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南赡部洲的城镇,市井间的喧嚣便扑面而来。
正当两人对周遭一切感到新奇时,一阵清脆的法螺声穿透嘈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只见街口高台上,一个身着锦缎道袍、手持拂尘的道士正唾沫横飞地作法。
他鹤发童颜,双目“炯炯有神”,声称能通鬼神、治百病,甚至能为有缘人指点长生迷津。
台下百姓深信不疑,纷纷跪地磕头,将铜钱源源不断地奉上。
孙悟空看得两眼放光,攥着北陌的胳膊就要冲过去,却被北陌一把拽住。
北陌眉头微蹙,前世的记忆告诉他,这道士眼神游移,气息驳杂,浑身透着“江湖骗子”的油腻感,绝非真正的修行者。
那道士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注视,目光在孙悟空那身毛茸茸的“异装”和北陌沉稳的气度上扫过,立刻露出一副“慧眼识珠”的高深笑容,主动走下台来:“两位施主气度不凡,骨骼清奇,一看便有仙根。
贫道‘玄机子’,若二位有意求仙问道,贫道或可略作指点。”
北陌不动声色,淡淡开口:“道长既有通天彻地之能,不知能否为我二人算一算,何时能得遇真仙,修成长生?”
玄机子心中暗喜,正准备信口开河,却不料北陌话锋一转,抛出一个关于《道德经》中“玄牝之门”的生僻注解问题。
这一下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玄机子支支吾吾半天,脸色由白转红,最后恼羞成怒地喝道:“尔等凡夫俗子,怎敢质疑贫道!”
说着就要扬起拂尘动手,却被孙悟空眼疾手快一把推开,踉跄着差点摔在地上。
玄机子当众出丑,恼羞成怒之下,立刻煽动围观的百姓:“大家快看!
这两人衣着古怪,言语无状,定是山野间跑来的妖人,专门来败坏贫道清誉的!”
不明真相的百姓本就迷信,被他这么一挑唆,顿时群情激愤。
有人捡起地上的石子,有人骂骂咧咧,纷纷朝着北陌和孙悟空围了上来。
孙悟空气得毛发倒竖,一把就要抄起身边的木棍教训这些“有眼无珠”的凡人,却被北陌死死从身后抱住。
“悟空,住手!”
北陌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们是来求仙的,不是来与凡夫俗子逞凶斗狠的。
一旦动手,不仅坐实了‘妖人’的罪名,更会惹来无穷麻烦,断了求仙之路。”
孙悟空虽满心不甘,但看着北陌凝重的眼神,还是咬牙松开了手。
两人只能在一片谩骂和飞石中,狼狈地冲出人群,逃离了这座城镇。
接连在城镇中碰壁,又亲身体验了人心的复杂与险恶,孙悟空垂头丧气地坐在山林里,抓着地上的枯草嘟囔:“这南赡部洲的人怎么都这么坏?
难道求长生就这么难,连个靠谱的师父都找不到吗?”
北陌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要安慰,却听到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砍柴声。
循声走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身穿粗布短打的老樵夫正在树下砍柴,动作娴熟,气息悠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与世无争的平和。
老樵夫见他们衣衫破旧,却眼神清亮,并无恶意,便放下斧头,笑着递过两个野果:“两位年轻人,看你们风尘仆仆的,是从远方来的吧?”
北陌接过野果,拱手道谢,趁机问道:“老丈,我们兄弟二人是来求仙问道的,不知这附近可有真正的得道高人?”
老樵夫闻言,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后指向西方:“南赡部洲多是追名逐利之辈,真正的隐世高人,怕是难寻。
不过我曾听祖辈说,西边的西牛贺洲有座灵台方寸山,山上住着一位须菩提祖师,神通广大,智慧高深,只是他从不轻易收徒,只传有缘之人。”
得到“须菩提祖师”这个关键线索,两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们再次回到海边,吸取上次的经验,找了一棵最粗壮的千年古木,精心打造了一艘更坚固、更宽敞的木筏,还提前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淡水,甚至用兽皮做了简易的帐篷抵御风雨。
临行前,孙悟空站在海边,望着茫茫大海,握紧了拳头:“哥哥,这次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俺老孙都听你的!
一定要找到那位须菩提祖师,学到长生不老的本事!”
北陌笑着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木筏扬帆,迎着朝阳缓缓驶入东海。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毫无准备的懵懂少年,而是心怀坚定目标的求道者。
一路上虽也遭遇过狂风巨浪,但凭借着北陌的冷静指挥和孙悟空的天生神力,两人默契配合,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经过两个多月的漂流,当一片仙气缭绕、峰峦叠嶂的陆地出现在视野中时,疲惫不堪的两人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西牛贺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