,

拼命撕扯着他氧气面罩的边缘,每一次呼吸,肺部都传来针扎似的刺痛。他的座驾,

这架机身编号为“07”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

此刻更像一头从屠宰场里挣扎逃出的困兽。机翼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弹孔,

最大的一个在右侧机翼根部,几乎撕开了一个能伸进手臂的豁口,

让这只钢铁的翅膀在飞行中微微颤抖,仿佛随时会因不堪重负而折断。

机身侧面被12.7毫米机枪弹链扫过,留下了一排狰狞的爪痕,

尚未干透的液压油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中凝固成暗红色的冰晶,宛如一道道冻结的血泪。

仪表盘上的指针大多还在忠实地工作,只是那块标示着无线电频率的玻璃罩裂成了蛛网。

在那片蛛网的中心,指针静静地指向一个沉寂的频率。就在十分钟前,

这个频率还承载着生命。“老孙!老孙!咬住那架‘佩刀’的尾巴了!干得漂亮!向左脱离!

我来补……”话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刺耳的、令人心胆俱裂的电流嘶鸣。

林默拼命扭过头,只来得及看见友机的方向,一团橘红色的火球猛然炸开,

像一朵在瞬间开败的死亡之花。黑色的浓烟被高空气流迅速扯成一条破碎的旗帜,

几片燃烧的残骸打着旋,义无反顾地坠向下方白雪皑皑的山峦。孙广平,

那个来自山东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的、总说打完仗要回家种地瓜的汉子,连同他的座机,

一同消失在了这片异国的苍穹里。林默的眼眶红得像要滴出血来。他死死咬着牙,

牙根与冰冷的氧气面罩接口摩擦,发出“咯咯”的声响。悲伤和愤怒像烧红的铁水,

在他的胸腔里翻滚、奔腾,几乎要将理智烧穿。他多想立刻调转机头,冲回刚才的空域,

哪怕是用光炮弹后用这架伤痕累累的“07”号机去撞,也要为老孙报仇。但理智,

那个由无数次战斗、无数次牺牲淬炼出的、属于王牌飞行员的绝对理智,像一根冰锥,

狠狠刺入了他沸腾的血液。他不能。油料警告灯已经闪烁了超过三分钟。

机身的创伤正在持续恶化,飞机的姿态越来越难维持。更重要的是,

他刚才击落了两架F-86“佩刀”,自己也几乎被打成筛子,

才从四架敌机的围攻中钻了出来。现在回去,无异于自杀。“活着,带回情报,

比无谓的牺牲更有价值。”这是政委在每次战前动员会上都会重复的话。

活着……林默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

他松开几乎要被捏变形的驾驶杆,目光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机头的位置。在那里,

在被硝烟和油污熏染的银灰色蒙皮上,用鲜红的油漆,整齐地画着九颗小小的实心五角星,

以及三颗空心的五角星。九次确认击落,三次可能击落。这是他的战绩,

是“07”号机的荣耀,也是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证明。可今天,

他宁愿用一颗实心五星,换老孙回来。一种巨大的、充满矛盾的无力感攫住了林默。

这种无力感,并非源于单纯的技术碾压,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战术上的憋屈。

他的米格-15比斯,是好样的。

它拥有比对手F-86“佩刀”更强的爬升率、更高的升限,和更恐怖的火力。

那门37毫米航炮,只要一发命中,就能把“佩刀”打成零件状态。然而,

美国人那帮飞了上千小时的“老油条”,狡猾得像一群狼。

他们极力避免与米格进行高空缠斗和垂直机动,那是米格的优势领域。

他们仗着更均衡的综合性能和俯冲时更快的速度,总是在中低空打“一击脱离”的战术。

更可恨的是他们那个雷达测距瞄准具,让“佩刀”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开火,

打出一串精准的弹幕,逼得你不得不放弃优势位置去规避。而己方的光学瞄准环,

则必须进入极近的距离才能保证命中率。这就逼得每一次空战,

都成了一场惨烈的“空中拼刺刀”。你必须冒着对方远程火力的封锁,想尽一切办法冲进去,

贴近了,用我们卓越的垂直机动能力绕到他们屁股后面,才能把他们套进瞄准环里。

这个过程,就是用勇气和生命去填平技术带来的战术鸿沟。老孙,就是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要是……要是我们也能在他们开火前就锁定他们,

