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认知污染?我以凡躯驾驭四兽!

认知污染?我以凡躯驾驭四兽!

花香自影蝶 著

其它小说连载

《认知污染?我以凡躯驾驭四兽!》男女主角陈溯陈是小说写手花香自影蝶所精彩内容:在浩瀚无垠的星际殖民时人类文明已初步迈向宇却不曾料这仅仅是触摸到了一张巨大而深邃的“宇宙画布”的边宇宙并非单一维而是由无数平行宇宙与层叠的高维空间构成的宏伟结在这超维的舞台三大概念阵营——代表秩序与信仰的“神明”、象征虚无与熵增的“虚空”、以及体现无序与变迁的“混沌”——因对存在本质的根本性理解差异而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概念战争”。而蓝这个曾被视为新手村的文明摇却因其独特的“维度汇聚点”特不幸成为了这场宇宙战争的焦点战场一位蓝星的物理系大学凭借其卓越的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在战火降临之意外获得了来自高维的“概念具现”——薛定谔的猫、芝诺的乌龟、麦克斯韦妖、拉普拉斯兽的帮他将以物理学家的视解构宇宙法驾驭概念力在现实与虚无、秩序与混沌的夹缝为蓝乃至整个宇宙的命运而

主角:陈溯,陈溯   更新:2025-10-20 21:13: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蓝星联邦大学,理论物理实验室。

午夜。

偌大的实验室里,只有陈溯操作台前的一盏灯,在黑暗中撑开一片孤独的光域。

空气里是旧书、尘埃和冷咖啡混合成的,独属于深夜思考者的味道。

光晕的中心,演算稿铺满了桌面。

黑色的符号与公式纠缠着,扭曲着,仿佛一群试图挣脱纸面的囚徒。

陈溯的身影几乎要被这片“知识丛林”吞没,只有鼻梁上那副黑框眼镜,偶尔反射出一丝冷光。

笔尖在稿纸上飞速移动,沙沙作响,留下一道道蜿蜒的墨迹。

他在推导一段闭弦振动模式的表达式。

在他的世界里,宇宙的基石不是粒子,而是无数振动的弦。

不同的振动,谱写出不同的粒子,最终构成了这世间万物。

这是一个足够逼疯数学家,也足以让物理学家沉醉的图景。

陈溯完全沉浸其中,对时间的流逝毫无知觉。

他的眼神穿透镜片,死死钉在公式的某一处,眉头紧锁,脸色因长时间的高度专注而显得有些苍白。

桌角,印着大学logo的马克杯里,咖啡早己凉透。

他下意识伸手去拿,指尖刚碰到冰冷的杯柄,动作却猛地一顿。

不是因为咖啡冷了,而是因为眼角余光扫到了屏幕一角。

那是一个高精度量子干涉仪的监控读数,用来探测微乎其微的时空波动。

就在刚才,读数上出现了一个纳秒级的微小凸起。

幅度极小,小到几乎可以被当成一次数据抖动。

可陈溯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他放下杯子,推了推眼镜,将那段异常数据截取出来。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动作快得带起一串虚影。

历史记录被调出,比对开始。

果然。

过去一周,类似的“凸起”出现过三次。

频率极低,幅度微弱,如果不是他这种拿实验室当家,对每一份数据都了如指掌的偏执狂,根本不可能发现。

“设备本底噪声?”

“还是哪颗倒霉的超新星爆发,恰好有几个高能粒子砸在了探测器上?”

他低声自语,这是他梳理思路的老习惯了。

他飞快地调出实验室环境监控日志,电压、震动、电磁干扰……所有记录都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怪了。”

陈溯靠在椅背上,十指交叉,盯着屏幕上那几个孤零零的异常数据点。

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某种未知的、随机的仪器误差。

理性告诉他,这是最科学的解释。

每天在宇宙尺度上发生的离奇事件比食堂的菜单还多,没必要大惊小怪。

他甚至准备在实验记录上敲下“疑似设备随机误差,建议持续观察”的结论。

可就在他要下定论的瞬间,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首觉,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轻扎了一下他的思维。

一个荒唐的念头冒了出来。

随机?

他鬼使神差地将这西次异常发生的时间戳单独列了出来,并排放在一起。

2146.08.15 - 23:58:01.3242146.08.13 - 11:12:01.3242146.08.10 - 22:26:01.3242146.08.09 - 13:40:01.324乍一看,毫无规律。

日期、时间,完全是随机的。

陈溯盯着这几串数字,大脑开始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运转。

他几乎是本能地将这些时间戳全部换算成了联邦标准秒。

一串庞大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

然后,他开始计算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一个结果跳了出来。

第二个结果跳了出来。

当第三个时间间隔的计算结果精确地显示在屏幕上时,陈溯的呼吸停滞了。

三个时间间隔,完全一致。

不多不少,不多一毫秒,不少一微秒。

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妈的……”一声极低的咒骂从陈溯的齿缝里挤了出来。

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随机误差绝不可能如此规律。

设备故障也不可能卡着秒表坏得如此精准。

这不是噪音。

这不是故障。

这是一个信号。

一个以极其精准的周期,一次又一次,叩响他实验室大门的信号。

陈溯猛地站起身,椅子被他带得向后滑出老远,发出一声刺耳的摩擦声。

他死死盯着屏幕,仿佛要把它看穿。

之前演算稿上那些纠缠的弦理论公式,那些关于宇宙终极奥秘的宏大构想,在这一刻被他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个更现实、也更恐怖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谁?

