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一回不想奋斗了,这很合理吧

第1章 重生

发表时间: 2025-01-03
“哎,看来是真的回不去了。”

“我没想着要重生啊!

怎么这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就是个病毒性感冒吗?

怎么吃了颗药,迷迷糊糊睡了过去,一觉醒来,不光时间变了,地点也变了,回到了 24 年前 ,2000 年,自己15岁的时候。

从长三角的永城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南海省西边的一个小城市。

这个小城镇人口不过 10 万,上一世他在这里生活了 18 年,后来去内地上大学,参加工作,除了逢年过节就很少回来,特别是结婚以后,回来的次数就更少。

他完全没有重生后的欣喜,甚至压根不想重生。

上辈子看小说的时候或许有过幻想,可当真重生了,他却感觉憋得慌。

虽然 24 年后的自己身材发福,事业不算成功,房子不大,车子不好,票子也不多。

但只要一闭上眼,满脑子都是那些平凡温馨、充满烟火气的日子。

老婆的唠叨是爱的叮嘱,儿子的调皮是成长的痕迹,那才是他内心渴望且最不愿失去的生活。

何文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整整一个礼拜。

他多希望这不过是一场梦啊。

可 7 天过去了,他终于确认,真的回不去了。

“也不知道老婆发现自己不在了,能不能撑得住?

6 岁的儿子找不到爸爸,谁能把他哄好?”

“不能想,不能想,一想这些就又堵得慌。”

既然回不去了,那就重活一世吧!

把上一辈子的那些遗憾、对不起的人、辜负的信任,想办法去弥补。

还好正值暑假,又恰逢今年是何文初三毕业的年份,8月份既没开学,又没有暑假作业。

所以这 7 天里,他的异常状态倒是未被人察觉。

本来自己父母那一辈的家长,养孩子就不像几十年后那样, 24 小时把孩子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讲究陪伴。

那时候家长对孩子基本上就是只要饿不着,喂饱了就放出去,放养模式。

老何家的这种状况更是显著,远超一般。

何文从小没见过奶奶,听说自己母亲也没见过,爷爷在自己6岁的时候过世。

家里的两个大人就老爸、老妈。

这俩人,对管孩子这事,一个是不管,一个是不会。

父亲何正祥在当地那也能算是个风云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能算蛮传奇了。

至少在上辈子,何文就觉得自己老爸过得比他自己精彩多了。

老何读书的时候,听说成绩很好,是有机会在改开以后第一批上大学的。

但他却自己放弃。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觉得上大学,不如出去做生意。”

于是,他在高考期间放弃了最后一门考试,离开考场,跟着一群倒货的人出去闯荡。

也给这个城镇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 —— 当年的单科状元竟然没考上大学。

后来据母亲讲,父亲那一次出去做生意并没挣到钱。

由此,老何便开启了他丰富的事业生涯。

当过赤脚医生,据说医术还算不错。

那期间,还因为给母亲治病,顺便把母亲给娶到手。

后来和爷爷一起卖过狗皮膏药。

小时候家里有一副狗熊皮。

何文小时候磕破了头,爷爷就剪下熊皮上的毛发然后搓成灰给自己敷上,效果还挺好。

再后来,到了 80 年代末,通过当倒爷赚到了自己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进入 90 年,整个南海迎来了那场著名的房地产泡沫期,房地产市场大热。

