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学校食堂大作战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02

1 这饭没法吃了!“这土豆烧肉,是在跟我玩捉迷藏吗?

” 李哲用勺子扒拉着餐盘里那几块焦黄的土豆,语气里的怨气几乎能凝成实质,“肉呢?

被食堂大叔用显微镜挑走了?”坐在他对面的王鑫,一个戴着黑框眼镜,

永远对数据较真的技术宅,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根据我连续一周的观测和统计,

这道菜的平均肉丁含量为百分之三点五,而且体积均小于零点五立方厘米。理论上,

你需要打三份,才能凑齐一口的量。”“靠!” 李哲把勺子往餐盘上一扔,

发出“哐当”一声脆响,引得旁边几桌的同学侧目。“这日子没法过了!

天天不是水煮白菜就是萝卜开会,偶尔见点荤腥还跟中了彩票似的!我们是来上学,

不是来参加荒野求生的!”旁边的张浩,脾气一点就着,立刻声援:“就是!你看这米饭,

硬的能当子弹用!我怀疑食堂用的是建筑队剩下的沙子煮的!”他们所在的这所重点高中,

升学率是顶呱呱,可这食堂伙食,也是“顶呱呱”的差。价格年年涨,质量步步跌,

学生们私底下都把食堂戏称为“第九大奇迹”——能用最普通的食材,

做出最令人绝望的味道。“抱怨有什么用?” 一个清冷的声音插了进来。

说话的是坐在李哲旁边的赵琳,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心思缜密,平时话不多,

但一开口往往切中要害。“食堂窗口就那几个,爱吃不吃。你们除了在这里发牢骚,

还能干嘛?”“嘿,学习委员,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 张浩梗着脖子,

“难道我们就活该被这么糊弄?我们的饭票不是钱啊?”赵琳抬起眼皮,

淡淡地说:“所以呢?去跟打饭的阿姨吵?还是去堵食堂经理的门?除了激化矛盾,

有什么用?人家一句‘众口难调’、‘成本所限’就能把你打发了。

”李哲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忍着吧?我这正在长身体呢!

” 他说着,还夸张地拍了拍自己其实还算结实的胸膛。王鑫突然放下手机,

镜片后闪过一丝精光:“或许,我们不一定非要正面冲突。我最近发现,

学校内部论坛的匿名版块,流量不小。”李哲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发动群众,

舆论施压。” 王鑫言简意赅,“我们可以匿名发帖,收集大家对食堂的意见,

配上‘精彩’的图片证据。形成规模,引起校方注意。”“这个主意好!” 张浩一拍大腿,

“我就不信,学校领导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被食堂坑!”赵琳微微蹙眉,但没有再反对,

只是提醒道:“注意方式方法,别搞人身攻击,就事论事。而且,光在网上闹,

力度可能不够。”“那就线上线下结合!” 李哲来了精神,刚才的颓废一扫而空,

“王鑫负责网上发帖造势,收集证据。张浩,你人脉广,

私下多联络其他班对食堂有意见的同学。赵琳……你心思细,帮我们把握分寸,别玩脱了。

咱们就来一场‘食堂改善运动’!”四个年轻人,因为共同的“敌人”——糟糕的食堂伙食,

暂时结成了统一战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愤怒、无奈以及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

他们都知道,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对手不仅仅是那几个打菜手抖的阿姨,

更是盘踞在学校餐饮体系背后的某种根深蒂固的东西。

2 大叔也不是好惹的学生们的“小动作”很快就被食堂方面察觉了。食堂主管,姓宋,

大家都叫他宋大叔。他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身材微胖,皮肤黝黑,

常年在厨房的油烟里打滚,脸上带着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粗糙和固执。他没什么文化,

靠着早年承包学校食堂起家,一步步做到现在这个位置,管理着这所高中上千号师生的饮食。

这天下午,食堂收工后,宋大叔坐在办公室裏,听着手下一个小管事汇报情况。“宋哥,

最近学生们有点不安分啊。论坛上多了好多说咱们食堂坏话的帖子,还附了照片,

说什么……哦对,‘土豆找肉’,‘白菜洗澡’……”宋大叔叼着烟,

眯着眼看着窗外操场上奔跑的学生,冷哼一声:“一帮小兔崽子,屁事真多!吃饱了撑的!

”“就是!” 小管事附和道,“咱们这价格,在这片区的学校里已经算便宜的了!

物价涨得多快他们知道吗?人工不要钱啊?水电不要钱啊?还想吃龙肝凤髓不成?