或者说,是什么东西,在用这种方式……倒计时?。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道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头发花白,一身熨帖的中山装,手里还端着个老干部风的保温杯。

“还在跟那堆‘弦’死磕呢?”

李教授的声音温和,他走到陈溯旁边,视线扫过满桌的演算稿,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赏。

“下午发我的那个额外维度紧化能级分布的构想,我看了。

很大胆,逻辑上也通。”

李教授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草稿纸上,“特别是你引入那个拓拓扑不变量来处理模稳定性,这个角度,够刁钻。”

陈溯抬起头,眼中的血丝让他看起来有些憔悴,但对导师的尊敬丝毫不减:“李教授,您还没休息?”

“睡不着,骨头老了。”

李教授拧开保温杯,一股枸杞和红枣的甜香飘了出来,“你小子也是,别仗着年轻就玩命。

这咖啡都成冰镇的了,打算搞低温物理研究?”

陈溯这才注意到自己握着冰冷的杯柄,尴尬地笑了笑:“有点思路,停不下来。

现有的模型在解释引力强度上,总觉得隔靴搔痒。”

“科学嘛,本就是在混沌里摸索。”

李教授呷了口热茶,舒坦地叹了口气,“我们这代人,把标准模型的骨架子搭起来了。

但宇宙真正的血肉,就得靠你们这些脑子没被框住的年轻人去填了。”

他说到这,话锋微微一转,目光变得有些悠远。

“不过,小陈,有句话我得提醒你。”

李教授的声音低了一些,“有时候,别钻得太深。

科学是有边界的,边界之外,可能存在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定义的东西。

老拿着手里的尺子去量所有事,万一……是尺子本身有问题呢?”

这话里有话,和平时纯粹的学术探讨完全不同。

陈溯心里一动,捕捉到了那丝不寻常的意味。

李教授却没再多说,只是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一个老头子的胡言乱语,别往心里去。

早点回去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说完,他拿着保温杯,慢悠悠地离开了实验室。

门关上的瞬间,外界城市的喧嚣仿佛又被隔绝到了另一个世界。

陈溯却再也无法平静。

边界之外的“未知”……尺子本身有问题?

李教授是蓝星物理学界的泰斗,也是联邦深层维度研究会(DDRS)的边缘成员。

这个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半公开的秘密,据说能接触到远超公开层面的机密。

他这番话,是单纯的哲学思辨,还是……在暗示什么?

陈溯的目光猛地转回屏幕上那份异常数据记录。

那个纳秒级的微小凸起,在他眼里,瞬间有了不同的分量。

他没有再碰弦理论的公式,而是抓过一张干净的草稿纸,在顶端飞快地写下几个字:异常记录无法解释的偏差尺子?

紧接着,他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一串残影,一个个尘封的实验数据库被他从底层调了出来。

三个月前,量子隧穿实验,一次超出统计规律极限的隧穿成功率,当时被归结为“量子涨落的极端表现”。

一个月前,高精度原子钟对时,一次皮秒级的同步失调,报告结论是“疑似高能宇宙射线干扰”。

还有刚才,干涉仪上那纳秒级的信号凸起。

单独看,它们什么都不是,是宇宙背景中毫不起眼的噪音。

可现在,陈溯将这三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戳,与刚刚发现的西次信号的时间戳,全部并列在一起。

一、二、三……足足七个孤零零的数据点。

就像一首宏大的交响乐里,混进了一个不属于任何乐器,却执着地在每个小节的特定时刻,发出一个微弱杂音的“幽灵”。

他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镜,用力揉着发胀的眉心。

一种前所未有的荒谬感和兴奋感,同时在他心里炸开。

窗外,悬浮磁轨车流如同发光的丝带,在摩天大楼之间无声穿梭,勾勒出这个科技文明的繁荣与稳定。

可在这片稳定之下,陈溯却分明感觉到了一种来自现实基石层面的……“松动”。

他猛地重新戴上眼镜,将那几个异常数据发生的时间点,输入进一个他自己编写的傅里叶分析插件中。

回车。

屏幕上,一根完美的、平滑到令人头皮发麻的谐波曲线,瞬间生成。

所有的异常点,完美地落在了这条曲线上,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它们根本不是独立的随机事件!

它们是同一个未知源头,在不同时间、不同实验中,留下的和谐共振!

陈溯的呼吸骤然粗重。

他终于明白了。

那不是一个信号。

也不是倒计时。

他猛地抓起桌上那杯冷透的咖啡,一饮而尽。

冰冷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苦涩的味道首冲天灵盖,却让他混乱的大脑前所未有的清醒。

“妈的……”陈溯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条完美的曲线,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恐惧的念头,破土而出。

这不是谁在从“外面”敲门。

是“房子”本身……在发出声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