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打赢了***,姜晗在营地里彻底站稳了脚跟,士兵们都喊他“姜军师”,连奥马尔都得让他三分。
姜晗也不客气,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毕竟,他可是个资深科技宅,实在看不惯这营地里的“原始”。
首先改的是通信。
营地里的对讲机不是没电池,就是信号差,士兵们喊命令全靠嗓子。
姜晗翻出自己带来的备用零件,又从废弃的基站里拆了点设备,花了三天时间,居然组装出了一个小型通信基站。
当奥马尔拿着改装后的对讲机,清晰地听到三公里外哨位的声音时,差点把对讲机当宝贝供起来。
“姜,你是不是会魔法?”
奥马尔摸着基站,一脸崇拜。
姜晗翻了个白眼:“这叫科技,不是魔法。
你要是给我找更多零件,我还能搞个WiFi出来,到时候咱们就能刷视频了。”
奥马尔立刻拍胸脯:“没问题!
我让兄弟们去城里的废品站找,啥零件都给你弄来!”
接下来改的是武器。
营地里的枪五花八门,有AK47,有二战时期的老步枪,还有几支打两枪就卡壳的手枪。
姜晗拿着扳手螺丝刀,蹲在武器堆里研究了两天,居然把那些卡壳的枪全修好了,还给AK47加装了简易的瞄准镜(用废弃的望远镜改的)。
士兵们拿着修好的枪,试了两枪,兴奋得嗷嗷叫。
一个叫卡玛的年轻士兵举着枪跑过来:“姜军师,这枪太准了!
我刚才打树上的鸟,一枪就中!”
姜晗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叫‘精准射击’,《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枪都打不准,怎么知己知彼?”
卡玛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凑过来小声问:“姜军师,你那本《孙子兵法》,能不能借我看看?”
姜晗差点笑喷——合着自己还成了“兵法传播大使”?
他从背包里翻出一本中文版的《孙子兵法》,递给卡玛:“你看不懂中文啊,我教你。”
于是,每天晚上,营地里就出现了一个奇景:姜晗坐在帐篷前,拿着《孙子兵法》,用中英混杂的语言给一群黑叔叔讲“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旁边还放着笔记本电脑,时不时调出战役解析视频辅助教学。
士兵们听得津津有味,比看《速度与***》还入迷。
可改革哪有那么顺利?
没过多久,奥马尔就愁眉苦脸地来找姜晗了:“姜,咱们没钱了。
粮食快吃完了,子弹也不多了,怎么办?”
姜晗也犯了难——他懂军事懂科技,可不懂赚钱啊!
总不能让他去抢吧?
那不符合“军师”的身份。
他皱着眉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奥马尔,你们这地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比如矿石、木材之类的?”
奥马尔想了想:“有!
山谷后面有个铁矿,还有很多红木,但是没人敢去挖,因为那边有野兽。”
“野兽怕什么?”
姜晗一拍桌子,“咱们有枪啊!
挖铁矿卖钱,红木也能卖钱,有了钱就能买粮食买子弹,这不就循环起来了?”
奥马尔还是有点犹豫:“可是……挖铁矿需要机器啊,我们没有。”
“没机器怕什么?”
姜晗笑着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之前存的“简易采矿设备制作教程”,“咱们用土办法,先搞个小矿场试试。
我教你们做简易的选矿机,保证能用。”
接下来的日子,营地里更热闹了。
士兵们白天要么去挖矿,要么跟着姜晗做选矿机,晚上继续听他讲兵法、看视频。
姜晗还搞了个“绩效考核”——挖矿多的、机器做得好的,晚上能多喝一碗奶茶,还能优先看新缓存的视频。
这下士兵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连之前最懒的那个士兵,都天天扛着锄头去挖矿。
没过多久,第一批铁矿石就挖出来了。
姜晗联系上之前公司的一个老客户(幸好卫星电话还能用),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了出去,居然赚了不少钱。
奥马尔拿着钱,激动得手都抖了:“姜,你真是我的福星!
以后咱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姜晗看着营地里忙碌又有序的景象,心里也挺有成就感。
他摸了摸怀里的《孙子兵法》,又看了看正在组装选矿机的士兵们,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从一个“PPT战神”,变成了一个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军阀军师”。
可他没想到,麻烦还在后头——这次来的,不是***那样的小角色,而是洛加共和国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头子,人称“黑蝎子”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