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七零,从农村后妈到时代女王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1

第1章:社畜的最后一班岗陶之遥觉得自己大概是史上最卷的倒霉蛋。连续加班72小时,

终于把那个难缠甲方的年度财报搞定。按下发送键的瞬间,她心脏猛地一抽,眼前一黑,

最后印入眼帘的,是办公室里那盏惨白得毫无人性的日光灯。再睁眼,光线昏暗,

空气里弥漫着柴火和土腥味。一张皱巴巴的老脸凑在眼前,

唾沫星子正喷在她脸上:“......不下蛋的母鸡!光吃饭不干活的懒货!

我们老陈家倒了八辈子血霉娶了你这么个玩意儿!还不赶紧把碗洗了,愣着挺尸呢!

”陶之遥,前都市金融精英,现七十年代农村小媳妇,大脑CPU当场烧干,差点再次宕机。

她僵硬地低头,看到的是自己身上打着补丁的蓝布衫,摸了摸饿得隐隐作痛的肚子,

环顾四周.土坯墙,茅草顶,连木头窗棂上糊的纸都破了洞。陶之遥叹了口气,

开始呼叫系统。奈何喊了半天也没听到那声“叮——”的声音。就在陶之遥愣神的时候,

一旁的王翠花开口叫了起来。“看什么看!娘让你洗碗没听见啊?”王翠花声音尖利,

刺着陶之遥的耳膜疼,但还没等她有所反应,

一个七八岁、瘦得像猴崽子的小男孩像颗炮弹一样冲过来,

“呸”地一口唾沫精准地吐在她刚换上的破布鞋上,尖着嗓子喊:“坏女人!偷懒!

滚出我家!”陶之遥:“......”救命!她这是卷死了不算,

还直接卷进了贫困线以下,这开局难度是地狱级的吧?!巨大的荒谬感让她差点笑出来,

但胃部的抽搐和脸上的唾沫星子都在提醒她,这不是梦。

原主残存的记忆碎片也在这时涌入脑海。一个极品婆婆刘秀英,

两个不省心的妯娌——大嫂王翠花和二嫂李红杏,还有一个仇恨值拉满的熊孩子陈钢蛋,

再加上一个懦弱无能,被全家欺负的自己,哦对,

还有一个消失的他......这是什么天崩开局?陶之遥深吸一口气,

压下所有翻白眼的冲动,脑子里迅速调出“向上管理”和“危机公关”预案。

若是原主可能会缩着脖子去洗碗,但她陶之遥,可是能从实习生卷到总监的狠人!她没动,

反而抬起头,扯出一个标准化职业假笑,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打断了婆婆的咒骂:“妈,

您说得对。”刘秀英一愣,这怂包今天怎么还敢接话了?往常早就哭哭啼啼地去干活了。

“但是,”陶之遥话锋一转,眼神轻飘飘地扫过旁边看戏的王翠花,

“建军上次寄回来的信和布票,可是特意嘱咐了,紧着钢蛋做身新衣裳,好秋天上学穿。

我这手要是天天泡凉水里糙了坏了,耽误了孩子上学的大事,

等建军回来问起来......”她故意顿了顿,声音不大不小,

刚好让院里所有人都能听见:“再说了,我昨天听村头广播好像说,公社最近要抓典型,

树立什么‘家庭和睦’、‘重视教育’的榜样呢。咱家要是因为这点洗碗的小事,

闹得孩子上学都耽误了,传出去多不好看?万一影响了咱家的名声,

甚至影响了大哥二哥他们在队里的表现......”轻飘飘几句话,

直接把矛盾从“洗不洗碗”的个人偷懒问题,

属寄回的特定物资”、“影响家族声誉和子孙前程”以及“可能破坏集体荣誉”的政治层面。

院子里瞬间安静了。就连纳鞋底的二嫂李红杏手里的针都停住了。刘秀英的脸色变了几变,

她不在乎陶之遥,但不能不在乎在外当兵的儿子陈建军,

更何况还有老陈家的名声和在村里的地位。王翠花脸上的笑也僵住了,眼神躲闪起来。最终,

刘秀英狠狠地剜了陶之遥一眼,骂骂咧咧地转向王翠花:“老大媳妇,你去洗!

一个个都是不省心的玩意儿!”王翠花张了张嘴,想反驳,但在婆婆凶狠的眼神下,

还是悻悻地去收拾碗筷了。陶之遥深藏功与名地退回她那四处漏风的偏房,内心OS:搞定!