”宋大叔吐出一口烟圈,慢悠悠地说:“别搭理他们。闹腾几天,没劲了自然就消停了。

学生娃,能翻起什么浪花?”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交代下去,

这几天打菜都给我‘规矩’点,别让人抓了把柄。尤其是那几个挑头的,给我留意着点。

”他口中的“规矩”,其实就是比平时稍微多给一点点,至少表面上看得过去。

宋大叔心里有自己的算盘。学校给他的承包费是固定的,他要在里面挤出利润,

还要打点上下关系,不从食材和用量上精打细算怎么行?在他看来,

学生就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哄一哄,吓一吓,也就过去了。以前也不是没人闹过,

最后不都不了了之?然而,这一次,宋大叔低估了对手。

李哲他们策划的“食堂吐槽帖”在匿名论坛火了。王鑫用数据说话,

罗列了本学期食堂菜价上涨幅度与菜品质量下降的对比图;张浩发动群众,跟帖抱怨者无数,

各种“惨不忍睹”的食堂饭菜照片被po上来,

甚至有人做了表情包和搞笑视频;赵琳则负责引导舆论方向,强调诉求是“合理改善,

而非无理取闹”,避免帖子因为过激言论被管理员删除。

学生们的怨气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迅速汇聚。甚至有些年轻的老师也在私下表示同情。

压力开始无形地传导。几天后,学校后勤处的一位副主任找宋大叔“谈了谈心”,

虽然语气委婉,但意思很明确:注意影响,学生意见很大,尽快妥善处理。

宋大叔从后勤处出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没想到这帮小崽子还真搞出了点动静,

居然捅到了上面。这让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利益受到了威胁。“想跟我斗?

” 宋大叔回到食堂,看着空荡荡的餐厅,咬着后槽牙,“毛都没长齐呢!

”他决定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一点颜色看看。硬碰硬不行,那就来点“软刀子”。

第二天,食堂的菜色果然有了“变化”。窗口的黑板上,

格外“豪迈”:“今日***:红烧狮子头每人限购一个”、“香酥鸡排***供应”。

学生们一开始还一阵欢呼,以为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但等到打到菜时,才发现不对劲。

李哲看着餐盘里那个孤零零、颜色发暗、个头比乒乓球还小的“狮子头”,用筷子戳了戳,

硬邦邦的。“这……是狮子头?我看是石头头吧!” 他夹起来咬了一口,

脸色顿时变得精彩纷呈,“呸!这什么味儿?面粉也就算了,怎么还有股怪味?

”张浩那边更是暴跳如雷:“鸡排?这他妈是鸡排?厚度跟纸片似的!炸得跟木炭似的!

***?白送我都不要!”王鑫冷静地记录着:“红烧狮子头,淀粉含量预估超过百分之七十,

肉质存疑。香酥鸡排,厚度不足零点五厘米,焦糊率百分之八十以上。

”赵琳看着餐盘里那几道看似“改善”,实则更像是“羞辱”的菜,

轻轻叹了口气:“他在告诉我们,他想给我们吃什么,我们就只能吃什么。所谓的‘改善’,

不过是应付差事,甚至是一种反击。”宋大叔站在打饭窗口后面,

看着学生们或愤怒、或失望、或无奈的表情,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跟他玩?

还嫩了点。他有的是办法让这些学生“知难而退”。学生们的第一次有组织行动,

似乎撞在了一堵无形的、柔软却坚韧的墙上。宋大叔用他的“经验”和“手段”,

轻易地将学生们的***化解于无形,甚至反过来将了一军。初战受挫,

李哲几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他们意识到,这位看似普通的食堂大叔,

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对付。3 玩阴的是吧?“妈的,这老狐狸!

” 张浩气得在寝室里来回踱步,“跟我们玩阳奉阴违这一套!这送的什么破菜?

比平时还难吃!”李哲阴沉着脸,盯着电脑屏幕上论坛里最新的回复。

虽然还有人在坚持发帖,但热度明显下降了不少,

很多帖子都在抱怨所谓的“改善”就是个笑话,

甚至有人开始嘲讽他们几个牵头的是“瞎折腾”、“浪费时间”。

“他这是在消磨我们的斗志。” 王鑫扶了扶眼镜,眼神锐利,“用最低的成本,

做出妥协的姿态,但实际质量反而更差。让我们内部产生分歧,觉得反抗无用,

然后自动放弃。”赵琳点了点头:“没错。宋大叔很懂得怎么对付学生。

他知道我们缺乏持久性,也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论坛热度会过去,

大家的愤怒会被新的‘***垃圾菜’消耗掉。我们必须想出更有效的办法。”“那怎么办?

