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金銮殿内,年轻的皇帝面色阴沉,手指紧紧攥着奏折。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厂公魏忠顺垂首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靖王快步走入,正要行礼,皇帝己迫不及待地开口:“皇兄,出大事了!”
靖王躬身行礼,沉声道:“皇上如此着急,究竟发生何事?”
皇帝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蜀省押送的一百五十万两赈灾官银,在绵州府雾灵山被劫!
如今楚省灾情紧急,粮价飞涨,若不能尽快追回官银,后果不堪设想!”
靖王眉头紧锁:“敢劫官银,绝非寻常盗匪所为,必是江湖势力插手。”
魏忠顺上前一步,尖细的嗓音带着几分阴冷:“王爷所言极是。
雾灵山距唐门所在的落凤山不过百里,寻常宵小岂敢在唐门眼皮底下动手?
依老奴看,此事唐门嫌疑最大。”
靖王冷哼一声:“唐门门主唐鹤年素有贤名,此次赈灾更是捐银十万两,怎会自毁声誉?”
魏忠顺眯起眼睛:“江湖中人最擅伪装,明里捐银,暗里劫银,既能博得好名声,又能吞下巨款,岂不两全其美?”
皇帝微微点头:“魏公公所言有理。”
靖王仍不认同:“唐门在蜀地经营数十年,从未有过劣迹,若仅因案发地点相近便妄加揣测,未免草率。”
魏忠顺冷笑:“王爷与唐门交好,自然替他们说话。
可眼下楚省灾民等不得,若不能尽快追回官银,饿殍遍野,谁来担责?”
皇帝面色阴沉:“这些奸商囤积居奇,朕恨不得将他们全砍了!”
靖王连忙劝道:“皇上息怒!
此时若再起杀戮,只会加剧民乱。
当务之急,是尽快追回官银,稳定灾情。”
皇帝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皇兄说得对。
此案便交由你全权督办,魏忠顺,东厂全力配合!”
靖王拱手领命,又道:“此案若真涉及江湖势力,官府明查恐难奏效。
臣建议,明面上由东厂大张旗鼓查案,暗地里再派一位正首的江湖人暗中查访,双管齐下,方能尽快破案。”
皇帝点头:“就依皇兄所言。
魏忠顺,你即刻派人前往蜀省查案;皇兄,暗访之事便由你安排。”
靖王府内,烛火摇曳。
靖王坐在案前,面前站着三名心腹——智囊陈墨、武林高手赵铁山和孙老憨。
靖王沉声道:“皇上命我查办官银被劫一案,需寻一位正首的江湖人暗中查访,你们可有合适人选?”
孙老憨挠头笑道:“绵州是唐门地盘,王爷又与唐门交好,不如请唐门帮忙?”
靖王摇头:“唐门如今也有嫌疑,不可让他们插手。”
孙老憨讪讪一笑:“嘿嘿,我又说错话了。”
赵铁山沉吟道:“不如找一位剑客?”
靖王眼前一亮:“好主意!
此人不必武功最高,但必须正首可靠,不贪财、不惧势。”
陈墨微微一笑:“剑客榜第五的左道剑李成江,正合王爷要求。
此人年方二十八,独来独往,与各派均无瓜葛,剑法凌厉,为人刚正,去年曾独闯黑风寨救出三十余名妇孺,分文未取。”
靖王满意点头:“好!
就找他。
陈墨,你可知他现居何处?”
陈墨笑道:“此人嗜酒如命,如今正在京城醉仙楼,日日饮酒。”
靖王拍案而起:“那本王亲自去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