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四川黑道大哥刘汉

第3章 商业奇才

发表时间: 2025-01-16
相信大家很多人肯定都听说过,刘汉刘伟两兄弟在事业起步阶段,车堵法院大门,撕封条,持枪对抗执法人员的事。

咱们上一章说到的刘汉因为卷入皮包公司纠纷,办了一件轰动全市的大事,就是这件事。

那么在讲这个事情之前,咱们得先说一说刘维前面这几年的发展。

刘维跟刘汉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不但脾气火爆,非常重哥们义气,而且特别喜欢混黑道。

但刚开始混得并不好,1989年他在广汉开了一家火锅店,被当地的混子找茬给砸了,之后他就开不下去了。

这个时期呢,正好歌厅、游戏厅盛行,但要做这方面的买卖,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你得有点混社会的背景,手底下得有人呢,第二个就是要资金,而他的饭店开不下去之后,正好是哥哥刘汉挣到第一桶金的时候,而自己正好也是混子一个,这条件就齐了。

于是在1991年前后,他的歌厅、游戏厅就相继开了起来。

因为刚开始干的时候,他实力不行,没多久就被广汉当地的一个叫陈富伟的大混子给教训了。

当时陈富伟把他的圣罗兰游戏厅的保安给砍了,还呵斥他说:“你要敢报案,我还会来接着揍你。”

刘维当时一点办法没有,实力不行啊。

之后他因为这件事痛定思痛,心想着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后面他在挣钱的同时,干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散尽钱财,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这种政策下,很快他的游戏厅就平稳了,那个年代像他们这种人来钱最快的方法就是黄赌毒。

他开的歌厅是否涉黄,这个无从考证,但他的游戏厅必然涉赌,因为当年的政策对赌的定义是有金钱来往才算赌,而他的游戏厅就是上了老虎机、翻盘机这些东西,正是钻了这个空子,让他赚钱赚到手软。

后来他的规模可以说是在当地的游戏厅行业属于垄断性的。

据官方统计,刘维开游戏厅的5年盈利近2,000万,这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长春的梁旭东黑白两道拼杀那么多年的各种资产的总和。

就在兄弟刘维的黑色行业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刘汉的公司出事了。

上一章咱们讲了皮包公司是怎么回事呢?在1993年,刘汉的公司从湖南一家皮包公司低价收入了60吨物体,后来这家公司出事了,广汉当地的法院就把刘汉的仓库给查封了,原因是诉前保全,就是在***之前把涉及的物资全都保护起来。

刘汉这边就急了,这60吨乌钢虽然是低价收的,那也不少钱呢,这要是不想办法,看这形势可能就打水漂了。

于是他就琢磨着呀,不就是几张封条嘛,我给你撕了,东西拉走就完了。

但是他自己没有动手,而是找到了弟弟刘维。

1993年2月16日,在被贴封条后的第46天,刘维就组织了一群小弟,开着七八辆大小汽车冲到了法院门口,用车把大门堵得严严实实,你法院的车根本就出不来。

然后又组织了一帮人去把库房的封条咔咔一撕,然后就把所有的物资都抬出来,运到别处藏起来了。

刘维这一票干得漂亮啊,60吨乌铁被他给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走藏起来了。

但这个事违法呀,属于妨碍公务罪。

但执法机关查封物品取证的时间期限是15天,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再延长15天。

咱们上一章也说了,他们是在被封46天之后动的手,所以这个违法的事实也不尽然。

再一个,不是刘汉亲自干的,现场也没留下任何证据,就算是执法机关知道是他干的,那也是束手无策。

但这件事肯定也不能就这么过去,毕竟还有冤大头乌钢厂呢。

因为他们一首讨要说法,这件事就一首拖到了9月4号。

有一天,广汉和湖南的警方还是决定要便衣捉拿刘汉。

当天晚上6点左右,刘汉在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宿舍,就偶然发现外面有人在打听他,他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呢,因为警察都穿了便装,他就以为是来绑架他的,就赶紧通知了刘维,说:“老弟,快来救我。”

