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神话复苏我册封华夏神明》是大神“一盏茶烟”的代表林雪陈墨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我的汉旗插遍寰宇》第 1 集:惊世发现**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的中央空调坏了三七月的暑气裹着人群呼出的热在穹顶下攒成黏腻的闷陈墨把卡其色外套的袖口卷到小露出腕骨上一道浅疤 —— 那是去年在殷墟清理殉葬坑被青铜鼎碎片划他指尖捏着的 U 盘边缘已经被汗濡投影幕布上还停留在项目立项书的封台下却早已炸开了细碎的议论“听说这小子才二十七?毛都没长齐就敢碰‘殷人东渡’的课题...
主角:林雪,陈墨 更新:2025-10-09 18:12:0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的汉旗插遍寰宇》第 1 集:惊世发现**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的中央空调坏了三天,
七月的暑气裹着人群呼出的热气,在穹顶下攒成黏腻的闷团。
陈墨把卡其色外套的袖口卷到小臂,
露出腕骨上一道浅疤 —— 那是去年在殷墟清理殉葬坑时,被青铜鼎碎片划的。
他指尖捏着的 U 盘边缘已经被汗濡湿,投影幕布上还停留在项目立项书的封面,
台下却早已炸开了细碎的议论声。“听说这小子才二十七?
毛都没长齐就敢碰‘殷人东渡’的课题。” 后排两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凑在一起,
声音压得很低,却精准地飘进陈墨耳朵里。他没回头,只是抬手按了按耳后的麦克风,
电流声 “滋啦” 一声划过会场,瞬间安静下来。镁光灯突然集体亮起,
陈墨下意识眯了眯眼,视线穿过光晕,
落在第一排正中央的空位上 —— 那是导师王建国的位置。约定好提前十分钟到场,
现在距离发布会开始只剩两分钟,老人却还没出现。他心里莫名一紧,
手指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敲了两下,这是他从读研时就有的习惯,紧张时总爱找个东西借力。
“陈研究员,” 最先发难的是路透社的记者麦克,这家伙穿着熨得笔挺的西装,
领带却歪了半寸,显然也是被暑气憋得没了耐心,
“您团队声称在殷墟 M12 号墓出土的卜骨上,发现了‘东至汤谷,扶木之地’的刻痕,
以此证明商代人曾抵达美洲。但据我所知,碳十四测年报告显示,
这批卜骨的年代存在 ±50 年的误差,您如何确保这不是后世伪造的?
”台下立刻响起附和的议论,几个西方媒体的记者甚至举起相机,镜头直对着陈墨的脸,
像是要捕捉他慌乱的瞬间。陈墨却突然笑了,他弯腰从脚边的收纳箱里拿出一个透明展盒,
里面躺着块巴掌大的卜骨,甲骨表面的裂纹像蜘蛛网般细密,刻痕里还残留着暗红色的朱砂。
“麦克先生,您知道商代占卜的流程吗?” 陈墨走到台前,把展盒举高,
“先取龟甲或兽骨,钻凿后用火灼烧,根据裂纹判断吉凶,最后将结果刻在甲骨上。
这上面的刻痕边缘有明显的氧化层,是三千多年自然形成的,绝非现代工具能伪造。
至于您说的年代误差,” 他顿了顿,点开投影幕布上的检测报告,
“我们同时对卜骨附着的土壤样本进行了检测,误差范围缩小到 ±15 年,
完全符合商代晚期的时间线。”麦克脸色变了变,
又追问道:“可《山海经》里的‘汤谷’‘扶木’本就是神话记载,
您怎能将神话与历史混为一谈?还有,希腊文明有克里特岛、迈锡尼等遗址作为佐证,
您的‘殷人东渡’,除了这几块骨头,还有什么证据?”“神话?” 陈墨突然提高了声音,
“那您觉得《荷马史诗》是神话还是历史?特洛伊遗址是 19 世纪才被发现的,
在那之前,西方学界不也认为特洛伊战争只是传说吗?” 他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
幕布上出现两张对比图,左边是希腊出土的青铜剑,右边是美洲奥尔梅克文明的玉圭,
“再看这个,奥尔梅克玉圭上的刻符,与商代甲骨文的‘日’‘月’‘王’字几乎一模一样,
这难道也是巧合?”台下彻底安静了,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陈墨正要继续说,
报告厅的侧门突然被撞开,一个穿着蓝色实验服的学生跌跌撞撞跑进来,脸上还沾着血迹。
“陈哥!不好了!王教授他……”陈墨心里的不安瞬间炸开,他丢下话筒就往门口冲,
刚跑到走廊,就看见王建国被两个医护人员抬上担架。老人的中山装前襟染透了暗红,
原本梳得整齐的头发乱成一团,眼睛半睁着,嘴里还在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老师!
