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死后,全世界开始模仿我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09

我在28岁生日那天死于一场荒唐的意外,却触发了全球性的强制模仿系统。现在,

七十亿人正被迫重复我生前的每一个动作,而我,这个平庸至极的灵魂,

成了这个世界的提线木偶师。第一章:死亡,是我的第一个作品陈默死的时候,

正在厨房煎第三个荷包蛋。平底锅里的油滋滋作响,他哼着跑调的流行歌,

左脚随着节奏轻轻点地。鸡蛋滑入热油的瞬间,楼下传来刺耳的急刹声,接着是轰然巨响。

他下意识地探头向窗外望去,脚下不慎踩到刚才滴落的油渍——整个人向后滑倒,

后脑勺精准地撞在厨房料理台的直角上。剧痛只持续了半秒。然后他发现自己飘在了半空中,

俯视着那个仍在地上微微抽搐的身体。平底锅里的荷包蛋边缘开始焦糊,冒出细细的黑烟。

“这就完了?”陈默难以置信地喃喃。他二十八岁的人生,终结于一个荷包蛋。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厨房外传来邻居的尖叫声,似乎是目睹了楼下的车祸。

而陈默自己的身体,却在此时突然站了起来。不,不是站起来。

那具身体的动作僵硬如提线木偶,重新拿起锅铲,把那个半焦的荷包蛋翻了个面,

继续用同样的节奏点着左脚,哼着那首跑调的歌曲。陈默惊呆了。更让他震惊的是,

窗外整条街道上的人,全都开始用同样的节奏点起左脚,哼起那首该死的流行歌。

驾车的人、行人、甚至从车祸现场爬出来的伤者——所有人,无一例外。

“全球紧急通知:检测到‘原型个体’陈默生命体征终止,触发Mimesis系统。

全体人类进入强制模仿模式,重复原型临终前行为序列。

”一个冰冷的电子音在陈默的“脑海”中响起。他还没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就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拉向自己的身体——不,不是回到身体里,

而是像风筝一样系在了那具行尸走肉上。他的尸体开始行动了。它关掉炉火,

把焦黑的荷包蛋盛进盘子,然后端着盘子走向客厅。

街道上的所有人也跟着调整了动作——司机们摆出端盘子的姿势,行人们模仿关炉火的動作,

整条街变成了一场荒诞的哑剧表演。陈默的意识漂浮在身体后方两米处,无法控制任何事,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尸体引领着这场全球狂欢。“重复周期:24小时。

基础行为序列:7分32秒。当前参与模仿者:7,321,658,429人。

”数字还在跳动上升。陈默意识到,世界上每一个活着的人,

都在重复他生命最后七分半钟的动作——煎荷包蛋、哼歌、点脚,以及最后的摔倒。只不过,

没有人真正摔倒。当他的尸体在客厅中央完成那个致命的滑倒动作时,

全球七十亿人同时向后仰倒,然后在离地还有十公分时僵住,缓缓恢复站立。

“这他妈是什么地狱笑话?”陈默对着空无一人的客厅大喊,

但没有人能听见一个幽灵的声音。他的尸体已经重新站起来,走向厨房,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窗外,整座城市的人也在同步重置。交通完全瘫痪,

因为所有司机都在重复启动、熄火、摆弄方向盘的動作,

对应着陈默生前煎蛋、关火、端盘子的步骤。电视突然自动开启,

新闻主播正用极不自然的语调播报:“全球进入紧急状态,请保持冷静,

政府正在全力研究解决方案......”但主播本人也在模仿序列中,

每七分半钟就要做一个端盘子的动作,导致播报频频中断。陈默飘到窗边,

望向这座陷入集体疯狂的城市。霓虹灯依旧闪烁,但街道上的人们像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