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张浩不甘心地捶了一下桌子。“当然不能。” 李哲猛地抬起头,

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玩阴的,我们就不能来点更直接的?”“你想干嘛?

” 赵琳警惕地看着他,“别乱来。”“放心,违法乱纪的事不干。

” 李哲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他不是喜欢搞‘******’吗?

咱们就给他来个‘现场验货’!”几天后的中午,食堂人流量最大的时候。

李哲、张浩、王鑫和赵琳,以及他们私下联系好的十几个不同班级的同学,

分散到了几个打菜窗口前。轮到李哲时,他指着那道“红烧狮子头”:“阿姨,来份这个。

”打菜阿姨舀了一个放进他的餐盘。李哲没有离开,而是拿起食堂提供的公用筷子,

当众夹起了那个狮子头,稍微用力一掰——狮子头松散开来,

里面露出大量灰白色的淀粉和少量可疑的肉糜。“大家看看啊!” 李哲提高了嗓门,

声音在嘈杂的食堂里也显得格外清晰,“这就是食堂‘***’的红烧狮子头!这肉在哪呢?

这分明是淀粉疙瘩!”周围排队的学生顿时一阵骚动,议论纷纷。另一边,张浩也如法炮制,

他拿到那份“香酥鸡排”后,没有走开,而是直接用筷子把薄如蝉翼的鸡排夹起来,

对着光线:“各位同学睁大眼睛看看!这厚度,这颜色!这是鸡排还是炭烤纸片?

就这还敢***供应?欺负我们没见过鸡排吗?”王鑫则更绝,

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个便携式电子秤他做实验用的,

当场称量了一份“豪华套餐”的重量,并与窗口标价和旁边校外快餐店同类菜品进行对比,

用冷静而清晰的声音报出数据:“本份套餐售价十二元,净重三百五十克,

其中米饭占二百二十克,可食用肉类含量经体积测算不足五十克,

性价比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赵琳没有参与前面的“表演”,她拿着手机,

默默地记录着现场的情况,包括学生们的反应,以及很快闻讯赶来的食堂管理人员的表情。

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现场验货”和“数据打假”,让食堂工作人员措手不及。

打菜阿姨脸色尴尬,想争辩又不知从何说起。围观的学生们被点燃了情绪,

起哄声、质疑声、拍照声此起彼伏。“对啊!这什么玩意!” “太坑人了!” “退钱!

必须退钱!” “我们要吃真材实料的菜!”混乱中,宋大叔铁青着脸出现了。

他试图维持秩序,大声呵斥着:“干什么!干什么!不想吃就别吃!捣什么乱!”但这一次,

学生们没有被吓住。积压的不满在李哲他们刻意制造的这场“行为艺术”中被彻底引爆了。

人群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声讨着。宋大叔看着群情激愤的学生,

又看了看一脸“无辜”举着证据的李哲几人,眼神阴鸷。他知道,

这次简单的恐吓和敷衍已经没用了。这帮学生,比他想的更难缠。他强行压下怒火,

换上一副略显僵硬的“和蔼”面孔。“同学们,静一静,静一静!有话好好说!

可能是今天的菜品确实有点小问题,我们一定整改!这样,今天这几个菜,给大家退款!

我们马上研究,明天,明天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好说歹说,加上答应退款,

才勉强把这场风波平息下去。回到办公室,宋大叔气得一脚踹翻了旁边的垃圾桶。

他没想到这些学生敢这么直接地当众打他的脸。这已经不仅仅是抱怨,而是公开的挑衅了。

“行,要玩是吧?老子陪你们玩到底!” 他眼神凶狠地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喂?