跟当年搞定那个吹毛求疵、反复无常的甲方爸爸比起来,这,就是洒洒水啦。

第2章:初试锋芒回到那个除了炕和一口破箱子几乎啥也没有的偏房,

陶之遥才彻底放松下来,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在叫嚣。陶之遥不禁吐槽,这原主的身体,

也太弱了。但比身体更让她心惊的是身上空空如也的口袋,原主真是被榨得一滴都不剩了。

丈夫陈建军的津贴,估计大半都落在了婆婆手里,能漏到原主这里的,微乎其微。不行,

不能这么下去,等死可不是她的风格。尤其是刚才的布票事件给她提了个醒,在这个家,

一味忍让只有被啃得骨头都不剩的下场。原主的懦弱,某种程度上也是纵容,

她必须展现出价值,或者说,展现出“不好惹”的潜质,才能争取到一丝喘息的空间。

机会很快来了。下午,婆婆刘秀英指挥她去挑水。那两只大木桶,看着就沉,原主这身子板,

挑满一缸水估计得去半条命。陶之遥看着水桶,没像往常那样默默拿起扁担,而是皱了皱眉,

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妈,我去挑水没问题。就是这身子骨不争气,万一摔了跤,

把桶摔坏了,或者扭了脚几天干不了活,还得让嫂子们伺候,那不是更给家里添麻烦吗?

”她顿了顿,看向旁边正在喂鸡的二嫂李红杏:“二嫂力气大,干活利索,要不让二嫂先去?

我先把猪草剁了,再把晚饭的菜洗了,保证不耽误事。”李红杏一听就炸了:“哎呦喂!

让你挑个水你还推三阻四攀上我了?”陶之遥一脸无辜:“二嫂,

我这不是怕给家里造成损失嘛。建军寄回来的钱,买对新桶也得不少吧?再说,

我也是为了不耽误家里的活计啊。”刘秀英看看陶之遥那风一吹就倒的样子,

又看看壮实的二儿媳,再想想买新桶要花钱,心里那杆秤立刻歪了。死物可比人精贵!

“行了!红杏你去挑水!老大家的,你去剁猪草!”刘秀英一锤定音,“你!

”她指着陶之遥,“赶紧去洗菜!”李红杏气得直瞪眼,但在婆婆的积威下,

还是不情不愿地扛起了扁担,王翠花也暗自撇嘴,觉得陶之遥变得滑头了。

陶之遥乖乖去洗菜,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很好,成功避免体力消耗,

并轻微离间了婆婆与二嫂的关系,这就是我的职场生存法则之一:适当示弱,合理转移矛盾。

第3章:深夜的五年规划是夜,油灯如豆,光线昏黄得只能照亮炕桌一小片地方。

钢蛋在炕的另一头蜷缩着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一丝防备。陶之遥靠在冰冷的土墙上,

毫无睡意。她找来了半截铅笔头和几张粗糙的草纸,这是从钢蛋那捡来的他没写满的作业本,

借着微弱的光,她开始写写画画,像做项目规划一样,梳理现状。

项目名称:陶之遥的逆袭人生。当前资源评估:负资产: 破屋一间,极品亲戚一堆,

仇恨值满格熊孩子一个,现金:零。正资产: 年轻身体一副虽虚弱,但可改造,

超越时代50年的知识储备,卷王之王的学习与适应能力,

以及——一颗只想搞钱不想搞事、极度渴望美好生活的强大心脏。

SWOT分析:优势: 信息差,现代管理思维,抗压能力。劣势: 无原始积累,

社会关系薄弱,原主负面遗产。机会: 改革开放前夕,物资匮乏,市场潜力巨大。

威胁: 婆婆妯娌的算计,时代政策风险,生存压力。短期目标V1.0版本:分家!

必须脱离这个吸血鬼大家庭,实现物理隔离!这是一切的前提!搞钱!

尽快实现经济独立,送熊孩子上学,实现基础的粮食自由与零食自由!养崽!

把这小狼崽子驯化成至少不拖后腿、最好能成为助攻的贴心小棉袄!