老何也开启了自己的房地产生涯。

丹城第一辆变速自行车属于大哥,90年家里就有24寸的松下电视和录像机,还有独栋别墅,那时家里的电话号码还是5位数。

老何如同那时的房地产一般,鼎盛之际,他们家在当地堪称首富之家。

每天总有亲戚朋友登门,脸上常挂着笑容,嘴里尽是恭维之语。

这些是何文10岁以前的记忆,那时他们还叫自己少爷。

但当那个泡沫破裂之后,却又一地鸡毛。

自己第一次见到被查封的房子是自己家,1块钱去菜市场买猪皮可以买到好多斤,加上母亲卖剩下的竹笋可以吃好久,自己吃过至少10种以上的竹笋做法。

原来毛坯房子,外墙不打灰,透风漏水也是能住人,而且30平方就能住一家6口。

那几年依旧有很多人登门,只是这些人的脸上己没了笑容,嘴里也不再有好话。

除了舅舅,其他都是讨债的。

这些是何文14岁以前的记忆,那时他们叫自己黑皮。

到2000年左右恰好是老何事业生涯的最后一抹余晖。

还清了债,盖了新的房子,明年大哥结婚,大姐毕业,二姐开始上大学。

再往后,等自己上大学时,生活费从刚开始的每月 800 元降到每月 500 元,最后两年甚至只有 300 元。

毕业之后,就变成了何文给父亲零花钱。

以下是为您润色得更口语化的表述:老何一首很执着,整天都想着搞大项目。

他这辈子呀,从来没打过工,一首都在创业。

可 2000 年往后,也不知道是时运不济,还是他己经跟不上新时代的步子,成了新时代浪潮里的边缘人。

可他越是不成,就越要折腾,结果之后家里发生的所有事都因他的折腾而起。

他自己也从众人眼中的大佬,逐渐沦为被调侃嘲笑的对象。

而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没文化,而母亲李容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没什么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后来她还自嘲过,说自己小时候,外公每天奖励她两分钱,让她去上学好好读书,可她因为贪玩又嫌读书难,结果把自己弄成了个文盲。

母亲管孩子的方式就和她管后院里面的那群鸡差不多,每天到时间了就投喂,晚上就把鸡往笼子里赶,只要鸡没丢没瘦,那就算完成任务。

母亲这一辈子,她的整个世界里就有丈夫和孩子。

她更多的精力可能都放在紧盯自己丈夫上了,感觉她一辈子都在和父亲的私藏小金库斗智斗勇,她警惕一切靠近父亲的女人。

她还和她的那些闺蜜们结成了同盟,相互通传情报。

还闹过笑话。

有次,父亲和大姐一同上街闲逛,大姐亲热地挽着父亲的胳膊,可能那姿态比较亲密。

母亲那如同猎犬般嗅觉灵敏的同盟成员中,立刻就有人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给老妈打电话通风报信。

母亲一听到这消息,瞬间脸色大变,心急火燎地给大姐二姐打去电话,十万火急地让她们陪着自己去捉奸。

然而,当电话打到大姐那里时,大姐一下子就懵了,愣了半天,没想到这所谓的捉奸对象居然是自己。

但也就是那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一首凭借自己的方式竭力维持着这个家,培养出了4个孩子。

反倒是自己上辈子颇为没心没肺,对家里的状况不管不顾,毕业以后就一首在甬城生活,对于这个家庭未曾尽到什么责任。

家里原本有 5 个孩子,二哥在何文三岁时遭遇意外,所以何文的小名叫小五。

他上面是二姐何燕,今年 18 岁了,在二中读高三,成绩还算不错,是家里最有主见的人。

毕业以后回到当地考取了公务员,和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结了婚,对方是个医生。

但她老公嫌弃二姐对娘家的事管得太多,争吵几次之后,二姐便提出了离婚,独自带着女儿生活。

大姐何兰,21 岁,大专毕业。

原本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湘省当地一个相当不错的单位,然而恰逢家里那时正处于最低谷的阶段。

大姐担心母亲独自难以支撑,于是舍弃了当地的工作,回到家乡找了一份服务行业的工作,陪伴家里熬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日子。

这也是何文上一辈子最为愧疚的一位家人。

再过几年,大姐将会和李老师结婚。

起初还算美满,育有一儿一女。

但后来出现了一些状况,大姐夫虽说没什么大的过错,但确实不够有担当,两人因此离了婚。

女儿归大姐抚养,大姐还背负了一身债务。

在自己穿越回来之前,大姐甚至依靠送外卖来维持生计。

老大何伟 28 岁,说起来也是读过大学的。

但他价值观形成之际,恰是家里最为富裕之时。

结果别的没学到,纨绔子弟的少爷作风倒是沾染了一身。

高中被三所学校开除,后来靠“财”进了一所大学,毕业证都没拿到。

上一辈子大哥结了两次婚,都是家里给办的,生了两个儿子。

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工作是二姐给他找的,在一所私立学校当保安混日子。

自己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他一分钱都未曾承担过,整个人毫无社会生存能力,或许他一首沉浸在他的少爷世界里未曾走出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废人,既可怜又可气。

何文想到这些,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好吧,既然重活一世,那就承担这一世的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