老刘吗?是我,老宋。帮我个忙,

查几个人……”4 抓不着证据气死你宋大叔的“报复”来得很快,但方式却更加隐蔽。

李哲发现,自己去打菜时,阿姨舀菜的手抖得更厉害了,那哆嗦的频率,堪比帕金森晚期。

一勺菜抖到最后,能剩下半勺就算他今天运气好。而且,给他的菜,

明显比后面同学的要“清淡”许多,肉星几乎绝迹。张浩更惨,他暴脾气名声在外,

食堂阿姨看到他,直接面无表情地说“这个卖完了”,哪怕他明明看到锅里还有。几次之后,

张浩气得差点在窗口前爆炸。就连看起来最人畜无害的王鑫和赵琳,也遭到了“特殊对待”。

王鑫发现他常吃的某个窗口,菜价悄无声息地涨了五毛。

赵琳则总是在饭点接到各种莫名其妙的“老师找”或者“班级事务”,等她处理完再去食堂,

就只剩下些残羹冷炙。“他在针对我们!” 张浩咬牙切齿,“这老小子,

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他在杀鸡儆猴。” 赵琳擦着额头因为跑得太急而冒出的细汗,

冷静地分析,“让我们这几个挑头的吃不好,甚至吃不上饭,以此来警告其他同学,

这就是出头鸟的下场。”王鑫看着餐盘里那几根孤零零的青菜,点了点头:“很有效的策略。

很多原本支持我们的同学,现在看到我们的‘待遇’,都开始犹豫了。毕竟,

谁也不想跟自己吃饭过不去。”李哲闷头扒拉着那点没什么油水的饭菜,心里堵得慌。

这种有火发不出的感觉太难受了。宋大叔没有明目张胆地打击报复,

用的全是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让你抓不到实质性的把柄。你去告状?

他说阿姨手抖是个人习惯,说卖完了是正常现象,说涨价是成本压力,

说你去晚了没菜了更是合情合理。“我们不能就这么认怂!” 李哲抬起头,

眼神里带着不服输的劲头,“他越是这样,越说明他怕了!他怕我们把事情闹大!

”“问题是,我们现在抓不到他实质性的把柄。” 王鑫皱眉,“针对我们个人的小动作,

说出去学校也不会重视。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证明食堂在食材采购、卫生安全或者管理上有重大问题。”“证据……” 李哲喃喃自语,

目光在食堂里逡巡。他的视线扫过油腻的地面,堆放在角落的蔬菜筐,

还有那个挂着“闲人免进”牌子的后厨通道。

“后厨……”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你想都别想!

” 赵琳立刻看穿了他的想法,断然否定,“私闯后厨是***!一旦被抓到,

开除都有可能!为了口吃的,不值得!”李哲缩了缩脖子,他也知道这想法太冒险。

“那我们怎么办?就这么干耗着?” 张浩烦躁地说。“或许……我们可以从外部入手。

” 王鑫若有所思,“食堂的食材总要有来源吧?泔水总要处理吧?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打听打听。”这个方向似乎可行。四个人重新振作精神,开始分头行动。

王鑫利用他的技术,

尝试从***息中查找食堂供应商的可能线索;张浩动用他的“江湖关系”,

、收废品的人旁敲侧击;李哲和赵琳则负责留意食堂每天运送食材和清理垃圾的时间与车辆。

几天下来,收获甚微。宋大叔显然很谨慎,相关的信息捂得很严实。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

转机意外地出现了。这天傍晚,李哲因为留下来做值日,走得比较晚。路过食堂后门时,

他正好看到一辆小货车在卸货。几个工人正从车上往下搬一箱箱的冻肉。借着昏暗的灯光,

李哲眼尖地看到纸箱上印着的生产日期,似乎……有点久远?他心中一动,假装系鞋带,

蹲在不远处偷偷观察。工人们搬完货,跟食堂里的人打了个招呼,就开车走了。后门没关严,

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对话。一个年轻点的声音说:“宋哥,这批冻鸡翅便宜是便宜,

可这日期都快过半了,能行吗?”接着是宋大叔那熟悉的不耐烦的声音:“你懂个屁!

冷冻肉过期半年都能吃!价格便宜三分之一呢!解冻了多加点调料,谁能吃得出来?

赶紧搬进去!”李哲的心砰砰直跳!他赶紧用手机录下了后面几句话,虽然距离有点远,

杂音也多,但宋大叔那几句“过期半年都能吃”、“多加点调料”还是依稀可辨。

这简直是重大发现!他强忍着激动,悄悄离开,立刻在微信小群里联系了其他三人。

“兄弟们!有重大突破!我可能抓到宋大叔使用临期甚至过期食材的证据了!

”群里立刻炸开了锅。5 谈判桌下的较量拿到了可能的“证据”,四人小组精神大振。

但他们没有立刻发难。经过前几次的教训,他们知道,光靠一段模糊的录音和个人的目击,

恐怕很难彻底扳倒宋大叔,反而可能打草惊蛇。“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链。

” 王鑫分析道,“比如清晰的视频,或者具体的进货单、票据。”“还要注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