整齐划一地重复着那些毫无意义的动作。他看到对面公寓楼里,

一个穿着睡衣的女人正一边模仿点脚的动作,

一边试图用另一只手照顾哭闹的婴儿;看到街道中央,一名警察在模仿端盘子姿势的间隙,

用别扭的姿势试图维持秩序;看到远处商业大厦的LED屏幕上,

原本的广告已被政府紧急通知取代。“他们崇拜的不是我,是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神。而我,

只是恰好站在了神坛上。”陈默喃喃自语,随即意识到这想法的荒谬——没有人崇拜他,

他们只是被迫模仿他,模仿一个死于煎荷包蛋的普通人。第一轮循环结束时,

陈默的尸体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摔倒动作中停顿,而是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后脑勺再次撞击地面,发出闷响。疼痛。陈默感到了一阵真切的疼痛,

从他幽灵状态的后脑勺传来。与此同时,

%能量收集:7单位解锁基础操作:视角切换消耗1单位/分钟陈默愣住了。

他试探性地想着“视角切换”,立刻感到意识被拉扯,下一秒,

他正透过对面楼里那个睡衣女人的眼睛,看着自己所在的公寓窗口。一分钟后,他回到原处,

能量显示减少了1单位。他的尸体已经从地上爬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

窗外的城市依旧在同步舞动,但陈默注意到,

有几个人开始出现细微的偏差——一个老妇人的点脚节奏慢了半拍,

一个年轻人的哼唱跑了调。同步率:0.009%数字下降了。就在这一刻,

陈默做出了决定。既然他无法阻止这场闹剧,至少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他再次启动视角切换,这次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像是科研人员的人。意识穿梭过半座城市,

他进入了一个混乱的实验室。白大褂们一边做着煎蛋的动作,一边焦急地讨论着。

“源头确认了,叫陈默,二十八岁,普通程序员,无任何特殊背景。”“系统来源不明,

技术远超人类理解范围。”“最重要的是找到终止方法!全球经济已经完全停摆了!

”陈默退出视角,回到自己的公寓。他的尸体正端着那个根本不存在的荷包蛋,走向客厅。

“普通程序员。”他苦涩地想着。是的,他普通到连死亡都如此平庸——不是英雄式的牺牲,

不是悲剧式的告别,只是一个煎糊了荷包蛋的意外。然而,就是这个平庸的他,

此刻正牵着全人类的线。当他的尸体再次在客厅中央完成那个滑倒动作时,

陈默没有移开目光。他注视着后脑勺撞击地面的瞬间,注视着那具早已没有生命的躯壳,

注视着窗外数百万同样在做后仰动作的人们。“如果死亡是我的第一个作品,”他轻声说,

“那不妨看看,一个平庸的灵魂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同步率:0.008%能量收集:14单位数字仍在下降,而陈默开始微笑。

第二章:坐在幽灵王座上三天过去了。陈默的尸体引领着全球舞蹈,

而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使用那神秘的“能量”。视角切换之外,

他还解锁了“听觉窃取”和“短暂附身”,后者每次消耗高达50单位,

但允许他在十秒内控制任何一个模仿者。他没有轻易使用这个能力——能量太珍贵,

而他收集的速度随着同步率的下降越来越慢。全球同步率已跌至0.005%,

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完美模仿他的每一个动作。

新闻报道开始出现“模仿偏差”案例——有些人开始加入自己的小动作,

有些人则干脆在某些循环中静止不动。“这是系统的漏洞!

