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九月,人们最常想到的是什么?
在世界各地这个答案并不一致,却又能根据大的地域生出些共同点来。
生在当下的这个世界的亚洲,北半球的时节里,九月是严格意义上的秋季。
对年轻人而言,基本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不过这些记忆对离开校园快十年的钟意深来说己经很遥远,又或者说很模糊了。
总有人说人的生命中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夏天,钟意深只觉得在他普普通通的一生里,能被叫出代名词的那些夏天只能说是生命里的节点,绝对算不上不可替代。
现在时间又到了九月,坐在办公室里的他被玻璃窗外的灿烂阳光吸引,忍不住停下手里的事情扭头往外看。
楼层不高,低头能看到中午饭点街上涌动的人群。
他的公司租在一个靠近大学城的园区,刚开学的日子难免会在路上看到成群结队的大学生。
每次晚上下班路过看见围坐在小摊吃宵夜的学生们,钟意深都不免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曾经他也是那样年轻,一样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一样觉得世界上的困难都会被努力克服。
走出校园以来,工作上的事他确实做得不错,个性也圆滑温和,唯一会被人”调侃“的或许只有他平淡的感情生活。
而立之年己过,身边的同期都陆续成家,他仍然是一副谁都没有特别关心的样子,平常闲暇时也基本是一个人度过。
偶尔有的几段,也并没有让他觉得多么深刻。
钟意深来自一个上进而自由的家庭,别说是个人感情生活,就连学业和工作,父母都对他并无特殊要求。
于是他在这些事上也更加随性,毕竟”人活这辈子得为了自己啊。
“从不给自己太多的预设,也不会有过分的期待,这就是钟意深的人生信条。
大概是老天也怕他太无所谓,又或是姻缘之神难得想起来照顾他,31岁的夏末,终归是有什么不一样了。
二钟意深心里对陈远的印象,从他在自己的部门实习开始就蛮鲜明的——钟意深的职位己经不需要亲自带实习生了,最多是手下带过来介绍的时候留个印象,记个名字;但当那个男孩踏着盛夏尾巴的阳光走进办公室、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是久违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少年意气的具象化。
当时的陈远留着很短的头发,不戴眼镜,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短袖格子衫,没打领带,扣子从下往上扣到第二颗,裤子是公整的卡其色西装长裤。
他站在钟意深面前,干净的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微微弓着身子朝他问好。
对视的一瞬间,钟意深只觉得眼前人的眼睛很亮,带着自己己然感到陌生的鲜活与生机。
人是偏见的动物,初印象大概是这世上很不准确又很难改变的事情之一。
幸运的是陈远留给钟意深的初印象很好,几乎有点到了惊艳的程度,但钟意深可是被朋友们打趣惯了的“知名冷静靠谱成年人”,所以,那一瞬间钟意深的理性告诉他自己,这是个值得栽培的业务好苗子,而不是一位潜在的优质终身伴侣。
当然,命运的安排是凡人不可阻挡的,两人之后会产生的紧密连接,也都是后话了。
时间回到他们相遇那一年的夏天,陈远作为在校生参与实习无非是做基础重复性的活,就算陈远学校出身不错成绩不错,该干的还是要老老实实干的。
只是钟意深难得承认,原来能看到一个自己觉得赏心悦目的人坐在工位上工作,上班确实会更愉快一些。
他本人在感情上是慎重的,况且年龄和经历差距摆在这里,就也只当是个欣赏的年轻人,完全没往其他地方想。
但要说喜不喜欢,钟意深绝不会否认自己对陈远的肯定——偶尔安排了需要亲自交代的工作,陈远虽然仍青涩,但无论是思维还是落实的细节,都让钟意深称得上满意。
更何况,那种与自己相似的淡然态度中又多了几分隐忍的狠劲,让钟意深不免心猿意马。
但就算退一万步他也早己过了头脑一热就靠近的年纪了——权衡利弊之后再行事这句话,随着年岁的增长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等等吧,全看老天的意思。
反正也不差这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