要是有打得更准的炮……要是……”这个念头,像一颗带着苦涩汁液的种子,

在他心底埋藏已久。此刻,在战友牺牲的悲痛浇灌下,它几乎要破土而出,

长成一棵撑破胸膛的参天大树。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电流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洞拐,

洞拐,听到请回话!听到请回话!”是地面指挥塔的声音,带着焦急。“洞拐收到。

”林默清了清嘶哑的喉咙,声音低沉而疲惫。“你的位置?飞机情况如何?”“已过江,

高度六千,航向正北。飞机……还活着。”“……老孙他……”塔台沉默了片刻,

还是问了出来。林默闭上眼睛,片刻后才睁开,吐出两个字:“没了。

”无线电那头是一阵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许久,指挥员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压抑着巨大的悲痛:“洞拐,保持航向,我们等你回来。另外,雷达哨报告,

在你航线前方二十公里处,发现一个异常目标,特征无法识别,速度极快,时断时续。

你注意警戒。”林默的心猛地一沉。异常目标?2. 不明幽灵这个节骨眼上,

任何“异常”都等同于“致命威胁”。是美国人的新型侦察机?

还是他们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的电子战飞机?林默的战斗本能瞬间被激活,

刚刚还沉浸在悲痛与疲惫中的神经,像一根被猛然拨动的琴弦,瞬间绷紧。他推开些许油门,

原本平稳的引擎声调略微升高,伤痕累累的“07”号机发出一阵抗议似的呻吟,

但还是忠实地开始加速。“塔台,目标高度、速度、方向?”他问道,

声音里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猎人发现猎物时的冷静与专注。“无法稳定跟踪!

信号太诡异,它……它刚才还在你前方,现在……信号消失了!”消失了?

林默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拉杆,驾驶“07”号机向左侧急转,

几乎是贴着失速的边缘完成了一个大角度的索敌机动。广阔而冷寂的天空在他眼前铺开,

除了稀疏的云层和远处渐渐沉入地平线的太阳,什么都没有。不,不对!

他那双曾被誉为空军“鹰眼”的、能够在上万米高空分辨出地面卡车型号的眼睛,

捕捉到了一个极不寻常的细节。在他右前方约十点钟方向,一片薄薄的云层边缘,

似乎被什么东西“啃”了一口。那不是云层正常的消散形态,

而是一种极其锐利、流畅的切迹,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快刀,刚刚从那里一闪而过。

林默的心跳开始加速。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修正航向,朝着那个方向追了过去。“洞拐!

你在干什么?立刻返航!你的油料……”“塔台,我目视发现异常。一个‘幽灵’。

”林默打断了指挥员的命令,他的声音因为兴奋和紧张而微微发颤,“它很快,但我能跟上!

”这不是逞能,而是一种王牌飞行员的直觉。那个目标虽然快到雷达都无法持续锁定,

但它似乎并没有刻意进行规避,更像是在进行一种匀速的巡航。

米格-15的涡喷引擎在他的催动下,发出了濒临极限的咆哮。机身的颤抖愈发剧烈,

那些狰狞的伤口仿佛随时都会崩裂开来。林默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

死死咬住那片被“切割”过的云层留下的轨迹。几分钟后,他终于看见了那个“幽灵”。

那是一个……一个他无法用任何已知词汇来准确形容的飞行器。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几乎能将光线全部吸进去的暗灰色。

它的外形找不到任何一条平直的线条,完全由流畅、圆滑的曲面构成,

仿佛不是由人类工程师设计,而是由风与水在亿万年的时光中打磨而成的一块完美鹅卵石。

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机翼和尾翼,整个机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扁平的升力体,

两片小小的、向上倾斜的鸭翼位于座舱两侧,充满了科幻般的奇异美感。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架飞机的表面找不到一颗铆钉,光滑得如同镜面,

与他这架浑身布满铆钉、接缝粗犷的“工业品”形成了天壤之别。这是什么鬼东西?

