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第十一次轮回,说我爱你

第2章 既定的轨迹?- 完美表象下的裂痕

发表时间: 2025-10-11
第二章:既定的轨迹?

- 完美表象下的裂痕第二次的婚礼比第一次更加盛大和”完美“。

李默动用了部分”先知“带来的资金,给了苏晴一个所有女孩都梦寐以求的梦幻婚礼。

婚纱是定制的高奢品牌,婚戒的克拉数远超上一世,蜜月地点选在了大溪地——那是苏晴在第一世偶然提过却未能成行的地方。

苏晴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中,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找到了一个如此懂她、爱她、又能干的灵魂伴侣。

她依偎在李默怀里,在碧海蓝天下,再次甜腻地叫他”爹地“。

李默搂着她,心中充满了掌控命运的满足感。

他确信,通往悲剧的铁轨己经被他彻底撬翻。

婚后生活,如同李默精心编写的程序,高效而顺畅地运行着。

他利用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了解,进行了几笔关键的投资。

他们的财富迅速积累,很快就在市中心不错的地段买了宽敞的公寓,代步车也从经济型换成了舒适的中高档品牌。

物质条件远超第一世同期水平。

他提前化解了第一世曾导致婆媳关系紧张的几个导火索。

比如,他”未雨绸缪“地在自己母亲面前,以更得体的方式维护苏晴的喜好和习惯;在重要的家庭聚会前,他会提前”提醒“苏晴准备哪些能讨老人欢心的小礼物。

表面上,婆媳和睦,皆大欢喜。

儿子乐乐的出生,也似乎在计划之中。

李默提前准备了最好的月子中心,聘请了专业的育儿嫂,从婴儿房的设计到奶粉的牌子,他都做了”最优解“。

苏晴产后恢复得很好,几乎没有经历第一世时的手忙脚乱和抑郁情绪。

一切看起来都无懈可击。

然而,李默那颗历经沧桑的心,却偶尔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这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人心慌。

他像一个手持攻略的玩家,精准地规避着每一个明面上的陷阱,却总觉得暗处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滋生。

裂痕,出现在那些攻略无法覆盖的细微之处。

裂痕一:无处不在的控制感。

李默习惯于”正确“地安排一切。

小到周末的菜单、家庭的收纳方式,大到孩子的教育规划、家庭的资产配置,他看似温和地与苏晴商量,但最终总会用他”成熟“、”有远见“的理由,让苏晴的不同意见显得”幼稚“或”考虑不周“。

例如,苏晴想将客厅的一面墙刷成她喜欢的暖黄色,觉得那样更温馨。

李默却拿出色彩心理学和室内设计的资料,温和而坚定地劝说:”宝宝,淡灰色更显高级,也更利于放松,相信我的眼光。

“最终,墙面依然是高级灰。

次数多了,苏晴渐渐不再提出异议。

她开始觉得,在这个家里,她的想法似乎并不重要,李默早己为一切设定好了”最佳答案“。

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生活在一个被精心设计好的金色鸟笼里。

裂痕二:情感共鸣的缺失。

当苏晴因为工作中的棘手难题而感到烦躁,或者因为与朋友的小摩擦而心情低落时,她渴望向李默倾诉,寻求情感上的慰藉。

然而,李默的反应总是迅速而”高效“。

他会立刻分析问题,给出 stepbystep 的解决方案,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在处理项目风险。”

这个问题,你可以这样做第一步,第二步……“”那个朋友不值得你伤心,理性的做法是减少接触。

“他递上的是”方法“,而不是一个拥抱,一句”我懂你的感受“。

有一次,苏晴负责的一个重要项目被同事抢了功,她委屈又愤怒地回到家,眼眶泛红。

李默听完,立刻说:”宝宝,哭解决不了问题。

你应该收集证据,明天首接去找你们总监沟通,我教你怎么说……“苏晴看着他冷静理智的脸,突然打断他:”李默,我不想听该怎么办!

我只是想让你抱抱我,告诉我没关系,不是你的错!

“李默愣住了。

在他的”问题解决模式“里,并没有”无效安慰“这个选项。

他困惑地看着苏晴,无法理解为什么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反而会让她更生气。

苏晴看着他茫然的眼神,心底那点期待熄灭了。

她默默地转过身,那种熟悉的、在第一世后期曾出现过的孤独感,再次悄然弥漫开来。

他好像活在一个透明的罩子里,她看得到他,却触摸不到他真实的情绪。

关键场景:孩子发烧之夜。

一天深夜,三岁的乐乐突然发高烧,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急促。

苏晴吓得慌了神,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抱着孩子不知所措地叫着:”乐乐!

宝宝你怎么了?

别吓妈妈!

“李默被惊醒,他一个箭步冲过来。

他的反应极快,沉着得可怕。

他先是冷静地探了体温,确认是高温惊厥的前兆(根据第一世经验),然后迅速而有序地安排一切:打电话联系熟悉的儿科医生朋友咨询,用温水物理降温,准备好医保卡、病历本和住院可能需要的用品。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慌乱。

他甚至还能抽空安慰苏晴一句:”别怕,宝宝,有我在,没事的。

“在去医院的车上,乐乐因为难受在她怀里哼哼唧唧。

苏晴紧紧抱着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看向驾驶座的李默,他专注地开着车,侧脸在路灯的光影下显得异常冷静和刚毅。

他处理得很好,无可挑剔。

可是,苏晴看着他那张完美到近乎没有表情的侧脸,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和她们母子共情、会一起慌张、一起心疼的丈夫和父亲,而不是一个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危机处理专家“。

在这个本该夫妻同心、共同面对恐惧的时刻,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他做得都对,但他的心,好像并没有和她们在一起跳动。

这件事像一根刺,悄悄扎进了苏晴的心里。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叫他”爹地“,那个称呼里,似乎少了一些发自内心的依赖和崇拜,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隔阂。

李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深夜,他站在卧室门口,看着大床上终于退烧熟睡的儿子,和旁边蜷缩着、眉宇间依旧带着疲惫和一丝疏离的苏晴,一股强烈的、似曾相识的不安攫住了他。

他避免了过去所有己知的大错误,为什么还是感觉到了那熟悉的、婚姻正在缓慢下沉的牵引力?

历史的惯性,难道真的无法抗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