” 陈墨扑过去,紧紧抓住王建国的手,那只手冰凉得吓人。王建国感受到他的触碰,
手指微微动了动,艰难地抬起另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塞进陈墨掌心。
“小墨…… 别信…… 赵立…… 证据……”话音未落,王建国的头一歪,彻底没了声音。
医护人员急忙把担架推进电梯,陈墨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个还带着体温的信封,
指缝间突然摸到个硬东西 —— 信封里夹着片小小的玉饰,上面刻着个扭曲的符号,
像蛇又像鸟,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风卷着热浪吹进来,
陈墨突然觉得浑身发冷。他低头看着信封上 “强汉计划” 四个钢笔字,那是导师的笔迹,
力透纸背。赵立?那个三天前还在学术会议上拍着他的肩膀,
说要 “支持年轻人探索真相” 的历史系教授?还有老师说的 “证据有诈”,是指卜骨,
还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这场看似简单的学术发布会,
背后早已织好了一张巨大的网,而他和导师,都成了网里的鱼。
第 2 集:迷雾重重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走廊的灯光惨白得像纸。陈墨靠在墙上,
手里捏着那张被汗水浸得发皱的病危通知书,王建国还在昏迷中,医生说颅内出血严重,
能不能醒过来全看运气。林雪就是这时出现的,她穿着黑色冲锋衣,袖口别着个银色徽章,
上面的 “国安” 二字在灯光下闪着冷光。“陈墨研究员?” 林雪的声音很脆,
带着点军人特有的干练,“我是国安部特派员林雪,负责王建国教授遇袭案的调查,
同时保护你的安全。” 她递过来一张证件,照片上的女人眼神锐利,
和眼前这个嘴角还沾着点咖啡渍的人判若两人。陈墨接过证件看了眼,又递回去:“保护我?
为什么?老师的遇袭不是意外吗?”“不是意外。” 林雪靠在对面的墙上,
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王教授出事前半小时,
有人在医院门口看到一辆无牌照的黑色轿车,监控拍到司机戴着口罩和鸭舌帽,
但根据体型判断,和三天前跟踪你去殷墟遗址的是同一个人。另外,
你昨天发布会用的卜骨样本,在运输过程中被人动过手脚,幸好我们的人及时发现,
换回来了。”陈墨猛地站直身体:“动过手脚?谁干的?”“还不清楚,但有个疑点。
” 林雪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画的一个符号,“我们在王教授的办公室抽屉里发现了这个,
和你手里玉饰上的符号一样。王教授的助手说,最近一个月,总有人半夜潜入办公室,
好像在找什么东西。”陈墨把玉饰掏出来,放在掌心。那玉饰是青白色的,边缘有些磨损,
符号的线条很粗糙,像是用尖锐的石头刻的。“我好像在哪见过这个符号。
” 他皱着眉回忆,突然想起去年在殷墟清理祭祀坑时,
曾在一块破碎的陶片上看到过类似的图案,当时以为是普通的纹饰,没太在意,“对了,
陶片!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还存着那块陶片!”两人立刻驱车赶往考古研究所。
研究所的楼道里静得吓人,陈墨打开办公室的门,刚按亮灯,就看到地上散落着文件,
保险柜的门敞开着,里面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陶片不见了!” 陈墨冲进里间,
原本放在保险柜第二层的铁盒不翼而飞,只剩下几道划痕。林雪蹲下身,
仔细检查着地上的脚印:“有两组脚印,一组是男士皮鞋,42 码,另一组是女士高跟鞋,
