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妈妈,我把你的光还给你

妈妈,我把你的光还给你

柑之如饴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妈妈,我把你的光还给你》“柑之如饴”的作品之顾逸飞囡囡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主角分别是囡囡,顾逸飞,念安的婚姻家庭,家庭小说《妈妈,我把你的光还给你由知名作家“柑之如饴”倾力创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本站TXT全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9706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2 05:51:04。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妈妈,我把你的光还给你

主角:顾逸飞,囡囡   更新:2025-10-12 10:47: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五岁那年,妈妈为了救我被硫酸泼瞎了双眼。

从此她摸着我的脸说:"宝贝,你要替妈妈看这个世界。

"我拼命读书,考上最好的大学,所有人都说我孝顺。

只有我知道,我有多恨她用失明绑架我的人生。

二十五岁那年,我拿到出国机会,头也不回地走了。五年后,舅舅发来视频。

妈妈对着镜头说:"囡囡,妈妈攒够钱做手术了,等能看见了就不拖累你了。

"第二天,舅舅来电:"你妈昨晚在工厂加班摔下楼梯,走了。

她手里还攥着给你女儿买的生日礼物。

"我瘫坐在地上,脑海里全是那句话:"等妈妈能看见了,就不拖累你了。

"可她不知道,我恨的从来不是她看不见。

我恨的是她把我变成她的眼睛,却从没问过我想看什么。现在她真的看不见了。

永远看不见了。01“程思雨,你舅舅的视频电话。”丈夫周明轩的声音隔着书房的门传来,

带着一丝小心翼翼。我知道,他还在为昨天我们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而耿耿于怀。

我按下心中烦躁,划开屏幕。老旧的镜头晃动着,

映出舅舅柳建军那张被岁月和劳作刻满痕迹的脸。他身后,是我再熟悉不过的,

那个永远昏暗、狭小的客厅。“囡囡啊,看看谁来了。”舅舅笑着,将镜头转向一旁。

妈妈柳玉兰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藤椅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衣。

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稀疏地拢在脑后。那双曾经盛满星光的眼睛,

如今只剩下两片灰白色的死寂。时光和苦难,毫不留情地碾过了她。“囡囡,听得见吗?

”她的声音有些迟疑,脸上却努力堆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皱纹在眼角和嘴角深刻地聚拢。

“妈。”我开口,声音干涩得像被砂纸磨过。五年了,每一次隔着屏幕的会面,

都像一场凌迟。“哎,听见了,听见了。”她高兴得像个孩子,朝镜头的方向凑了凑,

仿佛这样就能离我更近一些,“囡囡,妈妈跟你说个好消息。”我心里一沉,

几乎能预料到她要说什么。无非是邻居家谁又抱孙子了,或者厂里发了什么福利。

这些属于她那个狭窄世界里的“好消息”,于我而言,只是加深我们之间鸿沟的又一铲泥土。

“妈不打扰你,就说一句,说一句就挂。”她急切地说,生怕我下一秒就不耐烦地挂断,

“囡囡,妈妈攒够钱做手术了!医生说有希望的!等妈妈能看见了,就不拖累你了,

妈妈也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能帮你带念安呢!”那一瞬间,

我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几乎窒息。拖累。这个词,

从她嘴里那么轻巧地、带着无限希望地吐出来,却像一把淬了毒的利刃,

精准地扎进我内心最阴暗的角落。我看着她那张因兴奋而泛起红晕的脸,

那双空洞的眼睛里仿佛真的燃起了光。我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是该为她高兴?