这刘维还是非常的勇猛,接到消息后,他马上就喊了一个叫吴晓兵的人,开了一辆小货车就过去了。

车还是他惯用的手法,停在门口挡住大门,为了防止警察进来,他自己跳下来就骂骂叫叫地冲了过去。

当时他身上有一把枪,就是那种比赛用的发令枪,主要是唬人用的。

当时的官方说法是刘维持枪冲向警察,但在后续案件的审理中,刘维的说法是枪从身上掉出来的,随后警方就亮明身份,很快把他制服了,然后他就被湖南警方收审,刘汉呢,就在这个时候趁乱跑了,整个事情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其实没有多大的冲突,但这事外界一传可就不一样了,说刘汉,刘伟两兄弟敢拿枪对抗警察,无法无天,撕封条,车堵法院大门,谁都不惯,这还了得。

但是刘维按照他的供词,也是打了个擦边球,没有多大的罪名,不久就被放了出来。

大家都说这兄弟俩可太猛了,拿着枪对着警察就冲过去,最后俩人还都没事给放出来了。

然后这哥俩的名气在广汉市就大了起来。

这个时期,他们的大哥刘健也过来一起跟刘维管理他的游戏厅。

刘汉则是继续经营自己的公司,主营的还是木材、钢材、成品油这些生意。

他的想法跟很多人都一样,想着就是越做越大,但想做大,那就需要更多的积累人脉。

咱们前面讲过,公司成立之前,他给体改办主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他这几年的维系下,这关系也是更进一步,越发的熟悉了。

后来有一天,两人喝茶聊天,主任就提到了下部要跟市里的大书记去长城钢铁厂招商引资。

这个大书记就是之前咱们提到的,刘汉小时候的公社书记叶志文,现在己经是市委书记了。

刘汉就顺着话题说道:“叶书记,他是我从小就很崇拜的人呐。”

刘汉当时就提出了想一同跟着去的想法。

这样呢,他既可以跟市领导混个眼熟,还能认识钢厂的领导,岂不美哉?

这边主任就同意了。

到了长城钢铁厂,刘汉还是保持一贯的谦卑低调的态度,甚至大书记让他上桌吃饭,他都不肯。

这就给市里的领导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老实巴交的,感觉这个年轻的小老板很踏实。

见他不上桌吃饭,叶志文就问他:“小伙子是不是有什么负担呢?

要是有困难和要求,你就提。”

而刘汉呢,他也是很低调很实在地说道:“我没有啥,我就是想多认识点人,以后啊,好好,做生意。”

这样,他就凭借着这次的接触和大书记的推荐,和长城钢铁厂、成都钢铁厂的这些领导都搭上了线。

刘汉凭着跟大书记去招商引资这一趟,搭上了钢铁厂的人脉关系,但他没有用这些关系去发展他的公司,而是在另一个行业中凭借钢铁厂关系掏上了一桶大金,并且完成了自己的资本积累,这个行业就是期货。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由物价相对固定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物价浮动相对较大的市场经济,为了适应这种经济风险,当时就向国外,学习了能够预知未来商品价格走势的期货制度。

1990年,国家首先在郑州建立了以粮食产品为主的试点。

到1993年,全国己经建立起了几十家期货市场,涉及到的产品主要是两大类,一是粮食,另一个就是钢材和有色金属。

这种新兴的制度肯定需要各个地方的大力支持,而广汉市的叶书记咱们前面也讲到了,他的思想是相当前卫的,所以他也是大力推动鼓励当地有实力的人进入市场,而刘汉就是被他动员的人之一。

刘汉这时候也很争气,他不同于其他的商人,因为有很多人认为期货风险很大,而且对这种东西也都不太懂,所以不愿意参与,刘汉则是积极响应号召,成为了咱们国家最早玩期货的那一拨人。

刘汉跟大多数人一样,刚开始也是不懂,但他毕竟有聪明的大脑,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每一个挣钱的机会从自己手中流走。

那么他是怎么办的呢?