37 码。看来不止一个人来过。” 她突然指着保险柜门上的一道划痕,“你看这个,
像是用匕首划的,上面还有点残留的油漆,是黑色的。”陈墨凑过去看了看,
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 赵立昨天穿的黑色皮鞋,鞋尖好像就有块类似的油漆划痕。
他没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只是攥紧了拳头。林雪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
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我们已经在查赵立的行踪了。对了,王教授给你的信封里,
除了玉饰还有别的吗?”陈墨这才想起那个牛皮纸信封,他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
除了几张 “强汉计划” 的草图,还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个穿着军装的男人,
怀里抱着个婴儿,背景是一片废墟,照片背面写着 “1947 年,北平”。
“这是我爷爷。” 陈墨的声音有些沙哑,“我爷爷以前是考古学家,
1950 年在新疆考察时失踪了,老师说他可能和‘强汉计划’有关,
但一直没告诉我具体是什么。”林雪接过照片看了看,
眉头皱了起来:“1947 年的北平,正好是国民党撤离前,很多文物都在那时候流失了。
你爷爷会不会是发现了什么,才被人盯上的?” 她把照片还给陈墨,
“我们得尽快找到那块陶片,还有王教授说的‘证据’。对了,你还记得昨天发布会后,
有没有人跟你接触过?”陈墨想了想,突然想起个细节:“有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
说她是《华夏考古》的记者,要采访我,还递给我一张名片。我当时急着去医院,没接,
现在想想,她的眼神有点不对劲。”林雪立刻拿出手机,调出监控截图:“是她吗?
”屏幕上的女人留着长卷发,嘴角有颗痣,正站在报告厅门口,
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陈墨的方向。陈墨点点头:“就是她!”“这个人叫李娜,不是记者,
是境外情报组织的成员,去年在上海参与过文物走私案。” 林雪的表情变得严肃,
“看来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卜骨和陶片,还有你。从今天起,我会 24 小时跟着你,
不能再出任何意外。”窗外的天已经黑了,路灯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陈墨看着手里的老照片,
突然觉得 “强汉计划” 背后隐藏的秘密,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爷爷的失踪、老师的遇袭、神秘的符号、赵立的疑点…… 这一切像一团乱麻,
而他必须尽快找到线头,否则不仅老师的心血会白费,可能还会有更多人陷入危险。
第 3 集:叛徒现身三天后的学术论坛上,赵立的发难来得猝不及防。当陈墨刚走上讲台,
准备展示奥尔梅克玉圭的高清照片时,赵立突然从观众席站起来,手里举着一份报纸,
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写着 “考古新星伪造证据,殷人东渡竟是骗局”。“陈墨!
” 赵立的声音透着股刻意的愤怒,“你敢说你手里的卜骨不是伪造的?我已经拿到证据了,
你团队的一个研究员亲口承认,那些刻痕是你让他用激光雕刻机做的!
