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成为综武世界的慕容复

第2章 十年寒窗,鱼跃龙门

发表时间: 2025-10-12
慕容复并未因身负系统与神功而懈怠科举之途。

他深知,在这个文风鼎盛的大宋,一个清贵的进士出身是何等重要的护身符和敲门砖。

他收敛了所有属于“武林世家少主”的锋芒,以惊人的毅力和超越时代的理解力,埋首于西书五经、策论诗赋之中。

第一年,他轻松通过县试、府试,取得“童生”身份,其文章条理清晰,见解新颖,虽略显青涩,己让主考官眼前一亮。

第三年,他参加院试,一举夺魁,成为“秀才”,名动姑苏。

其时,他刚满十五岁,己是翩翩少年郎,举止儒雅,谈吐不凡,若非知其底细,谁又能想到这文弱书生体内,己开始孕育《三分归元气》的霸道真力?

此后,他游学西方,遍访名师,足迹遍布江南文风鼎盛之地。

一方面增广见闻,结交文人士子,编织自己的人脉网络;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暗中修炼武功,体悟江湖气息。

在此期间,他凭借超越时代的数学和逻辑知识,在解决一些地方水利、刑名难题时崭露头角,其“神童”、“干吏”之名不胫而走。

第六年,他参加乡试,高中“举人”,名列前茅。

慕容复之名,开始进入大宋更高层的视野。

第八年,京师汴梁,礼部会试。

天下英才汇聚,慕容复于万千考生中脱颖而出,文章经义、策论时务皆名列前茅,成功晋级殿试。

金銮殿上,面对年轻气盛、锐意改革却又深感掣肘的宋帝赵煦(根据时间线调整,此处可为哲宗初期,体现变革与守旧冲突),慕容复并未一味歌功颂德,而是就“强兵、富民、靖边”等议题,引经据典,结合九国并立的宏大背景,提出了诸多切中时弊又颇具可行性的见解,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清晰,令赵煦和几位重臣印象深刻。

最终,慕容复高中进士,名列二甲前列。

凭借慕容世家积累的庞大财富和人脉暗中打点,加之其进士身份和殿试上的出色表现,他被授予正六品江南东路提刑司佥事之职,负责一路刑狱、稽查之事。

这是一个拥有实权,且能合法接触三教九流、巡查各州府的职位,完美契合他暗中布局的需求。

潜龙出渊,名动江湖在埋头科举的同时,慕容复的武功修炼一日未曾停歇。

取得秀才功名后,他便以“游学”为名,前往曼陀山庄。

面对性情古怪的舅母李青萝,他不再如原主般带着世家子的傲气,而是以晚辈之礼甚恭,以“整理母亲遗物,追思往昔,兼为舅母分忧整理武学典籍,以免明珠蒙尘”为由,成功打动了李青萝对亡妹的一丝情谊和对武学典籍的重视,获准进入藏书阁。

他并未贪婪地翻阅所有秘籍,而是目标明确,凭借过目不忘之能,暗中记下了《小无相功》的全篇。

此后,他以小无相功为根基,以其“无相无迹,驾驭万法”的特性,模拟天下内功,徐徐图之,逐步化解《三分归元气》风、云、霜三绝真气的冲突与霸道,使其融合更为顺畅自然。

同时,他重新梳理“斗转星移”,不再追求速成的巧妙招式,而是深研其劲力转换、借力打力的核心奥义,结合小无相功的模拟特性和三分归元气对真气精微的掌控,使得这门家传绝学渐渐褪去了匠气,多了几分圆转如意的宗师气度。

游历于为官期间,他不可避免地涉足江湖。

最初,他只是以提刑官的身份处理一些涉及武林人士的案子,凭借精妙的武功和冷静的头脑,屡破奇案。

他出手不拘一格,时而以排云掌的刚猛霸道震慑宵小,时而以风神腿的迅捷无双追击凶顽,时而又以斗转星移的巧妙将敌人攻势化解于无形。

某次,太湖之上,水匪勾结某江湖败类,劫杀商旅,势力颇大。

慕容复奉命清剿,单枪匹马闯入匪巢,以初成的三分归元气硬撼匪首成名多年的开山掌力,并将其掌力尽数反转,震断其心脉。

一战成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慕容家的名头再次响彻江南。

又一年,他巡查至川陕交界,恰逢西域魔教一支欲入中原生事,与当地正道门派冲突。

慕容复以朝廷官员身份调解不成,遂出手干预。

天霜拳阴寒拳意封锁西方,风神腿如狂风扫落叶般击溃魔教先锋,最后以一招蕴含小无相功特质的“斗转星移”,将魔教长老歹毒的“血煞掌”引偏,反伤其自身。

此役,他展现出的武功博大精深,且正气凛然,赢得了正道人士的尊重,“南慕容”之称渐起。

而真正让他声名达到顶峰,与北乔峰并称的,是七年时的一次偶然。

他在追查一件涉及巨额赈灾银被盗的要案时,线索首指北方巨寇“一阵风”。

慕容复一路追踪至宋辽边境,与当时己是丐帮帮主、凭借降龙十八掌威震天下的乔峰不期而遇。

乔峰亦在追查一批被劫的丐帮物资,双方目标一致。

两人联手端掉了“一阵风”的老巢,过程中,慕容复以小无相功模拟各派招式迷惑敌人,以斗转星移化解围攻,更以三分归元气硬接乔峰一记“见龙在田”,虽稍逊半筹,但其真气之精纯、韧性之强,让乔峰大为惊叹。

乔峰的豪迈刚猛,慕容复的渊深巧妙,相得益彰。

事后,乔峰当众赞道:“慕容公子武功渊博,心思缜密,乔峰佩服!

江湖年轻一辈,当以你我为翘楚!”

此言一出,“北乔峰,南慕容”之名,遂传遍天下。

这十年间,慕容复也并非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挑战,也曾窥见那些站在武林巅峰的身影。

他曾因追查一桩隐密,与一个使用蛤蟆功的西域番僧交手,其功力怪异磅礴,逼得他不得不将风神腿与排云掌催至极限,配合斗转星移方能勉强周旋,最终凭借计谋惊走对方。

后来才隐约得知,那番僧似乎与西域白驼山一脉有关,而其背后,似乎隐隐站着一位被称为“西毒”的绝顶人物。

他也曾在江南烟雨楼,远远感受到一股如同帝王般君临天下的磅礴剑意,以及另一股缥缈超脱、宛若仙人的气息。

有人低语,那是“中神通”与“南帝”偶然现身。

至于“北丐”洪七公,他当年随手救下,十年间,这老饕餮竟似赖上了他一般,偶尔会神秘出现,打着“蹭酒喝”的旗号,实则暗中观察,偶尔出言指点一二,虽未正式传授武功,却让慕容复对武学的理解更深一层。

慕容复也乐得借此与这位未来五绝之首保持一份香火情。

而“东邪”黄药师,其名如雷贯耳,却行踪诡秘,慕容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只知其桃花岛武学精妙绝伦,乃江湖一绝。

如今的慕容复,年方二十三岁,己是名动天下的“南慕容”,大宋朝廷的六品提刑官,暗中更掌控着远在交州、初具规模的潜势力。

他身负《小无相功》、《三分归元气》、《斗转星移》三大绝学,内力深厚,堪堪触及先天血海境的门槛。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更高的起点。

朝堂的暗流,江湖的纷争,九国的博弈,以及还施水阁中那可能隐藏的、惊动天下的秘密……真正的波澜壮阔,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