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会议室的空气,在林暮那句“数据地基”的反击之后,凝固了足足三秒钟。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无形的电光火石在两位新上任的负责人之间噼啪作响。
赵启明仿佛浑然未觉,或者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平静地接过话头:“林经理说得很好,‘星海’既需要仰望星空的创意,也需要脚踏实地的数据支撑。”
他示意助手开始分发一份简单的项目背景资料。
“未来两周,我需要你们二位各自带领核心成员,拿出一份初步的战略构想框架。
一个月后,第一次项目论证会,我要看到你们融合后的方向。”
“融合?”
陆辰眉梢一挑,身体放松地靠向椅背,语气带着点玩味,“赵总,意思是让我们先各自打个样,再看看怎么‘拼’起来?”
“可以这么理解。”
赵启明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们,“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拼接。
具体如何协作,你们自行决定。
我只看结果。”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
众人纷纷起身离开,眼神都不由自主地在林暮和陆辰之间瞟来瞟去,充满了看好戏的期待。
林暮迅速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准备第一个离开这是非之地。
她需要立刻回到她的数据堡垒中,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并开始规划如何为“星海”打下她所认可的、坚实的地基。
“林经理。”
一个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是陆辰。
他几步就跟了上来,与她并肩走在走廊上,步伐不紧不慢,恰好能与她同步。
林暮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微微侧头,给了他一个“有事?”
的冷淡眼神。
“看来未来一个月,我们要朝夕相处了。”
陆辰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关于怎么‘协作’,林经理有什么高见?”
“我认为赵总的意思很明确,各自先拿出专业领域的方案。”
林暮目视前方,声音平稳,“在缺乏足够数据支撑的情况下,盲目讨论‘协作’没有意义。
我的团队会尽快完成初步的市场规模、用户画像和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陆辰轻轻笑了一声,“很期待。
不过,‘星海’的目标是创造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现有需求。
有些东西,报告恐怕看不出来。”
“任何‘创造’都基于对现有世界的理解。
脱离实际的需求创造是空中楼阁。”
林暮反驳得毫不客气。
两人走到电梯间,恰好只有他们两人。
气氛再次变得有些紧绷。
陆辰按下下行键,状似随意地问:“那么,在林经理看来,我的‘创世者计划’草案,属于空中楼阁吗?”
他刚才在会议结束后,己经让助理将那份草案的核心摘要发给了林暮。
林暮的眉头瞬间拧紧。
她确实在手机预览里扫到了那份摘要,那疯狂的想法让她几乎要怀疑陆辰的专业性。
“高投入,高风险,用户筛选机制模糊,回报周期不可预测,且存在巨大的伦理和隐私争议风险。”
她一口气列出了数个关键问题,每个词都像一颗冰冷的石子,“在我的评估体系里,它的优先级非常低。”
“优先级低,不代表价值低。”
陆辰转过身,正面看着她,电梯门的金属表面映出两人对峙的身影,“有些价值,无法用你那些冰冷的数字衡量。
比如品牌忠诚度,比如社区文化的情感维系……无法量化的价值,在商业决策中就是不确定的风险。”
林暮寸步不让。
电梯门“叮”一声打开,里面空无一人。
他们一前一后走进去,狭小的空间让这种对峙感更加强烈。
陆辰看着楼层数字不断跳动,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了些许:“林暮,你有没有想过,数据可以告诉你过去发生了什么,甚至预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但它永远无法告诉你,‘应该’发生什么。”
这句话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地刺了林暮一下。
她习惯于用数据定义“应该”,最优解就是“应该”走的路。
而陆辰,似乎在质疑这个根基。
她深吸一口气,在电梯门再次打开,面对外面嘈杂的公共办公区之前,给出了她的最终回答:“我的职责,就是确保公司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应该’的方向上。
基于数据。”
说完,她率先迈步而出,背影决绝。
陆辰看着她的背影,没有立刻跟上。
他摩挲着下巴,眼中思索的意味大于恼怒。
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关于方法和理念的争论,但现在,他隐约感觉到,这更是一场关于世界本质认知的冲突。
而冲突的漩涡中心,就是“星海”。
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看来,得让你亲眼看看,‘数据’看不到的风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