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清晨,学院主楼的玻璃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薄雾般的光泽。
林晨曦背着实验报告,踏过露水未干的花径。
他的步伐一如既往地从容,却因前夜的公式推演而略显沉重。
走进物理系的实验室时,一场意外悄然发生——一只白色试剂瓶从桌角滑落,滚到了门口。
林晨曦正要弯腰捡起,门口忽然闯进一个女孩。
她身形纤细,短发如雾,眉眼间带着未眠的疲惫和书卷的清冷。
她低头,鞋尖几乎踩在试剂瓶上,险些摔倒。
林晨曦伸手扶住她,指尖触及她的手臂,微微一震。
“谢谢。”
女孩轻声道,眼神略显警觉,似乎对陌生人的靠近习惯性地保持距离。
“你没事吧?”
林晨曦松开手,语气温和。
女孩弯腰拾起试剂瓶,目光扫过瓶身上的标签,眉头微蹙:“三氯化铁,谁把这个随意放在门口?
要是摔破了,整个实验室都得清理。”
林晨曦有些讶异:“你是新来的实验助理?”
“苏芷若,化学系。”
她自我介绍,声音里带着理性的冷静,“你是物理系的林晨曦吧?
听说你最近在做量子纠缠的实验。”
“对,你对物理感兴趣?”
林晨曦试图拉近彼此距离,毕竟协作是实验室里不可或缺的事。
苏芷若摇头:“物理太抽象了,化学更首接。
至少我能看见分子之间的反应,能感受到能量的转移,而不是在公式里找答案。”
林晨曦微微一笑:“公式也是现实的映射,只不过更精确些。”
苏芷若没有回应,径自将试剂瓶归位。
她动作干净利落,仿佛每一步都经过计算。
林晨曦在一旁观察,不知为何,这个陌生女孩竟带给他一丝不安。
他见惯了物理系同僚的理性,却很少见到如此冷静而又疏离的气质。
正当他思索时,苏芷若忽然抬头:“你们物理系总是追求极限的精度,可实验室不是只有理论。
你们昨天的实验,污染了化学实验台。”
林晨曦一愣:“我们己经做了清理。”
“可是你们忽略了有机残留。
化学实验对污染极其敏感,你们的高能激光导致聚合物分解,空气里残存着苯环碎片。”
苏芷若的语气虽不失礼,却有种不容辩驳的坚定。
林晨曦沉思片刻,试图解释:“物理实验确实复杂,但我们己经按照流程处理。
你可以向实验室主任反馈,如果有残留,下次我们会注意。”
苏芷若望向窗外,光线投在她侧脸,轮廓冷峻:“你们的流程是物理的流程,但在化学看来远远不够。
科学不是一条路,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标准。”
林晨曦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习惯了在物理与数学的世界里自信地前行,面对苏芷若的质疑却不由自主地收敛了锋芒。
他察觉到,自己对跨学科的理解或许并不如想象中全面。
“我们可以协商,制定更细致的共用实验室规章。”
林晨曦妥协道。
苏芷若点头:“我会把化学系的要求整理成文档,发给你们。”
空气里弥漫着尚未散去的紧张。
林晨曦想缓和气氛,随口问道:“你怎么会对分子碎片这么敏感?”
“我在做一种有机催化剂的研究,实验室环境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影响产率。”
苏芷若的语气依旧淡然,“科学不只是追求突破,更多时候是对细节的敬畏。”
林晨曦沉默了。
他从未如此正视过化学实验的脆弱性。
过去的日子里,他习惯于将物理实验的精确当作理所当然,却忽略了相邻学科的不同需求。
苏芷若的冷静让他不由得重新思考,科学的世界是否真的如自己想象般井然有序。
实验室的门外,晨曦渐浓。
苏芷若收拾好工具箱,准备离开。
林晨曦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女孩的世界如同复杂的分子结构,冷静中藏着难以触及的温度。
“苏芷若,”他叫住她,声音不自觉放缓,“其实你的理念也很有道理。
以后有什么需要协作的地方,随时联系我。”
苏芷若回头,目光与他交汇,眼底终于浮现一丝柔和:“谢谢。
科学本来就是协作的事情。”
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的晨光里,林晨曦静立原地,心头莫名涌起一阵期待与忐忑。
或许,理念的碰撞并非冷漠的隔阂,而是一场星辉下的实验恋歌的序章。
他隐隐觉得,自己和苏芷若之间,未来会有更多的交集——不只是关于科学,更关于内心深处的渴望。
窗外,阳光洒满实验楼,新的故事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