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陨落的开端陆氏集团总部二十八层,气势恢宏的会议室内,冷气仿佛带着冰碴,
钻进每一个毛孔。林知夏站在投影幕布前,只觉得后背那件廉价的白色衬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紧紧黏在皮肤上,勾勒出她微微颤抖的脊背线条。冰冷的寒意与内心的焦灼交织,
让她如坠冰窟。幕布上,展示着一套名为“月光女神”的珠宝设计图。
本该是她呕心沥血两周的成果,此刻却成了审判她的证据。“这份设计稿,是你做的?
”陆深的声音不高,却像裹挟着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冻结了会议室原本就稀薄的空气。
他修长的手指用力按在幕布的一处细节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几乎要将昂贵的幕布戳破。
林知夏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要跳出喉咙。她强迫自己抬起头,
迎上那双曾经让她沉醉、如今却冰冷刺骨的黑眸。“是...是我亲手画的,陆总。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微颤,却仍强撑着最后一丝尊严和希望。为了这个项目,
她几乎不眠不休,每一个线条的弧度,每一处光影的转换,都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
她渴望成功,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更渴望……能得到他一丝认可的眸光。陆深缓缓转过身,
锐利的目光如同淬了冰的刀片,带着审视和毫不掩饰的失望,
一寸寸刮过她苍白得毫无血色的面颊。“那你给我解释一下,”他的语气平缓,却字字诛心,
“为什么在这些藤蔓缠绕和月光波纹的细节处,会出现如此明显、低级的AI生成痕迹?
这种毫无灵魂的图案重复和逻辑断裂,就连设计学院的实习生都不会犯!”话音刚落,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那些或好奇、或嘲讽、或怜悯、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像无数根无形的针,
从四面八方刺向林知夏,让她无所遁形。林知夏浑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了。
她踉跄着上前两步,凑近投影,难以置信地仔细查看。果然,在她精心描绘的细节处,
那些本该充满生命力和独特笔触的地方,
赫然呈现出只有冰冷算法才会产生的、完美却死板到极致的重复和断裂!“不…这不可能!
”巨大的震惊和恐慌攫住了她,声音带着哭腔,“我U盘里存着所有的原始文件和过程稿!
明明是手绘的……”她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慌乱地翻找自己的公文包、口袋,
甚至将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地上。口红、钥匙、便签本散落一地,
唯独那个存着她所有心血的黑色U盘,不翼而飞。绝望像漆黑冰冷的潮水,
瞬间淹没了她的口鼻,夺走了她最后一丝力气。陆深冷漠地看着她如同小丑般的慌乱,
眼中最后一点温度也消散殆尽。“林知夏,”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带着不容置疑的最终审判意味,“陆氏集团,不需要靠欺骗和剽窃手段获得机会的设计师。
这不仅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设计’这两个字的侮辱。”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最后定格在她惨白的脸上,“你,太让我失望了。”说完,他利落地收起资料,
眼神甚至不愿再多在她身上停留一秒,仿佛多看一眼都会玷污他的视线。他转身,
迈着决绝的步伐,头也不回地宣布:“散会。”人群像退潮般散去,
夹杂着低语和若有若无的嗤笑。林知夏僵立在原地,四肢冰凉,仿佛连血液都停止了流动。
她看见站在会议室门口的苏雨晴,那个妆容精致、身姿窈窕的设计部总监,
嘴角勾起一抹转瞬即逝的、充满恶意的冷笑。那一刻,一切都明白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她入职第一天,
苏雨晴看到她简历上“由陆总特批”的备注时那瞬间阴沉的脸色?
还是每次她向陆深汇报工作时,苏雨晴那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目光?那个U盘,
只怕早已落在了苏雨晴手里,并被彻底“改造”了。第二章 往事如毒药意识恍惚间,
林知夏仿佛被拉回了三年前,那个栀子花飘香的A大校园。那时,
陆深作为陆氏集团的年轻副总裁,也是业内炙手可热的设计天才,受邀回母校举办短期讲座。
他站在讲台上,气质清冷,目光睿智,仿佛周身都笼罩着一层光环,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
讲座的最终作业,是以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为灵感,设计一套珠宝。
其他同学大多选择历史名人、影视明星,唯有林知夏,别出心裁地选择了革命烈士江姐。
她设计了一套名为“杜鹃啼血”的首饰,以杜鹃花的形态象征坚贞不屈,
用血红色的宝石点缀,诠释那种为信仰献身、壮烈而又渴望自由的灵魂。点评环节,
陆深拿起她的设计图,端详了许久。台下鸦雀无声,林知夏紧张得手心冒汗。“很有灵气。
”他终于开口,清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图纸上杜鹃的花瓣,指尖的温度似乎能穿透纸张,
熨烫在林知夏的心上。“杜鹃的形态可以处理得更抽象一些,”他补充道,目光落在她脸上,
“重点表现那种破茧成蝶、向死而生的自由感,而不是拘泥于花朵本身的形状。”课后,
他竟独独将她留下,就她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给了许多专业而细致的指导。那一刻,
窗外阳光正好,他低沉的嗓音和偶尔流露的浅笑,像一颗投入林知夏心湖的石子,
漾开了层层涟漪。那个看似冷漠疏离的男人,内心竟蕴藏着如此细腻的温柔。少女的心,
就这样毫无防备地、彻底地沦陷了。正是这份隐秘而炽热的情感,驱动着她在毕业后,
放弃了其他看似不错的选择,拼尽全力想要进入陆氏集团。面试那天,当她推开会议室的门,
看到主位上坐着的正是陆深时,心跳骤然加速。他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
随即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平静。“林知夏,A大设计学院应届毕业生,
曾获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金奖……”他念着她的简历,抬头,目光平静无波,
“为什么选择陆氏?”“因为陆氏拥有国内最好的设计平台和最前沿的项目,
我相信这里能让我快速成长,实现作为一名设计师的价值。”她按捺住狂跳的心,
给出了一个标准而得体的答案。然而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疯狂呐喊:因为你在这里!