美国人的秘密武器?F-100的验证机?还是更先进的……X系列?林默的大脑飞速运转,

将所有已知的情报和飞机型号过了一遍,没有一个能对得上号。这个东西,

完全超越了他对“飞机”这一概念的认知。他下意识地将手伸向航炮按钮,

冰冷的触感让他略微镇定下来。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是敌人,就必须将它留下来,或者,

将它的情报带回去。他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米格-15,从侧后方缓缓接近那个“幽灵”。

对方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依旧保持着平稳的飞行姿态。距离在一点点拉近。

八百米,六百米,四百米……林默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对方座舱盖那完美的流线型轮廓,

那是一种深邃的、泛着淡淡金色的黑色。他甚至能看到,在那光滑的机身上,

高空气流划过的轨迹,像水波一样向后荡漾开去。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在进入三百米射程后,

先用一个短点射进行警告。然而,就在此时,前方的“幽灵”仿佛终于“发现”了他,

机身微微一侧,两道幽蓝色的光芒从机尾的两个不规则形状的喷口中亮起。下一秒,

那架“幽灵”以一种完全违背物理常识的方式,瞬间加速,直接将他甩开了一大段距离。

林默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那不是引擎加速的推背感,

那更像是……空间本身的跳跃!“想跑?”一股执拗的狠劲涌了上来。

林默猛地将油门推到底,仪表盘上代表引擎转速的指针狠狠撞在了红区的尽头。他不管不顾,

驾驶着濒临解体的“07”号机,朝着那个幽灵消失的方向狂追而去。

他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它跑了!这个东西的情报,太重要了!

那个“幽灵”似乎是在有意等他,始终与他保持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一人一鬼,

两架分属于不同时代的战斗机,就这样一前一后,

朝着一片诡异的、闪烁着奇异光芒的云墙冲了过去。3. 穿越雷暴那不是一片正常的云。

气象雷达上明明显示前方空域一片晴朗,可林默眼前,却凭空出现了一堵顶天立地的“墙”。

这堵墙由无数翻滚、涌动的浓厚云体构成,主体是铅灰色的,

但内部却闪烁着大片大片诡异的光。那不是司空见惯的白色闪电,

而是一种混合着深紫、幽绿和冰蓝色泽的、宛如极光般绚烂却又充满不祥气息的光晕。

这些光芒在云层中无声地流动、碰撞,像是一场盛大而死寂的焰火表演。

“幽灵”没有丝毫减速,一头扎进了这片光怪陆离的云墙之中,瞬间消失了踪影。

林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他知道,如果跟丢了,

就再也不可能找到那个目标。“妈的,死就死吧!”他牙一咬,心一横,

也驾驶着米格-15冲了进去。闯入云墙的瞬间,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座舱外那持续不断的风啸声、机身的呻吟声,突兀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

是一种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低沉的嗡鸣。紧接着,便是天旋地转。

一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攫住了“07”号机,将它像个无助的玩具一样肆意抛掷、扭转。

林默感觉自己像是被塞进了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滚筒里,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他死死抓住驾驶杆,拼尽全力想要稳住飞机,但仪表盘上的景象让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所有指针都疯了。

狂跳动;高度计的指针像个失控的风车一样飞速旋转;地平仪里的模拟小飞机更是彻底颠倒,

胡乱翻滚。无线电里传出的不再是电流声,而是一种尖锐的、仿佛能刺穿耳膜的啸叫。

座舱外的景象更是离奇。那些紫绿色的极光不再是远观的风景,

而是化作了一条条实质般的、粘稠的光带,缠绕、包裹着他的飞机。

他甚至能看到光带穿透了机翼,又从另一端流出,而机翼本身却毫发无损。

时间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他不知道过了一秒,还是一个世纪。他的意识开始模糊,

强烈的眩晕感和压力让他几欲昏厥。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被拉伸、挤压,

仿佛要被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在意识彻底沉入黑暗前的最后一刻,

他透过那些流光溢彩的缝隙,看到了一个画面。他看到了那架“幽灵”。

它就静静地悬浮在这片混沌的中心,那些狂暴的能量光带在靠近它时,都变得温顺起来,

像溪流绕过磐石一样,从它光滑的机身旁流淌而过。它的座舱盖,不知何时变成了完全透明。

林默看到了里面的飞行员。那人穿着一套他从未见过的、仿佛与座椅融为一体的飞行服,

头上戴着一个充满了未来感的、覆盖了整个头部的头盔。仿佛感应到了他的注视,

那个飞行员缓缓地转过了头。隔着扭曲的时空,隔着咆哮的能量,两道目光,在这一刻,

相遇了。4. 历史的对视仿佛是宇宙按下了播放键。所有的混乱与疯狂,

都在一瞬间戛然而止。林默感觉自己像是从深水中猛地挣脱出来,贪婪地大口呼吸。

刺眼的阳光从前方射入座舱,让他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时,

他发现自己已经冲出了那片诡异的雷暴云。天空是如此的湛蓝、清澈,仿佛被水洗过一样。

下方是连绵不绝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脉。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不,不是一切。

