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安清儿不过八岁,却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离别。
大火烧毁了她的一切,包括她最爱的布娃娃,还有爹爹亲手给她做的小木马。
但最让她心痛的,是这场大火夺走了她唯一的亲人——她的养父。
弥留之际,养父紧紧握着她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她托付给了一个名叫顾言蹊的进京赶考的书生。
这个年轻人是养父多年的好友,也是安清儿为数不多见过的外人。
顾言蹊看起来文质彬彬,一袭青衫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
他郑重地向养父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安清儿,视如己出。
“清儿,别怕,以后,顾叔叔就是你的亲人。”
顾言蹊的声音温和,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安清儿泪眼婆娑,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亲人”这两个字的含义,但她知道,从今往后,她就要跟着这个陌生的“顾叔叔”一起生活了。
养父似乎放心了一些,他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字帖,递到安清儿手中。
这是曹植的《洛神赋》,字迹飘逸灵动,是养父珍藏多年的宝贝。
“清儿,这是爹爹留给你的,你要好好练习,将来……”杨父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消散在空气中。
安清儿紧紧抱着字帖,小小的身子不停地颤抖。
她知道,爹爹想说的是,希望她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可是,她一个女孩子家,又没有了爹爹的教导,真的能读好书吗?
顾言蹊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清儿,别难过,以后顾叔叔教你读书写字。
你爹爹的遗愿,我们一起完成,好不好?”
安清儿抬起头,看着顾言蹊,他眼神坚定,仿佛能看透她的内心。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小声说:“好。”
这一年,安清儿八岁,顾言蹊二十岁。
他们一个失去了家园,一个即将踏上未知的旅程。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顾叔叔,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马车上,安清儿好奇地问。
“去京城,那里可热闹了,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很多很多书!”
顾言蹊笑着说,“到了京城,清儿想吃什么,顾叔叔都给你买!”
“真的吗?
那我要吃糖葫芦,还要吃桂花糕,还要……”安清儿掰着手指头,兴奋地说着。
顾言蹊看着她天真烂漫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好,都依你!
不过,清儿可要记住,咱们到了京城,可不能像现在这样贪玩了,要好好读书,知道吗?”
“知道啦,顾叔叔真啰嗦!”
安清儿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顾言蹊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丫头,真是个小机灵鬼!
不过,他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培养她,让她成为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女子。
马车一路颠簸,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安清儿靠在顾言蹊的肩膀上,渐渐进入了梦乡。
梦里,她又回到了那个温暖的家,爹爹正慈祥地看着她,而她,正拿着毛笔,认真地临摹着那本《洛神赋》……马车吱呀吱呀地响着,摇摇晃晃地驶离了这片被大火肆虐过的土地。
安清儿抱着怀里的《洛神赋》字帖,小小的身子依偎在顾言蹊身边。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地向后退去,曾经熟悉的家园、田野、河流,都逐渐消失在视线里,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陌生而又充满未知的景象。
“顾叔叔,你说京城真的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吗?”
安清儿仰起头,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当然了,京城可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糖葫芦、桂花糕、驴打滚、豌豆黄……你想吃什么都有!
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风筝、陀螺、九连环……保证你玩都玩不过来!”
顾言蹊笑着说道,他尽量用轻松的语气描述着京城的繁华,希望能够冲淡安清儿心中的悲伤。
“那……那里的房子是不是都很大很漂亮?
比我们家的房子还要大吗?”
安清儿又问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言蹊的心里一紧,他知道安清儿想起了那个被大火烧毁的家。
他轻轻地将安清儿搂入怀中,柔声说道:“京城的房子确实很大很漂亮,但清儿,你要记住,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重要的是有爱你的家人。
虽然我们失去了原来的家,但顾叔叔会给你一个新的家,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
安清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紧紧地抱着顾言蹊的胳膊,仿佛这样就能汲取到更多的安全感。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滚滚,碾过凹凸不平的官道,发出单调而又沉闷的声响。
车厢内,顾言蹊和安清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大多数时候都是安清儿在问,顾言蹊在答。
“顾叔叔,京城里的人都像你一样穿着长衫吗?”