只是因为你想离他更近一点!如今,回想起当初那份飞蛾扑火般的悸动,
林知夏只觉得无比讽刺和可笑。她以为那是通往光明的阶梯,却不知脚下早已是万丈深渊。
若能重来,她宁愿从未踏进A大那间讲座教室,宁愿从未见过那个名叫陆深的男人。
第三章 深渊里的挣扎“听说了吗?那个林知夏,就是陆总亲自招进来的那个,
这次的项目设计稿居然是AI画的!”“真的假的?难怪陆总发那么大的火,
当场就说她人品有问题!”“哼,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我看她也就是仗着有几分姿色,想走捷径罢了,结果这么快就露馅儿了!
”公司洗手间最里面的隔间,林知夏死死捂住自己的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的嫩肉里,
带来尖锐的疼痛,却远不及心口被撕裂的万分之一。外面同事毫不避讳的议论,
像沾了盐水的鞭子,一下下抽打在她早已千疮百孔的自尊上。自从“AI设计稿”事件后,
她在公司的处境一落千丈。曾经偶尔会和她打招呼的同事,现在避之如蛇蝎,
目光中充满了鄙夷和疏离。而苏雨晴的刁难,则变得愈发肆无忌惮和系统化。
就在她几乎要被各种无形的压力压垮时,一周后,
她收到了总裁办直接下达的通知:随同陆总以及设计总监苏雨晴一起,
出差参加一个重要客户的项目洽谈。邮件的措辞冰冷而公式化:“林知夏,
此次出差是你将功补过的唯一机会,望你好自为之。”出差最后一晚,
客户举办了盛大的晚宴。林知夏本就性格内向,不擅应酬,
加之连日来的精神折磨和身体不适,她早早便以头晕为由告退回房。刚洗漱完准备休息,
房间的电话刺耳地响起。是苏雨晴,语气带着罕见的焦急和无奈:“知夏,
你快来陆总房间一趟!他喝多了,醉得不省人事,
我一个人实在弄不动他……”心底闪过一丝疑虑,但想到陆深可能真的需要帮助,
林知夏还是匆匆套上外套赶了过去。陆深的套房房门虚掩着,她推门进去,
只见他面色异常潮红地靠在沙发上,领带被扯得松散,原本清明的眼神此刻涣散迷离,
呼吸急促而灼热。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酒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的甜香。而苏雨晴,
却不见踪影。“陆总,您还好吗?需要帮您叫医生吗?”她担忧地上前,
刚伸出手想探探他额头的温度,手腕却被一股滚烫而巨大的力量猛地攥住!天旋地转间,
她整个人被一股蛮力拽倒,跌入一个炙热得吓人的怀抱。陆深的气息,
混杂着浓烈的酒气和那股不正常的炙热,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彻底笼罩。
她惊恐地挣扎,哀求,哭泣,却都被男人药物作用下失控的力量和意识模糊的粗暴所吞没。
那一夜,成了林知夏人生中最漫长、最黑暗的折磨。身体的疼痛远不及心灵的屈辱,
她像一朵被狂风暴雨肆意摧残的花,零落成泥。天亮时分,
她在浑身如同被碾碎般的剧痛中醒来。房间里一片狼藉,提醒着她昨夜发生的一切不是噩梦。
陆深早已穿戴整齐,站在床边,正慢条斯理地扣着衬衫的袖扣。他的眼神恢复了清明,
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冰冷,那里面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厌恶和鄙夷,
像看一件肮脏的垃圾一样俯视着她。“为了上位,真是不择手段,
甚至不惜用下药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他薄唇轻启,吐出的字眼像淬了毒的冰锥,
狠狠扎进林知夏的心脏,“林知夏,你真是卑劣得令人作呕。”他从西装内袋里拿出皮夹,
抽出一沓厚厚的百元大钞,随手一扬,钞票如同肮脏的雪花,
纷纷扬扬地散落在她***的、布满青紫痕迹的肌肤上。“拿着,你的‘辛苦费’。
”他的语气轻蔑到了极点,“昨晚的事,如果让我在外面听到半点风声,”他顿了顿,
俯下身,冰冷的目光锁住她惊恐的眼睛,“我会让你,以及你在乎的一切,
都在这个城市彻底消失。”说完,他直起身,毫不留恋地转身,房门被砰地一声重重摔上,
巨大的声响震得林知夏浑身一颤。她蜷缩在满是褶皱、还残留着昨夜气息的床单上,
身体无处不痛,心更是碎成了粉末,连泪水都仿佛干涸了,
只剩下无尽的荒凉和深入骨髓的悔恨。她恨自己的轻信,恨苏雨晴的狠毒算计,
更恨陆深的眼盲心瞎和绝情!她怎么会愚蠢到,爱上这样一个是非不分、冷酷无情的男人?
第四章 雪上加霜的绝望回到公司,等待她的是更致命的打击。
一封匿名举报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公司高层和人事部的邮箱里,
信中指出她大学时期那幅备受陆深称赞、让她初露锋芒的“杜鹃啼血”设计稿,
实为抄袭设计总监苏雨晴学生时代的未公开早期作品。消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开。
尽管林知夏拼命辩解,
甚至颤抖着双手捧出自己当年那本厚厚的、画满了创作草图和思路记录的素描本,
但在苏雨晴适时拿出的、所谓“时间戳更早”的“原始手稿”电子版面前,
她的所有证据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看似“确凿”的电子证据,
而不是一个“品行不端”者的孤证。陆深看着技术部门出具的所谓“对比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