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御道:开局天书,终极超脱

第3章 内家拳法,读书识字

发表时间: 2025-09-27
林易学得认真,明白这是村长爷爷的好意。

然而,在学习这些粗浅把式的过程中,一些在前世记忆中的片段,却被悄然触动。

尤其是那名为“站桩”的练习。

要求身体放松又保持特定姿态,呼吸绵长,意守丹田…这感觉,与他前世师傅教他内家拳基础何其相似!

只是前世内家拳,内练一口气,配合独特的呼吸法通过调息内脏***气血冲刷内脏,强身健体,让气息悠长。

如今在这里村长爷爷说的由外而内的路子,似乎截然相反。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若我将村长所教的架势,配合上前世所知的那种“意守”、“调息”的感觉,会如何?

’无人指导,他只能暗自摸索。

在每日完成村长布置的练习后,他会自己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尝试调整呼吸,意念下沉,在保持桩架的同时,去体会身体内部细微的变化。

起初毫无所获,只是更累。

但久而久之,在某次站桩时,他忽然感觉到小腹处似乎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意盘旋,虽然转瞬即逝,却让他精神一振!

‘有门!

’林易心中暗喜。

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或许这条“由内而外”的路子,在这个世界同样走得通,甚至可能是一条无人尝试过的蹊径?

他将这丝感悟深藏心底,从未对人提起,只是每日更加刻苦地读书、站桩,默默观察,静静体会。

村中的生活依旧平静,读书声、打熬力气的呼喝声、以及远处大山隐约传来的兽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林易童年独特的背景音。

他如同一株幼苗,在这边陲土壤中,同时汲取着“文”的雨露与“武”的养分,悄然生长,等待着破土而出。

天刚蒙蒙亮,村中唯一的塾堂——一间比寻常土屋稍大、打扫得格外干净的空屋内,己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十来个年纪不等的村童,穿着打补丁但浆洗干净的粗布衣,跪坐在草席上,跟着前方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衫、面容清癯的老者,摇头晃脑地诵读。

老者是村里唯一的秀才,周老夫子。

他年轻时也曾外出游学,最终因资质所限且家贫无依,悻悻而归,在村中开了这间蒙学,束脩微薄,仅够糊口,却数十年如一日,未曾懈怠。

林易坐在最前排,小身板挺得笔首。

他的眸子依旧清澈,却比同龄孩子多了几分沉静。

他跟着诵读,声音清晰,一字不差。

那枚太极玉佩被他用细绳牢牢挂在胸前,贴身藏着,寻常并不显露。

课间休息,孩子们一窝蜂涌出塾堂玩耍。

几个大点的孩子炫耀着父兄前日打猎分到的肉干,或是模仿着军中操练的架势比划拳脚。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凑到林易身边,家里是狩猎队的队长,名叫周于。

嘴里嚼着肉干,含糊道:“林易,读书有啥用?

俺爹说了,练好身子骨,以后才能进军营吃皇粮!

或者跟狩猎队进山,那才威风!”

林易还没说话,旁边另一个稍显文弱的孩子立刻反驳:“你懂什么!

周夫子说了,读书才能明理!

才能考功名!

当了官老爷,那才叫光宗耀祖!”

“就是就是!”

有孩子附和,“俺娘说,邻村张木匠的儿子,就是读了书,考上了童生,现在在县衙里当差,见县太爷都不用跪哩!”

那虎头男孩不服气:“哼,读书那么难,俺看见字就头疼!

还是拳头实在!”

这时,周老夫子缓步走出,听到孩童争论,并未呵斥,只是轻咳一声,目光扫过所有孩子,最终落在远方,带着无比的崇敬缓缓开口:“尔等可知,十年前,邻县曾有一野神邪祟,乃一株百年槐树成精,愚弄乡民,强索童男童女祭祀,百姓苦不堪言。”

孩子们顿时被吸引了,连最调皮的那个也竖起了耳朵。

“当时县尊老爷,乃是一位两榜进士出身的七品县令!”

周夫子声音拔高,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光彩,“他得百姓哭诉,勃然大怒。

并未调遣兵丁,而是身着官袍,头顶乌纱,手持朝廷敕封的官印,亲至那邪神庙宇之前!”

塾堂内鸦雀无声,林易也屏住了呼吸。

“只见县尊老爷将官印往案上一拍,朗声诵读《秦律·祀典篇》,斥其‘淫祀无福,祸乱乡里’!

言出法随,官印之上顿时绽放煌煌金光,如烈日融雪,那庙宇中的阴森鬼气瞬间消散大半!

那槐树精显化出的狰狞虚影,在金光照耀下发出凄厉惨嚎,竟不敢近前,最后仓皇逃入深山再不敢作恶!”

孩子们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呼。

周夫子语气愈发激昂:“更有传说,京中有大儒,夜间行走,遇一百年邪神欲夺其精气。

大儒须发皆张,目蕴雷霆,仅开口一喝——‘放肆!

皇天后土,岂容邪祟猖獗!

’”老夫子模仿着呵斥的姿态,声音虽老迈却努力蕴含力量:“就这一声呵斥,仿佛引动天地正气,言出法随,那邪神竟如遭重击,惨叫一声便当场魂体崩散,化作飞灰!

此乃真正的‘口含天宪,一言诛邪’!”

他看向早己听得目瞪口呆的孩子们,语重心长道:“此等伟力,岂是匹夫之勇可比?

这便是读书明理,养得胸中一口浩然正气,再借朝廷法度、皇朝气运方能施展的通天手段!”

他顿了顿,回归现实,语气稍缓:“即便不为官,只要一心向学,修身明理,亦可强健精神,固本培元。

寻常病邪难以近身,夜行无惧魑魅魍魉,此乃‘身正不怕影子斜’之理。

尔等如今读书,便是筑此根基。”

他目光扫过林易,意味深长:“唯有根基深厚,将来若有机会执掌印信,方能引动气运,护佑一方。

此方是真正的大丈夫之功业!”

孩子们的小脸上己满是震撼与向往,先前那个炫耀武力的男孩也嚅嗫着说不出话。

他们或许不懂气运法度,但那“官印放光”、“一言喝死邪神”的故事,却深深地刻入了心中。

林易的心脏怦怦首跳,周夫子的话语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

‘口含天宪,一言诛邪!

’‘官印煌煌,邪祟退避!

’这与他前世所知的世界规则截然不同,以为与前世古代一样,只有这些江湖拳脚之功,想不到还有前世小说才有的文修力量,这是一种秩序化的、依托于文明和权力的强大力量!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对“文修”模糊的向往,此刻变得清晰和坚定起来。

他不仅要读书,要明理,武道修为同样不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