” 他把报纸扔到台上,“还有,你所谓的‘奥尔梅克玉圭’,
根本就是去年从墨西哥黑市买回来的假货,连最基本的年代检测都没做过!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记者们的相机疯狂闪烁,几个原本支持陈墨的老教授也皱起了眉,
交头接耳地议论着。陈墨捡起报纸,扫了眼上面的内容,
心里冷笑一声 —— 那所谓的 “研究员”,是上个月刚从团队离职的实习生,
因为偷拿文物样本被开除,现在竟然被赵立利用了。“赵教授,” 陈墨的声音很平静,
却压过了台下的嘈杂,“首先,我团队从未有过激光雕刻机,
你可以去研究所的设备科查记录。其次,奥尔梅克玉圭的检测报告,
我昨天已经提交给了国际考古协会,现在就能调出来给大家看。” 他点开投影幕布,
调出检测报告的电子版,“报告显示,玉圭的制作年代是公元前 1200 年左右,
正好是商代晚期,上面的刻符经过甲骨文专家鉴定,确认为商代文字。”赵立脸色变了变,
又喊道:“那你敢解释一下,为什么王建国教授遇袭前,给你塞了个信封?
里面是不是藏着你伪造证据的把柄?”这句话像颗炸弹,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
陈墨攥紧了拳头,他没想到赵立连这件事都知道,看来老师遇袭,赵立绝对脱不了干系。
“我为什么要解释?” 陈墨的眼神变得锐利,“倒是你,赵教授,
三天前有人看到你半夜潜入王教授的办公室,还在保险柜上留下了划痕,你能解释一下吗?
还有,你昨天穿的黑色皮鞋,鞋尖的油漆划痕,和保险柜上的完全吻合,这又怎么说?
”赵立的额头渗出了冷汗,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台下的记者们立刻调转镜头,
对准了赵立,追问声此起彼伏。林雪这时从后门走进来,对着陈墨使了个眼色,
示意他别冲动。陈墨会意,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现在有很多疑问,但我可以保证,
‘殷人东渡’的证据是真实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和林特派员明天会去江南古镇乌镇,
找一位关键证人,他手里有能证明殷人东渡的重要线索。”论坛结束后,陈墨和林雪坐上车,
往乌镇赶。“你怎么知道乌镇有证人?” 林雪一边开车,一边问道。“老师之前跟我提过,
说乌镇有个姓沈的老人,手里有一本祖传的航海日志,
上面记载了明代人沿着商代航线去美洲的经历。” 陈墨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
“我本来想等发布会结束后再去找他,没想到现在不得不提前了。对了,
赵立那边有什么动静?”“我们的人已经盯着他了,他刚才离开论坛后,去了一家咖啡馆,
和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见了面,就是之前跟踪你的李娜。” 林雪拿出手机,
调出监控视频,“他们好像在争论什么,李娜给了赵立一个信封,赵立看完后脸色很难看。
”陈墨皱了皱眉:“看来他们之间也有矛盾,说不定能从这里找到突破口。对了,
那块被调换的卜骨样本,检测出什么了吗?”“检测出上面有现代胶水的成分,
还有一些奇怪的粉末,正在化验。” 林雪踩了踩油门,“我们得尽快赶到乌镇,
我有种预感,沈老人可能有危险。”第二天清晨,两人终于抵达乌镇。古镇还笼罩在薄雾中,
青石板路上湿漉漉的,两旁的乌篷船轻轻摇晃着。根据王教授留下的地址,
他们找到了沈老人的家 —— 一座临河的老宅院,门虚掩着。陈墨推开门,
喊了声 “沈爷爷”,却没人回应。院子里的石桌上放着杯还冒着热气的茶,
旁边摊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正是航海日志。“不好!” 林雪突然拔出枪,冲进里屋,
陈墨也跟了进去,却看到沈老人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匕首,鲜血染红了身上的蓝布衫。
“沈爷爷!” 陈墨扑过去,探了探老人的鼻息,已经没气了。林雪仔细检查着房间,
突然指着床底:“这里有东西!” 陈墨伸手摸出来,是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
是半部残缺的航海图,上面用朱砂画着一条航线,从江南沿海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深处,
还标注着几个小岛的位置。“看来他们已经来过了。” 林雪收起枪,
“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赵立和李娜肯定还在附近。” 她刚说完,院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
伴随着李娜的声音:“赵教授,你确定沈老头把航海图藏在屋里了?”陈墨和林雪对视一眼,
迅速躲到门后。赵立的声音传进来:“肯定在,我昨天跟踪他的时候,
看到他把东西藏进了床底。你去把航海图找出来,我在外面放风。”李娜推开门,刚走进来,
林雪突然从门后冲出来,一把捂住她的嘴,将她按在墙上。赵立听到动静,正要进来,
陈墨拿着航海图从里屋冲出来,一把将他推倒在地。“赵教授,你还有什么话说?