他的“07”号机,依旧在平稳地飞行。引擎的声音不再是濒死的咆哮,

而是一种沉稳而有力的嗡鸣。仪表盘上的所有指针,都奇迹般地回到了正常的工作位置。

机身的剧烈颤抖消失了,仿佛刚才那场惨烈的空战和穿越雷暴的疯狂,

都只是一场逼真的噩梦。如果不是座舱盖上那个依旧在漏风的破洞,

林默几乎要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然后,他看到了它。那个“幽灵”,

就平稳地飞行在他的右侧,与他并驾齐驱。两机相距不过五十米,

近到他可以看清对方机身上每一处设计的细节。在清澈的阳光下,

这架“幽灵”的科幻感与压迫感愈发强烈。它那由无数曲面构成的机身,

反射着冷硬的金属光泽。那种名为“DSI进气道”的、如同鲨鱼鳃裂般的进气口设计,

充满了力量与攻击性。全动式的垂尾和鸭翼,无一不在彰显着它远超这个时代的机动性能。

林默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完全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这到底是什么?他握紧驾驶杆,

全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准备随时进入战斗状态。他几乎可以肯定,

这绝对是比F-86“佩刀”领先不止一代的怪物。面对它,

自己这架伤痕累累的米格-15,恐怕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但……为什么它没有攻击?

它只是静静地陪着自己飞行,像一个沉默的、来自异世界的守护者。林默的目光,

下意识地扫过对方的机身,寻找着标识。美国空军的白星蓝底徽,还是英国皇家空军的圆环?

当他的目光落在对方的垂尾上时,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瞬间停止了跳动。在那里,在那个充满科幻感的、微微倾斜的垂尾上,

赫然喷涂着一个他熟悉到骨子里的徽章。一个鲜红的五角星,镶嵌着金色的“八一”两个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轰——!”林默的脑海里仿佛有亿万吨炸药同时引爆。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我们的……飞机?我们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飞机?这……这是在做梦吗?!

巨大的认知冲击,让他一瞬间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忘记了该如何呼吸。

他死死地盯着那个军徽,眼珠子瞪得滚圆,仿佛要将它看穿,看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那里只有冰冷的、确凿无疑的真实。就在这时,那架“幽灵”的座舱盖,

那片原本深邃如黑曜石的“玻璃”,开始发生变化。它的颜色由深变浅,逐渐变得透明,

露出了里面飞行员的身影。林默也下意识地、鬼使神差地,抬手摘下了自己的氧气面罩。

跨越七十年的时光,两个时代的中国王牌飞行员,在万米高空之上,完成了他们生命中,

也是共和国空军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次对视。林默看到了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

那张脸很干净,眼神冷静、锐利,充满了自信。

那是一种林默从未在自己战友脸上看到过的、源于绝对技术优势的强大自信。

那名飞行员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惊奇,一丝探究,

但更多的是一种……林默难以理解的、仿佛在瞻仰历史丰碑般的复杂情绪。

而在那个未来飞行员的眼中,他又看到了什么?他一定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古董”。

一架浑身弹孔、机炮的硝烟还未散尽的米格-15。

一个面容憔悴、眼眶通红、胡子拉碴、眼神中充满了血性、疲惫与不甘的飞行员。一瞬间,

林默仿佛从对方的眼神中,读懂了千言万语。“我们……成功了?”他无声地用口型问道,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问。而就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瞬间,两架飞机之间的空间,

似乎发生了某种奇妙的共振。歼-20先进的、林默无法理解的传感器与数据链系统,

因这无法解释的时空扰动,与他那台老旧的、仍在发出微弱电流声的电子管无线电,

产生了一次强制的、跨越维度的“握手”。下一秒,一股庞大到无法想象的信息洪流,

顺着这道无形的桥梁,如决堤的星海,轰然涌入了林默的大脑。5. 数据洪流林默的大脑,

变成了一座被洪水淹没的图书馆。那不是声音,也不是图像,

而是一种更本质、更纯粹的“信息”。它们没有形态,却拥有质量,

沉重地挤压着他的每一根神经。起初,是亿万个支离破碎的片段。

无法理解的、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图纸”全息投影模型在他脑海中旋转、分解、重组。