”一位被迫一边做煎蛋动作一边接受采访的专家在电视上激动地说,“当模仿不再完美,

系统的控制力就在减弱!”陈默漂浮在自己的公寓里,看着电视上那张兴奋的脸,

内心毫无波澜。他知道那不是系统的漏洞,而是人类的韧性——即使在最极端的控制下,

人类依然能找到表达自我的缝隙。他的公寓已被政府封锁,

但无人敢进入这个“源头”所在之处。透过窗户,他能看到楼下驻扎的军队和科学家,

他们一边做着滑稽的煎蛋动作,一边试图研究解决这个全球危机的方法。第四天早晨,

当时钟指向他通常起床的时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尸体没有走向厨房,

而是转向了书房——那是他生前每天早上的第一个目的地,

检查他苦心经营了五年的个人博客。“行为序列扩展!”窗外传来一个科学家的惊呼,

“原型开始新的行为循环!”陈默愣住了。他跟随自己的尸体进入书房,看着它打开电脑,

登录那个名为“默言默语”的博客。

那是他发泄日常 frustrations 的小天地,从未有过超过一百的阅读量。

而现在,全球七十亿人同时转向了各自最近的电子设备,开始做出打字的动作。

博客访问量计数器疯狂跳动,从三位数瞬间飙升至十亿级别。服务器在几秒内崩溃,

但模仿不会停止——没有设备的人对着空气打字,儿童用玩具键盘模仿,

文盲在沙地上划着无意义的符号。“他们在读我的文字...”陈默难以置信。

他的尸体——或者说,系统——正在博客上发布新内容。不是新写的,而是按时间顺序,

一字不差地发布他生前写过的所有博文。

暗恋对象的人》《为什么所有袜子最后都会神秘消失一只》...这些平庸至极的日常碎语,

此刻正被全球阅读、分析、研究。当天下午,更荒诞的事情发生了。一家知名出版社宣布,

他们将集结出版陈默的所有博文,书名为《默示录》。全球顶级评论家们一边做着煎蛋动作,

一边在媒体上盛赞这些“朴实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智慧”。“在陈默的文字中,

我看到了存在的本质。”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完成一个端盘子动作后严肃地说。

陈默想笑,却笑不出来。他们谈论的不是他,是一个被神化的幻象。真正的他,

那个会因为袜子丢失而恼火的普通人,正以幽灵状态飘在书房里,无人问津。第五天,

一个自称是陈默“生前挚友”的男人出现在媒体面前。他叫张涛,确实是陈默的大学同学,

但两人已有三年没联系。“陈默生前常对我说,人类需要回归简单。

”张涛一边模仿打字的动作,一边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他预见了这场危机,并告诉我,

答案就藏在他的博客里。”谎言。全是谎言。陈默愤怒地启动视角切换,进入张涛的视野。

他看到的不是哀悼,不是困惑,而是满满的算计和得意。这家伙正在利用这场危机牟取名声。

更令人不安的是,陈默注意到张涛的模仿动作近乎完美,远超常人。

当全球同步率已跌至0.003%时,张涛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是陈默的复制品。当晚,

陈默决定冒险使用一次附身能力。他选择了张涛,想弄清楚这个男人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十秒钟很短,但足够读取表层的想法。“...系统会选择新的原型,

必须成为下一个...只有完美模仿者才有资格...”附身结束,陈默回到公寓,

内心震惊。张涛不是在简单地蹭热度,他在试图成为下一个“原型”,接管对全球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陈默的尸体开始了新的行为模式。它走到书架前,

