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猛地一滞,仿佛被人扼住喉咙,无法呼吸。
嘴里的饭菜瞬间失去了滋味。
强大的过节魔咒让我压力倍增,登时扼杀了我所有的胃口。
我的手指不受控地簌簌发抖,狂乱的心跳声震得耳膜发疼,眼前的事物逐渐出现重叠的虚影。
七夕情人节?天!
我奔六的父母要让我给他们过情人的节日,根据还如此荒唐?
我一直觉得“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很恶心。
“涵涵,吃好了?那咱们快点走吧,董哥那边人手不够。”
见我停下,同事芳芳催促道。
这声漫不经心的呼喊,恰好惊走笼罩在我心头的紧绷,将处于应激状态的我拽回了现实。
我点点头,默默关掉手机,没有回复。
等我紧赶慢赶忙完手中的活儿,已是夜里十点钟。
直到坐在项目组聚餐的席位上,我才终于腾出时间查看工作以外的消息。
点开家庭群,母亲大段大段的文字扑面而来,让人窒息:
真是友爱的一家人,感情都不用维系了,过节连个电话都没有,一句问候也不见。这一天我都心神不宁,心像被千万根刺扎得千疮百孔。我忍不住反思,自己的人生究竟有多失败!扪心自问,和别人的父母相比,对自己的孩子我没有任何亏欠。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却连个节日问候都等不来!今天刷到朋友圈,有孩子给父母买了纯金对戒,文案写着‘父母在,我们永远是被捧在掌心的孩子。可当他们为抗起生活重担时,多少次错过两个人的浪漫。从今天起,让父母像年轻时一样,品味爱情的滋味。做父母的爱情卫士。毕竟,他们也曾用全部的温柔与爱,托举起我们的整个世界。’多感人的话,到我这儿却成了奢望!养出不知感恩的孩子,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悲哀,不如就当没我这个妈!
这条消息发布于下午。
当时我在为情侣互动游戏缺少的道具来回奔走,累得满头大汗。
或许是见我没回复,父亲两小时后又补充了几句:
涵涵,为人父母不求你大富大贵,只愿你平安快乐。跟你说这些,不是图你什么,只是希望你能给父母一些感情上的回应,让我们知道你心里还惦记着我们。你已经长大了,这点道理应该懂。
比起母亲字里行间看似反思、实则责备的口吻,父亲的话貌似通情达理很多。
可我就是知道,他们在充当彼此的打手罢了。
我如果给父亲准备了情人节礼物。
在收下礼物的瞬间,父亲就会叹息自己对不起妻子多年的付出。
母亲就会哀叹多年来父亲木讷无趣,鲜少给她仪式感。
之后,我必须再“替”父亲给母亲准备情人节礼物。
这让我想起毕业后母亲的第一个生日。
我们家向来没有过生日的传统。
小时候,我羡慕别的孩子有生日蛋糕,总会被父母批评:“别看见什么都跟人攀比,在学校要比就比学习。过生日都是崇洋***的糟粕,咱们家不学这些。你少看那些坏学生,多看看好学生都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