:“矢量推力”、“有源相控阵”、“数据链”、“高超音速”……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钥匙,

却打不开任何他认知范围内的大门。无数张面孔一闪而过。

有穿着崭新飞行服、英姿勃发的年轻飞行员,

也有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白发苍苍却眼神灼灼的学者。他们说着他听不懂的术语,

讨论着他无法想象的战术。

列队走过:“空一师”、“空三师”、“海航九师”……后面跟着一长串他闻所未闻的番号,

仿佛一支无穷无尽的钢铁军团。他感觉自己的头颅像一个被过度充气的气球,濒临炸裂。

他的米格-15,那台老旧的电子管无线电,就像一个原始部落的巫师,

却意外地接收到了来自神域的全部知识。这馈赠太过沉重,足以压垮任何凡人的心智。

“啊——!”林默发出一声无声的惨叫,双手死死抱住头盔。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正在被这庞大的信息洪流撕成碎片,然后又被强行黏合在一起。剧痛之中,

他只有一个念头:我是谁?我在哪?就在他的意识即将被彻底冲垮的瞬间,

那架静静悬浮在他身旁的歼-20——那个来自未来的“幽灵”——座舱里的飞行员,

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痛苦。林默“感觉”到,对方的意念像一道温柔而有力的屏障,

介入了这片信息的风暴。混乱的洪流开始被梳理,破碎的片段开始被串联。那股狂暴的力量,

渐渐化为一条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而他的意识,则像一叶孤舟,被这股力量托起,

脱离了自己沉重的肉体,飘向了这条长河的源头。

6. 刹那百年林默的“视野”变得无比奇异。他仿佛变成了一个没有实体的幽灵,

飘浮在“07”号机的座舱上方。他能看到自己,

那个抱着头、表情痛苦的飞行员;他也能看到旁边的“幽灵”,

和里面那个神情专注、仿佛正在竭力维持着某种“连接”的未来同袍。时间,

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被拉长、扭曲。外界的一秒,在他的感知中,化为了十年,甚至更久。

这条被梳理过的时间长河,开始向他展示未来七十年的波澜壮阔。奠基之役第一个画面,

他无比熟悉。那是“米格走廊”的苍穹。

无数架银白色的米格-15和F-86“佩刀”绞杀在一起,

航炮的火舌、曳光弹的轨迹、爆炸的火球,构成了一幅惨烈而辉煌的画卷。他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年轻的、悍不畏死的自己,驾驶着“07”号机,利用米格卓越的垂直机动能力,

猛然拉起,甩掉一架紧追不舍的“佩刀”,然后在顶点一个鹞子翻身,

反过来咬住了另一架敌机的尾巴。他也看到了老孙。老孙的飞机拖着黑烟,

却依旧死死缠住了一架企图偷袭自己的敌机,为他创造了转瞬即逝的攻击窗口。

他看到了老孙在无线电里最后的笑容,听到了那句“干掉他!”,然后,火光吞噬了一切。

这一次,作为旁观者,他看得更清楚。他看到了整个战场的全貌,看到了每一次胜利背后,

是用多少架飞机的损失、多少名战友的牺牲换来的。他看到了美国飞行员脸上的惊愕与不解,

他们不明白,这群装备落后、飞行时间远不如他们的“菜鸟”,

为什么能打出如此血性的空战。就在他再次被悲痛淹没时,视角猛然拉高,穿透云层,

来到了更高、更冷寂的平流层。一架通体漆黑、外形诡异的U-2高空侦察机,

像个傲慢的间谍,正悄无声息地侵入共和国的领空。而在它下方的地面上,

一个个伪装起来的阵地里,竖起了一枚枚体型硕大的、名为“萨姆-2”的地空导弹。

林默“听”到了一群年轻的、穿着崭新军装的军官,用还不太熟练的口号指挥着战斗。

“方位 185,距离 110!目标高度 22000!” “三点法,导弹发射!

”一道火龙拔地而起,拖着长长的尾焰,呼啸着冲向那架黑色的U-2。

空中的黑鸟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开始做出规避机动,但已经太晚了。导弹在它附近炸开,

无数破片撕裂了它脆弱的机翼。林默“亲眼”看到,

这个曾经被他们视为无法触及的空中幽灵,冒着黑烟,打着旋,一头栽了下来。

他瞬间明白了。原来,守护天空的,不只有歼击机。原来,在他们用生命搏杀的同时,

另一支同样年轻的部队,已经悄然建立,用另一种方式,捍卫着祖国的领空。

艰难求索画面一转,天空的颜色变得压抑。米格走廊的硝烟散去,取而代之的,

是一种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压力。林默感觉到一种刺骨的寒意,这种寒意来自北方,

来自那片广袤的西伯利亚冻土。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与威胁:“给你们一张前往西伯利亚的单程票!”核讹诈!