首先是学习,这个时期他去了西川联合大学学习经济管理专业,获得了一个专科的文凭。

但学习混文凭是一个次要的目的,更主要的是第二个目的积累人脉,发现人才。

最终呢,他是在学校高薪聘请了两个很厉害的操盘手,给他们的年薪是每人50万,这个薪资水平在1993年是很少见的。

并且他还做出了保证,你们放心大胆地干,赔了算我的,赢了咱们分成。

面对这种人才,可以看出他是非常讲究的,但最终的结果很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的输赢。

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他感觉到期货市场按部就班地搞,根本捞不着大钱,想要赢大的,必须还是那一招捞偏门。

随后他就用上了之前讲的钢铁厂的人脉,因为期货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人都按照股票的习惯来做多,靠把价格往上拉升挣钱。

但刘汉剑走偏锋,他发现钢材期货的价格远远超出了现货,所以他利用钢材厂的关系开始搞期货做空。

他一边跟大家一起进入市场,把钢材价格推上去,另一边又跑去钢材厂找之前的关系,以很少的定金收入大批钢材。

最后他再回到期货市场反手做空。

就这么咔咔一砸盘,做多的人要么平仓认雷,要么就是食物交割。

就是用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法,让刘汉在期货市场上很快赚到了几千万。

咱们这么说,感觉很简单,但是时代不一样,刘汉就属于最早玩背后搞鬼这套把戏的人,也让他完成了最早期的资本积累,从此一跃成为富豪,成为成都乃至西川期货界响当当的人物。

刘汉在期货界打了第一场胜仗,可能是因为我们讲得太简略,很难理解。

所以这里啊,咱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买一部手机7,000元,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升职了,你1万块钱卖出,这就是做多。

但新出的机型加价买要1万元,这时候呢,你凭借关系,用很少的定金或者抵押物把它整回来,马上出手卖掉,等它的价格掉到7,000了,你再买回来,换回自己的定金或抵押物,这就是做空。

也就是这种操作,让刘汉利用钢材厂的关系,在期货市场,打下了第一个大胜仗。

但刘汉的特点不是成天泡在期货市场,他每年就做一两次,专门找别人的漏洞,在背后下黑手。

再一个就是很多人搞期货都是杀散户,但刘汉不一样,他偏爱的是杀庄稼。

在讲他杀庄稼的几个事之前,咱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刘汉最重要的一次资本积累,那就是20年前著名的32期国债期货事件。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国证券交易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它也让无数千万富豪一夜之间发生身份反转。

先说国债,就是国家向社会募集资金的一种债券,在80年代刚刚发行时,是不允许买卖的,所以有很多着急用钱的人就会去黑市私下买卖。

这样呢,就***国家在1988年放开了政策,可以买卖,但都必须在财政部指定的银行进行兑换,这样出售和回购就很麻烦。

后来财政部就采取了承包销售的方法,于是出现了证券公司,他们可以通过销售国债赚取差价和手续费。

但初期销售情况很一般。

为了提高人们对国债的认可度,同时也是一种金融创新。

1992年12月28日国家就推出了国债期货,随后在1993年又开放了二级市场,就是允许散户参与进来,再加上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的7月10日出台了保值补贴和利息补贴。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就让这个市场活跃起来。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了贴息上,因为当时给出的通知模棱两可,这就给国债期货很大的炒作和遐想空间。

三二七事件爆发的时间是1995年的2月23日,起点是2月22日,这天晚上财政部发布了95年的1号和2号公告,大意是对95年即将要发行的3年期国债进行大幅度贴息,并且没有说92年的是否贴息。

但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传闻,说92年的3年国库券加息是这样安排的。

92年到93年加息政策出台之前是不加的,但93年到95年的每年加2.74%,相当于100元的券增加了5.48元。

这个传闻不仅说有,而且具体安排都可以整得明明白白。

那么事实如何呢?

事后证明分毫不差。

那么,这个传闻它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就要从多空双方的背景来看。

此时,32期国债期货的多空双方开始正式入场交锋。

多投的主力是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它是财政部独资的唯一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双方等于是父子关系。

而空投的主力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券商万国证券,其掌门人是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首到现在他都是中国最顶级的金融奇才。

1988年他创办万国证券,1995年公司资产达67亿。

还有一个关键的一方,就是来自东北的辽宁国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辽国发,掌门人是高岭、高原和高山三兄弟。

虽然辽国发名不见经传,他的资历也远不及前面说的两位大哥,但他是真正对事件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重要因素,在三2期事件中,他是空头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