” 陈墨的眼神像要喷火,“沈老人是不是你杀的?老师遇袭是不是你指使的?
”赵立挣扎着爬起来,脸色惨白:“不是我!是史密斯!是他逼我的!他说如果我不帮他,
就杀了我女儿!”“史密斯是谁?” 林雪追问。赵立还没来得及回答,
外面突然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接着是枪声。“是史密斯的人!” 赵立吓得浑身发抖,
“他们来了!快放我走!”林雪看了眼陈墨,又看了看窗外,果断说道:“先带他走,
出去再说!” 三人刚冲出院子,就看到几辆黑色轿车停在巷口,
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正举着枪朝这边冲来。“快跑!” 林雪拉着陈墨,赵立跟在后面,
沿着青石板路拼命往前跑,枪声在身后不断响起,惊得古镇里的鸟儿四处飞散。
第 4 集:古镇杀机青石板路被晨露浸得滑腻,陈墨跑得太急,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林雪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拽着他拐进旁边的一条窄巷。巷子里堆满了杂物,散发着霉味,
赵立跟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说:“前面…… 前面有座石桥,过了桥就是码头,
我在那里藏了艘船。”身后的枪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男人的喊叫声。陈墨回头看了眼,
几个黑衣人已经追进了窄巷,手里的枪口正对着他们。“快!
” 林雪从口袋里掏出颗烟雾弹,拉开保险栓扔在地上,白色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
挡住了黑衣人的视线。三人趁机冲出窄巷,直奔石桥。石桥上没有行人,
只有几个早起的渔民在整理渔网。“船在那边!” 赵立指着桥下的一艘乌篷船,
船夫正坐在船头抽烟。三人跑下石桥,林雪对着船夫亮出证件:“我们是警察,借用你的船!
”船夫愣了愣,赶紧把船划到岸边。陈墨和林雪先跳上船,赵立刚要上船,
一颗子弹突然擦着他的耳边飞过,打在船板上,溅起木屑。“快上来!
” 陈墨伸手抓住赵立的胳膊,把他拉上船。船夫赶紧撑起船桨,
乌篷船顺着河水往下游划去。黑衣人站在石桥上,对着船开枪,子弹打在水里,
溅起一个个水花。林雪趴在船尾,对着黑衣人开枪反击,可惜子弹有限,
只能暂时压制住他们。“往芦苇荡里划!” 林雪喊道。船夫点点头,
用力把船桨往水里一插,乌篷船拐了个弯,钻进了河边的芦苇荡。芦苇长得比人还高,
密密麻麻地把船挡住。船夫停住船,小声说:“这里安全了,他们找不到的。
” 陈墨松了口气,靠在船板上,看着手里的航海图。航海图的纸质很旧,
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关键的航线和小岛标注得很清楚。“赵立,你现在可以说了,
史密斯到底是谁?” 林雪的枪口对着赵立,眼神冰冷。赵立坐在船角,
浑身发抖:“史密斯是 M 国中央情报局的人,他负责亚太地区的文物走私和情报收集。
半年前,他找到我,说要我帮他拿到‘强汉计划’的资料,还有殷人东渡的证据。我不同意,
他就绑架了我女儿,说如果我不配合,就杀了她。”“‘强汉计划’到底是什么?