林默瞬间理解了这三个字的重量。

那是一种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被别人攥在手里的、最深沉的屈辱与无助。他“看”到,

无数个不眠之夜里,共和国的最高层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彻夜长谈。

他“听”到了一声声斩钉截铁的决断:“我们也要搞!” “就算没有裤子穿,

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紧接着,

画面切换到了一个尘土飞扬的、充满着汗水与机油味的飞机制造厂。在那里,

他看到了一架崭新的、却又带着一丝米格影子的战机——强-5。

它没有米格那样追求高空高速,而是有着一副强壮的、为了低空突防而生的身板。

机头是尖锐的,两侧进气,最独特的是它的机腹,可以半埋式地挂载一枚特殊的“大家伙”。

林"默作为一名飞行员,立刻就看懂了这架飞机的设计哲学。

这不是用来争夺制空权的“剑客”,这是一把用来踹门的“攻城锤”!

是在制空权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以超低空强行突防,去敲掉敌人最关键目标的“决死武器”。

这是在被逼到墙角时,所能做出的最悲壮、也最务实的选择。造不出最好的盾,

那就把手中唯一的矛,磨到最锋利!而磨矛的同时,铸盾的工程,也在一片死寂的戈壁滩上,

以一种惊天动地的方式秘密进行着。他“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罗布泊,

看到了那座后来被称为“马兰”的基地。他看到了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解放军战士,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住着地窝子,啃着窝窝头,用算盘和手摇计算机,

演算着宇宙中最深奥的物理公式。他“看”到了一位身形伟岸的元帅,

在面对国际上的重重封锁和质疑时,写下了一句豪迈的诗篇。那诗句化作滚滚雷音,

响彻在林默的意识海洋中:“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狂飙!是的,

那股酝酿已久的、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狂飙,即将在世界的东方,呼啸而起!

画面聚焦到了那座高耸入云的铁塔,和塔顶那颗承载了亿万中国人希望与尊严的“球”。

时间仿佛再次静止。他“听”到了倒计时,那声音沙哑、紧张,

却又带着一种即将见证历史的颤抖。“十、九、八、七……”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

敲击在林默的心脏上。“三、二、一……起爆!”没有声音。整个世界,

先是陷入了一片死寂的、纯粹的白光。那光芒比一千个太阳还要炽烈,

将天地间的一切都染成了白色。紧接着,一朵巨大无朋的、翻滚着火焰与尘埃的蘑菇云,

在一声迟来的、撼天动地的巨响中,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直冲云霄。

冲击波横扫着戈壁滩上的一切,却无法撼动那些紧盯着蘑菇云的身影。

他们跳着、笑着、拥抱着,许多白发苍生的科学家,像孩子一样,

任由泪水划过布满风沙的脸庞。就在这时,一个夹杂着强烈电流声的、狂喜的声音,

通过无线电传遍了整个基地,也清晰地烙印在了林默的灵魂深处:“马兰花开!重复,

马兰花开!”这一刻,林默再也控制不住,

这个在万米高空与敌机缠斗、在战友牺牲时都未曾流下一滴泪的钢铁汉子,

在另一个时空的战机座舱里,泪流满面。他明白了。这不是一枚简单的炸弹。

这是共和国的脊梁。是打断了核讹诈的、最响亮的一记耳光。是从此以后,

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地给他们“单程票”的底气!这是我们自己的“狂飙”。

那朵在戈壁滩上盛开的“马兰花”,用它惊世骇俗的美丽,向全世界宣告:这个古老的民族,

站起来了!戈壁滩上那朵惊世骇俗的“马兰花”,

为共和国撑起了一柄虽显稚嫩、却无比坚实的核保护伞。然而,天空的竞赛,远未结束。

时间长河继续向前奔涌。林默的视角从广袤的戈壁,重新拉回到碧海蓝天。这一次,

不再是鸭绿江上空,而是一片更为广阔、蔚蓝得令人心醉的南海。但林默的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