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姜禾。
在我的父母眼里,我是个离了婚、带着孩子、靠家里信托基金过活的“失败品”。
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规划我的人生,以及我五岁儿子的人生。
现在,他们要把我儿子送到瑞士去读什么“未来领袖预备班”。
我拒绝了。
于是,我爸冻结了我的银行卡,我妈开始了每天三遍的哭诉,亲戚们轮番上阵劝我“懂点事”。
他们以为,掐断了我的钱,我就得跪下求饶。
他们以为,我的一切,都是他们赐予的。
他们不知道,我那个“不赚钱”的破网店,上个月刚刚完成了C轮融资,估值三百亿。
他们更不知道,我早就在布局一盘大棋。
当他们把我从家族除名,准备看我笑话的时候。
我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姜氏集团”,是如何一点点被我蚕食、收购,最后,连办公室的门禁卡,权限都归我所有。
这是一个女儿,教自己父母“什么叫真正的体面”的故事。
1.那个不容拒绝的“通知姜禾,下个月,送烁烁去瑞士。”
我爸姜振邦把一份烫金的宣传册推到我面前。
封面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穿着笔挺的小西装,笑得像个假人。
我没碰那本东西。
叉起一块芦笋,慢慢放进嘴里。
很嫩,但今天的汁调得有点咸。
“吃饭的时候,不说这个。”
我声音很平。
“你这是什么态度!”
姜振邦的筷子“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我妈秦佩芸立刻跟上,眼圈一红,开始她的标准流程。
“禾禾,你爸也是为你好,为烁烁好。
我们家三代单传,烁烁是姜家的未来,怎么能在那种野鸡公立小学混日子?”
我儿子,姜烁,今年五岁。
正在他姥姥嘴里的“野鸡小学”附属幼儿园,每天玩得满身是泥。
昨天,他还骄傲地给我展示了他用泥巴捏的“超级无敌大怪兽”。
“我的儿子,在哪里上学,我说了算。”
我放下叉子,用餐巾擦了擦嘴。
“我吃完了,你们慢用。”
“你敢走!”
姜振邦吼了一声。
整个餐厅的水晶吊灯都好像震了一下。
几个佣人低着头,假装自己是空气。
我停住脚,没回头。
“爸,我再说一次。
烁烁的童年,我不会让任何人毁掉。
他的人生,由他自己选,不是你们用来炫耀的工具。”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