抽出一本陈默生前最爱读的小说——《局外人》。

全球七十亿人同步从最近的地方拿起一样东西,开始阅读。

无法想象那晚的混乱——司机在驾驶座上“阅读”方向盘,厨师在厨房“阅读”菜刀,

泳池里的人“阅读”池水。但更令人震惊的是,第二天,

全球出现了无数对《局外人》的深度解读,称陈默通过这个选择表达了人类存在的荒诞性。

“我们都被困在自己的躯壳里,如同默哥被困在他的死亡中。

”一个当红偶像在社交媒体上写道,配图是自己一边做煎蛋动作一边阅读《局外人》的照片。

陈默看着这一切,感到一种深不见底的荒谬。他们在他平庸的生活中挖掘深度,

在他无意的选择中寻找意义,就像在沙漠中寻找海市蜃楼的人,明知是假,却不得不信。

第七天,系统发布了新通知。“全球同步率低于临界点0.001%。

若在24小时内无法提升至0.01%,系统将选择新的原型个体。”陈默愣住了。

选择新原型?这意味着什么?他的存在会怎样?更让他心惊的是,同步率突然开始回升。

不是小幅波动,

是跳跃式的增长——0.002%、0.005%、0.008%...他切换到多个视角,

终于发现了原因:全球各地出现了所谓的“精准模仿训练营”,

教导人们如何完美复制陈默生前的每一个动作。张涛是这些训练营的幕后推手。

“只有完全成为陈默,我们才能理解他留下的启示!”张涛在电视上宣讲,

他的模仿已完美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陈默飘到窗边,看着楼下训练营里的人群。

他们不再是被迫的模仿者,而是狂热的信徒,努力让自己变成一具已死之人的精确复制品。

“他们不是在模仿我,是在抹杀我。”陈默突然明白了,“当他们都能完美成为陈默时,

陈默就什么都不是了。”那一刻,他做了一个决定。

消耗100单位能量——他积攒了整整一周的全部储备——他短暂地重新连接了自己的尸体。

只有五秒钟,但足够了。在全世界面前,“陈默”没有像往常一样煎蛋,而是转过身,

直面镜头——那些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缓缓抬起右手,竖起了中指。

全球同步率瞬间暴跌至0.0001%。混乱。彻底的混乱。但在这混乱中,陈默笑了。

这是他死后第一次感到自己还活着,以某种方式。张涛在媒体上愤怒谴责这一“亵渎行为”,

声称那是系统故障,不是陈默的本意。但有些人开始思考。

如果那个手势真的是陈默的本意呢?如果他不是在引领他们,而是在嘲笑他们呢?

同步率没有回升。而24小时的倒计时,正在一点点流逝。陈默漂浮在公寓中央,

看着自己的尸体重新回到煎蛋的循环中。窗外,世界依然在模仿,但已经有了不同的意味。

“王座很舒服,张涛。”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说,“但你以为我会这么轻易让位吗?

”能量显示:18单位,正在缓慢回升。这一次,回升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第三章:“成神”的漏洞倒数第十八小时,陈默发现了系统的秘密。

事情发生在一次常规的视角切换中。他选择了一个在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

想了解官方对那个竖中指事件的反应。但当他进入那位科学家的视野时,看到的不是实验室,

而是一片纯白空间。“陈默先生,我们终于见面了。”一个声音直接在他的意识中响起。

陈默猛地“后退”,却发现自己无法脱离这个视角。“别紧张,这里是系统的缓冲区。

我是杨教授,这个项目的...前任负责人。”纯白空间中逐渐浮现出一个老人的轮廓。

他穿着白大褂,做着煎蛋的动作,但眼神清明,与那些被控制的模仿者截然不同。“项目?

什么项目?”陈默警惕地问。“人类统一意识项目,俗称‘成神计划’。

”杨教授一边翻动着无形的鸡蛋,一边解释,“我们相信,如果全人类能同步思考、行动,

就能进化成一个更高级的存在形态。

”陈默记起在新闻中见过这位教授——量子意识领域的先驱,

三年前因研究过于激进被学术界排挤,从此销声匿迹。“你们对我做了什么?”“准确地说,

是你对我们做了什么。”杨教授苦笑,“系统需要一个‘原型’来启动。

我们选择了上千名候选人,你不在其中。

但系统自行选择了你——一个临终者的脑波与系统频率意外共振,就像钥匙偶然***了锁孔。

”陈默感到一阵眩晕。他的死亡,他的全球影响力,全是一场意外?一个bug?

“为什么是我?”“因为你的平庸。”教授直言不讳,

“系统需要一个足够简单、普通的意识作为模板。天才的思想太复杂,疯子的思维太混乱,

而你...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的平庸。陈默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那么,

这个同步率下降...”“是系统的预期之内。”教授接话,“人类意识具有天然的多样性,

强制同步本就不可能持久。系统会在同步率归零时选择新的原型,重新开始。如此循环,

直到找到一个能持久维持同步的完美原型。”陈默想起了张涛的完美模仿,

一阵恶心涌上心头。“如果有人刻意模仿呢?完美复制原型的每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