“嗯,差不多,不过也有穿其他衣服的,比如武将们就穿着盔甲,还有一些异域来的商人,穿着他们自己的服饰。”
“顾叔叔,京城里有老虎吗?”
“哈哈,傻丫头,京城里怎么会有老虎呢?
不过,在皇家园林里,可能会有从各地进贡来的珍禽异兽。”
“顾叔叔,京城里是不是有很多很多书?
比爹爹的书房还要多吗?”
“那是当然,京城里有国子监,有翰林院,还有很多私人藏书楼,那里的书啊,多得你一辈子都看不完!”
“那……顾叔叔会带我去这些地方看书吗?”
安清儿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顾言蹊微微一笑,说道:“当然会,只要清儿想看,顾叔叔就带你去。
不过,清儿也要答应顾叔叔,要认真读书,不能偷懒,知道吗?”
“嗯!
我一定好好读书,像爹爹一样,写出漂亮的字!”
安清儿用力地点了点头,小脸上写满了认真。
顾言蹊看着安清儿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相信,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顾叔叔,我有点困了。”
安清儿打了个哈欠,小声说道。
“困了就睡一会儿吧,到了地方顾叔叔叫你。”
顾言蹊轻轻地拍着安清儿的背,就像哄婴儿入睡一样。
安清儿靠在顾言蹊的肩膀上,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马车的颠簸让她感到有些不舒服,但顾言蹊温暖的怀抱却给了她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在半梦半醒之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的家,爹爹正坐在院子里,慈祥地看着她,而她则拿着毛笔,认真地临摹着那本《洛神赋》……“吁——”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突然停了下来,车夫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公子,前面有个茶摊,咱们要不要歇歇脚?”
顾言蹊低头看了看怀里熟睡的安清儿,轻声说道:“也好,那就歇一会儿吧。”
他小心翼翼地将安清儿放在座位上,然后轻轻地掀开车帘,跳下了马车。
茶摊不大,几张简陋的木桌,几条长凳,一个简易的棚子,这就是全部了。
此时,茶摊上己经坐了几桌客人,大多是赶路的商人和旅人。
顾言蹊找了一张空桌坐下,要了一壶茶和几样小点心。
“客官,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茶摊老板一边倒茶,一边问道。
“进京赶考。”
顾言蹊淡淡地说道。
“哦,原来是位公子,失敬失敬!”
茶摊老板连忙拱了拱手,“小老儿祝公子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多谢。”
顾言蹊礼貌地笑了笑。
“这位公子,我看你气度不凡,谈吐文雅,想必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公子吧?”
旁边一桌的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插嘴问道。
顾言蹊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罢了。”
“公子谦虚了,依我看,你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啊!”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对了,公子,你这是第一次进京吗?”
“正是。”
“那可要多加小心啊,京城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可不比咱们这些小地方。”
中年男子压低了声音说道,“尤其是那些达官贵人,一个个都心高气傲,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可惹不起。”
“多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顾言蹊点了点头。
“还有啊,公子,你可千万别被那些花言巧语的人给骗了,京城里骗子可多了,专门骗你们这些外地来的书生……”中年男子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顾言蹊打断了:“多谢这位兄台的好意,不过,我还有事,就先不聊了。”
说完,顾言蹊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中年男子见顾言蹊不愿多谈,也只好讪讪地闭上了嘴。
顾言蹊放下茶杯,看着茶摊外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知道,进京赶考之路必定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并不害怕。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清儿,醒醒,我们该走了。”
顾言蹊回到马车上,轻轻地叫醒了安清儿。
安清儿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问道:“顾叔叔,我们到了吗?”
“还没呢,不过也快了。”
顾言蹊笑着说道,“来,吃点东西,咱们继续赶路。”
安清儿点了点头,接过顾言蹊递过来的点心,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顾言蹊看着她,伸手摸了摸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