行动计划:第一阶段: 隐忍,观察,积累小额资本,改善与钢蛋关系。

第二阶段: 寻找机会,制造矛盾,促成分家。第三阶段: 放开手脚,合法合规,

努力致富。看着纸上歪歪扭扭却条理清晰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陶之遥握紧了拳头,

眼中燃起了久违的斗志。很好,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啊不,是斗极品,搞事业,养崽崽!这地狱开局的后妈剧本,她陶之遥,

接了!卷王之名,不容玷污!第4章:“孙悟空”与野果糖战略既定,战术跟上。

首要攻克目标——熊孩子陈钢蛋。这小崽子被原主的懦弱和周围人的教唆影响,

对陶之遥的敌意根深蒂固。既然硬来不行,那就只能智取。陶之遥把主意打到了后山。

靠山吃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顺便还能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觅食。

她背着个小背篓上了山。果然,资源丰富得让她想哭——不是感动,是恨铁不成钢。

漫山遍野的野生山楂、金银花、菌菇......这放在现代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东西,

在这里居然无人问津,真是暴殄天物!她摘了些熟透的、酸味最足的山楂,

又忍痛用原主藏得极深的、最后一点糖票换来的一小撮糖,熬成糖浆,

做了几串简陋版、糖衣薄得像蝉翼的冰糖葫芦。晚上,趁着钢蛋在炕上滚来滚去不睡觉,

陶之遥凑了过去,手里拿着红艳艳的糖葫芦,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钢蛋,

想听故事吗?”钢蛋警惕地看着她,又忍不住瞟向她手里那串亮晶晶的东西,喉咙动了动。

“话说啊,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

化作一个石猴......”陶之遥的声音不高,却绘声绘色。

她讲的可是经过市场千锤百炼的《西游记》精华版,对付一个七十年代的农村娃,

杀伤力堪比核弹。钢蛋从一开始的戒备,到慢慢竖起耳朵,再到不知不觉坐了起来,

眼睛瞪得溜圆,完全被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石猴吸引住了。故事讲到“官封弼马心何足”,

陶之遥适时地把糖葫芦递过去:“尝尝?阿姨自己做的。”钢蛋看着糖葫芦,又看看陶之遥,

内心挣扎得小脸都皱成了包子。最终,故事的吸引力和糖果的诱惑压倒了一切,

他飞快地接过,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腔炸开,他眼睛瞬间亮了,

像两颗被擦亮的黑葡萄。“后来呢?那猴子当上大官了吗?”他一边小口咬着糖葫芦,

一边迫不及待地问,语气里少了往日的尖刺。陶之遥摸摸他的头,手感有点扎,

但心里有点软:“后来啊,他发现那官儿太小了,气得不得了。明天阿姨再给你讲,

他后来是怎么大闹天宫的,好不好?”钢蛋用力点头,啃糖葫芦的动作都斯文了不少。

陶之遥在心里满意的计算着,攻略进度条:10%。投喂+精神娱乐,初见成效。

第5章:山货里的商机糖葫芦战略成功,证明了“美食+文化”输出的可行性。

陶之遥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后山这座宝库中。她不再局限于摘点零嘴,

而是有计划地采集品相好的金银花、山楂,还辨认了几种无毒且味道鲜美的野菌。

她需要将资源变现,获取启动资金。这天,她借口回娘家,实则去了趟镇上的供销社。

镇子不大,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中心”。陶之遥走进去,目光快速扫过货架,

心里默默评估着商品种类和价格。然后,她走向卖副食品的柜台,

一个看起来十***岁、面相挺和气的姑娘正在后面整理东西。“同志,

请问你们这里收山货吗?比如金银花、山楂什么的?”陶之遥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语气礼貌。那姑娘抬起头,是赵小兰。她有点好奇地看了看陶之遥,这村妇看着瘦弱,

但眼神清亮,说话也利落。“收是收,不过要看品相。金银花要干的,山楂要好的,

烂的不要。”陶之遥立刻抓住机会,凭借前世做市场调研练就的本事,

三言两语就从赵小兰那里套出了大致收购标准、价格和哪些山货比较紧俏。“妹子,

你懂得还挺多。”赵小兰觉得这村妇不像一般人,说话有条有理的。陶之遥笑了笑,

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但角落用彩线绣了几朵简约却别致的小花,

这是她穿越后唯一能做的“时尚改造”。“自己瞎琢磨的。姐,这个送你,交个朋友,

以后说不定还要多麻烦你呢。”赵小兰接过手帕,看着那新颖的花样,很是喜欢,

态度更热络了些:“哎呀,这多不好意思。你以后有啥东西,拿来我先帮你看看。

”盟友赵小兰,GET!信息渠道,打通!第6章:第一桶金信息到位,行动开始。

陶之遥开始了她的“扫山”行动。这次,她带上了小尾巴钢蛋。“钢蛋,

想不想天天有糖葫芦吃?”陶之遥抛出诱饵。钢蛋眼睛一亮,猛点头。“那跟阿姨上山,

帮忙找这种红果果,还有这种小黄花,好不好?我们捡越多,就能换越多的糖!

