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序幕·家破人亡第一章 银杏飘血民国西年,秋霜未降的苏北格外燥热。
林弈辰俯身擦拭着书案上的紫铜香炉,炉身雕着三十六瓣莲花纹,是宋时灵隐寺的旧物。
妹妹林婉儿趴在窗棂边数天井里的银杏叶,两条细辫随身子晃动轻摆:"九十八、九十九...哎呀!
这叶尖缺了口不算!
"她气鼓鼓地摔下金箔般的落叶,惊得檐下靛颏扑棱棱飞走三只。
"你这丫头,又糟蹋你哥誊了半日的《盐铁论》。
"母亲王氏搁下刺绣绷子,湘妃竹绷架上缠着银丝线,绢帕上的并蒂莲才绣到并蒂处,莲叶尖上一滴朱砂红格外刺眼。
父亲林振南自西花厅穿过月洞门,鸦青长衫沾着运河边带回来的水腥气,腰间佩的鎏金錾花铜匙随步伐叮当作响——那是林家十三盐仓总钥。
管家老陈捧着账簿碎步跟着:"老爷,今晚启程的盐船里掺了官盐三成...按规矩漕丁要抽半成利。
"话未说完,南墙外忽然传来马蹄铁撞碎石板路的脆响。
林弈辰握香炉的手一颤,宋瓷观音瓶里斜插的晚香玉应声跌落,在青砖上摔出五瓣残星。
林振南猛地抓住铜匙。
林家百年老宅的九进院落仿佛瞬间凝固,檐角铜铃停摆,连池中锦鲤都缩进假山阴影。
十丈高的银杏树抖落一阵金雨,十七片叶子擦过林弈辰眼睫——这个数字像烙铁般刻进他骨髓。
"林家通敌叛国!
奉张大帅令满门抄斩!
"垂花门轰然倒塌的刹那,林振南用铜匙砸开书案暗格,家传雁翎刀寒光割裂黄昏。
两个戴白手套的东洋人从骑兵队后踱出,林弈辰认出其中穿藏青条纹西服的山口信介——三日前这人还在花厅捧着龙泉窑茶盏,说要与林家"共建大东亚共荣盐业"。
"带他们走!
"林振南将妻儿推进暗门时,刀柄嵌的翡翠狮子头抵住林弈辰后颈,凉得像块坚冰。
母亲把婉儿按进怀里疾奔,满地《盐铁论》散页被皮靴碾碎,兵痞的狂笑混着东洋腔调的呵斥:"林桑,帝国的子弹可比漕运船快得多!
"密道石门闭合前,林弈辰瞥见山口信介掏出镀金怀表。
表盖弹开的脆响与枪声同时炸裂,父亲胸口的血花溅在三米高的《漕运全图》上,染红"瓜州渡"三个篆体小字。
雁翎刀断成两截落在他脚边,刀刃映着窗外残阳,恰如祖祠供桌上那支烧剩半截的血蜡。
黑暗中的石板路泛着潮气,林婉儿哭噎着抓紧哥哥的衣角。
林弈辰却在数脚步声——五组两人并行的皮靴声,夹杂两双硬底马靴踩碎瓷片的脆响。
枪声每隔七息便响一轮,仿佛戏台上的单皮鼓点,只不过鼓槌换成滚烫的子弹,鼓面是林宅一百二十七***生生的血肉。
"哥...叶子..."婉儿突然挣开母亲的手。
林弈辰转头看见妹妹脖颈间银锁片映着后方火把的光,这才惊觉密道暗门己被撬开缝隙。
母亲杏色云锦外裳的金线莲花纹一晃,竟是返身扑向追兵!
"走!
去闸北寻赵三爷!
"最后的记忆是母亲发间的茉莉香混着火药味。
林弈辰拖着婉儿在暗河洞窟里跌撞爬行时,头顶不断坠落混着血的泥沙。
腕上突然挨了重重一咬,垂死的婉儿双眸泛着诡异青光:"船...哥...腌鱼..."十二岁女童喉咙里发出八十老妪般的沙哑声调,咬破的舌尖血抹在他掌心,烫得像烙了枚梅花印。
待他背着婉儿浮出运河时,岸上火光映得芦花如焚。
货船"长兴号"的铜钟恰好敲响戌时三刻,钟声里裹着东洋人的狞笑:"林家余孽,迟早挂在虹口道场的桅杆上!
"林弈辰含住半片被血黏在唇边的银杏叶。
咸腥,微苦,混着盐仓里特有的卤碱味——那是父亲临终时溅在他嘴角的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