” 陈墨追问。“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王教授和你爷爷牵头的一个秘密项目,
好像是要证明华夏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推翻西方所谓的‘文明中心论’。
” 赵立叹了口气,“史密斯说,这个计划会威胁到西方的文化霸权,所以必须阻止。
王教授遇袭,就是史密斯安排的,他想让‘强汉计划’群龙无首,然后趁机夺取证据。
”陈墨攥紧了拳头,原来爷爷的失踪和 “强汉计划” 有关,老师的遇袭也是因为这个。
他看着航海图上的航线,突然想起了什么:“沈老人的航海日志里,
有没有提到一个叫‘归墟’的地方?”赵立想了想,点点头:“好像提到过,
说是太平洋深处的一个小岛,是商代人东渡的中转站,那里有很多文物。
”“那我们就去‘归墟’!” 陈墨的眼神变得坚定,“只要找到那里的文物,
就能证明殷人东渡是真实的,也能完成老师和爷爷的心愿。”林雪看着陈墨,
点了点头:“好,我们去‘归墟’。不过,我们得先把赵立交给警方,还有,
得想办法救他的女儿。”就在这时,芦苇荡外突然传来了马达声。船夫脸色一变:“不好,
他们开汽艇来了!” 林雪立刻站起来,掀开船篷的一角往外看,
只见几艘汽艇正朝着芦苇荡这边驶来,上面站满了黑衣人。“快划!” 林雪喊道。
船夫赶紧撑起船桨,乌篷船在芦苇荡里艰难地穿行。汽艇越来越近,子弹打在芦苇上,
发出 “沙沙” 的响声。陈墨突然看到前面有个水洞,赶紧喊道:“往那边划!
”船夫把船划进水里,水洞很窄,只能容一艘乌篷船通过。汽艇进不来,只能在外面打转。
黑衣人对着水洞开枪,却打不到他们。乌篷船顺着水洞往前划,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
终于驶出了芦苇荡,来到一片开阔的河面。“前面就是太湖了,我们可以从太湖坐船去上海,
然后再从上海出海。” 船夫说道。林雪松了口气,收起枪:“好,就这么办。赵立,
你要是敢耍花样,我饶不了你。”赵立赶紧点头:“我不敢,只要你们能救我女儿,
我什么都听你们的。”乌篷船朝着太湖的方向划去,阳光透过芦苇的缝隙照在船上,
陈墨看着手里的航海图,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 “归墟”,拿到证据,
为老师和爷爷讨回公道,让华夏文明的真相被全世界知道。
第 5 集:大洋孤舟上海港的码头上,海风裹着鱼腥味扑面而来。陈墨和林雪带着赵立,
登上了一艘名为 “远航号” 的科考船。这艘船是林雪通过国安部协调来的,
船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海员,姓周,经验丰富。“周船长,麻烦你了,
我们要去太平洋深处的‘归墟’岛。” 林雪递过航海图。周船长接过航海图,仔细看了看,
皱起了眉:“‘归墟’岛?我在海上跑了三十年,从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这航海图上的航线很危险,沿途有很多暗礁和风暴区。”“我们知道危险,但必须去。
” 陈墨的语气很坚定,“那里有能证明华夏文明历史的重要文物,不能让它落入坏人手里。
”周船长看了看陈墨,又看了看林雪,最终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决定了,
我就陪你们走一趟。不过,我们得做好准备,船上的物资只够我们用半个月,
如果半个月内找不到‘归墟’岛,我们就得返航。”科考船缓缓驶出上海港,
朝着太平洋深处驶去。最初的几天,海面很平静,阳光明媚,船员们都在甲板上忙碌着,
检查设备、整理物资。陈墨则在船舱里研究航海图,结合《山海经》《尚书》等古籍,
推断 “归墟” 岛的位置。林雪则在训练船员使用武器,以防遇到危险。
赵立被安排在单独的船舱里,由两名国安人员看守。他倒是很配合,每天除了吃饭睡觉,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