”简单的利益驱动,对小孩子最有效。于是,母子俩暂时是名义上的组合成型。

陶之遥负责指挥和采摘高处的、需要辨认的,钢蛋则像只灵活的小猴子,钻到低矮处,

负责搬运和采摘那些显而易见的果实。过程中,陶之遥还会教他:“钢蛋你看,

这种颜色的蘑菇不能碰,有毒。那种长在松树下的,味道才鲜。”钢蛋似懂非懂,

但觉得这个“坏女人”懂得真多,好像......没那么讨厌了。几天下来,收获颇丰。

陶之遥将金银花细心摊开在偏房阴凉处晾晒,挑出最大最红的山楂,

一部分留着做升级版果酱,一部分直接拿去卖。再次来到供销社,有赵小兰的引荐,

加上陶之遥的货物品相确实好,干燥度、洁净度都超出寻常村民拿来的,过程很顺利。

捏着到手的三块五毛钱巨款,陶之遥的心终于踏实了一些。这是她在这个时代,

凭借自己能力赚到的第一笔钱!意义非凡!回去的路上,

她给眼巴巴跟着她跑了一天的钢蛋买了一本彩色的小人书和一支带橡皮头的铅笔。

钢蛋抱着小人书,摸着光滑的铅笔,简直爱不释手。他抬头看着陶之遥,嘴唇动了动,

那句“坏女人”在嘴里转了几个圈,

最终变成了一声细微却清晰的:“谢谢......阿姨。”陶之遥愣了一下,

看着小孩那有点别扭又带着点欢喜的样子,心里某块地方突然就软了一下。

她牵起他的小手:“走,回家。阿姨晚上用剩下的山楂,给你做山楂糕吃!

”攻略进度条:60%!第一桶金,达成!革命友谊,初步建立!

第7章:妯娌的嫉妒与污蔑陶之遥能赚钱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小院。

虽然她尽量低调,但频繁往来镇上,又偶尔给钢蛋添置点小东西,

根本瞒不过精明的婆婆和妯娌。大嫂王翠花首先坐不住了。晚上,她溜进婆婆屋里,

压低声音:“娘,您看她最近嘚瑟的!又是买书又是买笔,哪来的钱?

别是偷摸拿了家里的吧?或者......在外面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刘秀英本来就对陶之遥最近的“不听话”和“主意正”不满,一听这话,疑心顿起。

第二天一早,陶之遥正准备带着新晒好的金银花去镇上,就被刘秀英堵在了门口。“站住!

”刘秀英叉着腰,脸色阴沉,“说!你那些钱是哪儿来的?是不是偷了家里的?

”王翠花和李红杏也站在一旁,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吓得钢蛋缩在陶之遥身后。

陶之遥心里冷笑,来了。她就知道,这点小动作瞒不住,也迟早会被发难。

她不慌不忙地放下背篓,从里面掏出一个小本子——那是她用草纸仔细订好的“账本”,

上面用铅笔密密麻麻却工整地记录着:X月X日,售金银花干五两,收入X毛X分。

X月X日,售鲜山楂三斤,收入X毛X分。X月X日,购铅笔一支,小人书一本,

支出X毛X分。......时间、物品、数量、金额,一目了然。“妈,

这是我的记账本。”陶之遥声音平静,“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记在这里。

我卖的是自己上山采的山货,挣的是辛苦钱,干干净净。钱也都花在了钢蛋身上,

或者贴补了家里买菜虽然极少。”她看向王翠花,

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大嫂要是不信,可以去镇上供销社找赵小兰同志,

或者直接找赵主任问问。倒是大嫂,上个月好像私下里......”她话没说完,

但意有所指的眼神让王翠花心里咯噔一下。王翠花确实偷偷截留过一点婆婆给的买菜钱,

买蛤蜊油擦手了。“你......你胡说什么!”王翠花脸色一变,急忙打断她。

刘秀英狐疑地看向大儿媳。陶之遥见好就收,把账本收起来:“妈,要是没别的事,

我还得去镇上送货,耽误了,供销社就不要了。”刘秀英看着陶之遥那坦荡的样子装的,

又看看王翠花心虚的表情,一口气堵在胸口,挥挥手:“滚滚滚!”陶之遥背着背篓,

牵着钢蛋,从容地走出了院子。反击成功!陶之遥完胜!经此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