还是该戳破这个谎言?我知道,那种手术的费用是天价,成功率更是微乎其微。

她一个靠在小工厂打零工的盲人,怎么可能“攒够”?这不过是她又一次,

用希望编织的、试图将我拉回她身边的绳索。“是吗?那……挺好的。

”我听到自己用一种事不关己的冷静语调说道。屏幕那头,她的笑容僵了一下,

但很快又重新绽放。“嗯!挺好的!囡囡你忙吧,妈妈不打扰你了。你跟念安说,

外婆想她了。”视频被舅舅挂断了。我瘫坐在椅子上,

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句话:“等妈妈能看见了,就不拖累你了。

”一种奇异的、混合着罪恶感的轻松,悄然在我心底蔓延开来。或许,这一次是真的。或许,

我真的可以从这长达二十五年的“绑架”中,获得释放。第二天,

我正在为女儿周念安的五岁生日派对准备蛋糕,手机铃声尖锐地响起。还是舅舅。

我以为他又想让我跟妈妈说几句话,带着一丝不耐烦接起:“舅舅,我这边有时差,

正忙着呢。”电话那头,是死一般的沉寂。随即,

响起的是舅舅压抑到极致的、撕心裂肺的哭声。“囡囡……你妈……你妈没了。

”“她昨晚在针织厂加班,说是想多挣点钱,

给你女儿念安买个好点的生日礼物……从楼梯上摔下去了……送到医院,

人已经……已经不行了……”“她手里……手里还死死攥着那个音乐盒……”我的世界,

在那一刻,轰然倒塌。蛋糕刀从我手中滑落,在光洁的地板上发出一声刺耳的脆响。

我瘫坐在地上,眼前一片空白,耳朵里只剩下舅舅的哭声和妈妈昨天那句话,像两把钝刀,

在我脑子里来回地锯。“等妈妈能看见了,就不拖累你了。”可她不知道,

我恨的从来不是她看不见。我恨的是她把我变成她的眼睛,却从没问过我想看什么。现在,

她真的看不见了。永远,永远地,看不见了。02我五岁那年,世界还是彩色的。

妈妈柳玉兰是镇上最漂亮的女人,她有一双会笑的眼睛,像盛满了揉碎的星光。

她喜欢穿着碎花裙子,抱着我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树下,给我讲故事。她说,

我们囡囡的眼睛,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那场改变一切的事故,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

我和邻居家的孩子在巷子里追逐打闹,一个精神失常的男人,

提着一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液体,嘶吼着冲了过来。所有人都吓得四散奔逃,只有我,

那个五岁的我,傻傻地愣在原地。是妈妈。是妈妈像一道白色的闪电,从屋里冲了出来,

一把将我推开。我只记得她撕心裂肺的惨叫,和空气中弥漫开的、一股刺鼻的酸味。

那瓶褐色的液体,尽数泼在了她的脸上和身上。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

成了我童年最深刻的嗅觉记忆。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去看妈妈。她的脸上缠着厚厚的纱布,

只露出一双没有焦距的眼睛。后来,纱布拆开了,那张我曾经最爱亲吻的脸,变得坑坑洼洼,

面目全非。而那双眼睛,再也没有亮起来过。出院那天,

她第一次用那双粗糙、带着伤疤的手,摸索着我的脸。她的动作很轻,很慢,

像是在确认一件稀世珍宝。“宝贝,”她的声音沙哑,却温柔依旧,“妈妈看不见了。

”我哇地一声哭了出来,紧紧抱住她。她轻轻拍着我的背,说:“不哭,宝贝不哭。以后,

你就是妈妈的眼睛。你要替妈妈,好好看这个世界。”那一年,我六岁。我郑重地点头,

把这句话当成了一个神圣的承诺。从那天起,我的生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春天,

我会拉着她的手,走到田埂上,告诉她:“妈妈,油菜花开了,黄色的,一大片,

像金色的地毯。蝴蝶在上面飞,白色的,翅膀上有黑点点。”夏天,我会坐在院子里,

为她驱赶蚊虫,描述满天的繁星:“妈妈,今天的星星好多,最亮的那一颗,

就像你以前的眼睛。”秋天,我把一片火红的枫叶放在她手心,

让她感受叶子的脉络:“妈妈,这是枫叶,红得像一团火。”冬天,雪花落在她的发梢,

我小心翼翼地帮她拂去:“妈妈,下雪了,整个世界都变成白色的了,很干净。

”她总是静静地听着,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她说:“真好,我们囡囡描述得真好,

妈妈好像都看见了。”周围的邻居都夸我,说柳玉兰虽然命苦,但养了个好女儿,孝顺,

懂事。我是整个家属院的“小榜样”。我沉浸在这种被赞扬的虚荣里,

也沉浸在能成为妈妈的“光”的自豪里。那时候,我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

我心甘情愿,做她的眼睛。03可孩子总会长大,承诺也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渐渐褪色,

变得沉重。上了初中,我的世界开始变得广阔而复杂。我有了自己的朋友,

有了不想被窥探的少女心事。而“替妈妈看世界”这个使命,

开始像一件不合身的、越勒越紧的衣服。放学后,同学们约着去新开的书店看漫画,

我得回家,给妈妈描述学校里贴出的新海报。周末,朋友们去公园野餐,我得在家,

陪妈妈“听”电视里播放的风景纪录片,并充当她的同声解说。我开始有了秘密。

我偷偷攒下零花钱,买了一本画册和几支画笔。我喜欢画画,

喜欢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我眼中的世界。那是我唯一可以不用语言,就能尽情表达的时刻。

我把画册藏在床板底下,那是我小小的、属于自己的天地。可这个秘密,很快就被发现了。

那天,妈妈摸索着进我房间,想帮我收拾书桌,却不小心打翻了我的水杯。水浸湿了床脚,

我慌忙去掀床垫,藏在下面的画册就那样暴露了出来。“这是什么?”她问。

“……一本本子。”我含糊地回答。她没有再问,只是沉默地帮我把弄湿的地方擦干。晚上,

舅舅来了。他把我叫到一边,脸色很严肃:“囡囡,你妈都知道了。她说,

你最近是不是不爱跟她说话了?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她?”我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

舅舅叹了口气,说:“你妈不容易。她说,画画……画出来的东西,她又看不见,摸不着。

你跟她说,她也想象不出来。她说,你是不是觉得妈妈是累赘,不想理她了?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是委屈,也是愤怒。那天晚上,我当着妈妈的面,

把那本我最心爱的画册,一页一页地撕碎,扔进了垃圾桶。我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妈,

我不画了。以后,你想‘看’什么,我就给你描述什么。”黑暗中,我看不清她的表情,

只听到她如释重负般地叹了口气,然后是低低的啜泣声:“好孩子,

妈妈的好孩子……妈妈不是故意要逼你的……”可她就是逼我了。她用她的失明,

用她的脆弱,用她那句“你要替妈妈看世界”,理直气壮地夺走了我唯一的爱好。

从那一刻起,恨的种子,在我心里悄然埋下。我依旧是那个外人眼中孝顺懂事的程思雨,

但我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我不再是心甘情愿地做她的眼睛。

我成了一个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犯,而我的刑期,就是她的一生。

04我将所有的不甘和怨愤,都化作了学习的动力。考上最好的大学,离开这个小镇,

成了我唯一的执念。只有逃离,我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我成功了。

当我拿到那所南方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第一次看到妈妈笑得那么开心。

她逢人便说:“我女儿有出息了,考上大学了!”那一刻,我甚至产生了一丝错觉,

以为我们之间的隔阂,会随着距离的拉开而消弭。大学生活,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

照进了我灰暗的人生。我像一株被压抑了太久的植物,疯狂地吸收着新鲜的养分。

我参加社团,结交朋友,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多姿多彩,原来我的眼睛,

可以为自己去看那么多有趣的东西。然后,我遇见了顾逸飞。他像小说里走出来的男主角,

英俊,开朗,是篮球场上最耀眼的存在。他会弹吉他,会写诗,他的眼睛里,

有我从未见过的、热烈而真诚的光。是他,在我因为生活费拮据,每天只啃馒头的时候,

悄悄在我课桌里塞一个热乎乎的肉包。是他,在我因为想家而偷偷哭泣时,递上一张纸巾,

笨拙地安慰我:“别哭啊,你笑起来更好看。”是他,在那个飘着桂花香的夜晚,

拉着我的手,认真地说:“程思雨,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吗?”我沦陷了。

在那片属于顾逸飞的阳光里,我几乎要忘记那个在小镇黑暗中等待我“描述世界”的母亲。

我们的恋爱,甜蜜而纯粹。我们会一起去图书馆自习,去操场散步,

去吃遍了学校后街的每一家小吃店。他会带我去山顶看日出,

告诉我哪一朵云彩像棉花糖;他会带我去音乐节,在嘈杂的人群中紧紧握住我的手。

他让我知道,眼睛,是用来发现美好的,而不是用来承担责任的。我开始对妈妈撒谎。

每周一次的电话里,我不再详尽地描述校园的风景,只是敷衍地说:“挺好的,跟以前一样。

”当她问起我的生活时,我只说学习很忙,社团活动很多。我绝口不提顾逸飞的存在。

他是我的光,是我一个人的秘密。我自私地想把他藏起来,不让妈妈的世界里,

投射进一丝一毫属于我的、真正的光亮。因为我知道,一旦她“看见”了,这束光,

也就不再完全属于我了。05大三那年,顾逸飞说要带我回家见他的父母。

我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顾逸飞的家境很好,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我,

除了一个优异的成绩,一无所有。我还有一个……失明的母亲。“别怕,”他握着我的手,

给我打气,“我爸妈很开明的,他们一定会喜欢你的。”我被他的乐观感染,怀着一丝侥幸,

跟着他回了家。顾逸飞的家,窗明几净,装修雅致,充满了书香气息。他的父母,

也如他所说,温文尔雅,待人接物都十分客气。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他们问我的学业,

问我的家乡,脸上一直挂着和善的微笑。直到顾逸飞的母亲,状似无意地问起:“思雨啊,

听逸飞说,你家里只有你和你妈妈两个人?”我的心猛地一紧,点了点头:“嗯,

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你妈妈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很辛苦吧?

她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的呢?”那个我一直试图回避的问题,终究还是来了。我深吸一口气,

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我妈妈……她眼睛不太好,没法工作。现在在家里,

舅舅会帮忙照应一下。”“眼睛不太好?”顾妈妈的眉毛微微蹙起,“是近视还是……?

”“她……看不见。”我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顾逸飞的父亲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顾妈妈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眼神里有震惊,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我读不懂的审视和疏离。那天剩下的时间,

气氛变得微妙而尴尬。他们虽然依旧客气,但那份客气里,多了一道无形的墙。回去的路上,

顾逸飞一路沉默。直到宿舍楼下,他才拉住我,犹豫着说:“思雨,我妈她……没有恶意。

她只是担心……”“担心什么?”我看着他,声音有些发抖,“担心我妈是个累赘,

是个无底洞,会拖累你儿子,是吗?”“我不是这个意思!”他急忙解释,“只是……思雨,

我们得现实一点。你妈妈的情况,以后需要很多照顾,还有医疗费用……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