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如果还能再爱你一次我一定

如果还能再爱你一次我一定

只是你的普鲁斯特效应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如果还能再爱你一次我一定》是大神“只是你的普鲁斯特效应”的代表赵小蓁孟昊诚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那年的九阳光还带着夏末的燥蝉鸣声断断续续地穿过崭新的教室窗对于孟昊诚而初中生活似乎只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换到了一个更大、更容易被淹没的陌生环他习惯性地选择了靠窗后排的位那里安可以让他更好地观而不是被观开学第一天的忙乱班主任点到了一个名字:“赵小”“到!”一个清亮又带着笑意的声音响孟昊诚下意识地抬目光穿过几张课落在了那个女孩身她扎着利落...

主角:赵小蓁,孟昊诚   更新:2025-09-19 19:35:5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那年的九月,阳光还带着夏末的燥热,蝉鸣声断断续续地穿过崭新的教室窗户。

对于孟昊诚而言,初中生活似乎只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

换到了一个更大、更容易被淹没的陌生环境。他习惯性地选择了靠窗后排的位置,那里安静,

可以让他更好地观察,而不是被观察。开学第一天的忙乱中,

班主任点到了一个名字:“赵小蓁。”“到!”一个清亮又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

孟昊诚下意识地抬头,目光穿过几张课桌,落在了那个女孩身上。她扎着利落的马尾,

几缕碎发俏皮地贴在额边,眼睛亮晶晶的,像盛满了阳光的琥珀。

她毫不怯场地对着老师笑了笑,那笑容明媚又大方,瞬间照亮了有些沉闷的教室。那一刻,

孟昊诚感觉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他无法移开视线。

那是一种他从未拥有,甚至不敢奢望的鲜活与明亮。最初的交集来得简单又自然。发新书时,

生活委员抱着厚厚一摞教材,有些吃力。坐在前排的赵小蓁立刻站起身,

爽快地说:“我来帮你发一些吧!”她抱起一叠书,脚步轻快地开始分发。

轮到孟昊诚这边时,她手里的书已经少了很多,但依旧沉。孟昊诚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声音不大,甚至有些含糊:“那个…我帮你拿点吧?”赵小蓁闻声转头,

看到身边这个高高瘦瘦、表情有些局促的男生,她愣了一下,

随即又绽开那个灿烂的笑容:“好啊!谢谢你啦同学!

”她把一半的书小心地放到孟昊诚伸出的手上。指尖短暂的触碰,让孟昊诚的耳根微微发热。

他低着头,沉默又快速地帮她把书发完。整个过程,他都没敢再看她的眼睛。“谢啦!

你叫孟昊诚是吧?我记住你了!”发完书,赵小蓁拍了拍手,笑着对他说,

然后像一阵轻快的风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孟昊诚站在原地,

手里似乎还残留着书本的重量和那瞬间触碰的微热。

心里有一种极其微小的、从未有过的满足感悄悄蔓延开来。就是从那天起,

从那次微不足道的帮忙搬书开始,

孟昊诚选择了一种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默默地站在她身后。

他的目光开始不由自主地追随她。看她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

看她在操场上和朋友们嬉笑打闹,看她蹙眉思考难题时的认真侧脸。而他,

则在她需要的时候,笨拙又安静地出现。值日时,

她会发现最重的垃圾桶不知被谁提前倒干净了;体育课后,

她放在课桌角落的水瓶总是满的;偶尔她忘记带复习资料,焦头烂额时,

总会有一份字迹工整他特意练过的笔记“刚好”多印了一份,

被沉默的同桌孟昊诚推过来……每一次,赵小蓁都会报以感激的笑容和一声真诚的“谢谢”,

孟昊诚则总是摇摇头,低声说句“没事”,然后心脏狂跳地移开目光。他满足于这种状态,

满足于站在她耀眼世界边缘的阴影里,做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守护着那份他不敢轻易触碰的明亮。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而他愿意就这样,一次又一次,

默默地,站在赵小蓁身后。赵小蓁的成绩很好,就像她的人一样,总是处在明亮耀眼的位置。

她是老师口中表扬的常客,是同学们请教问题的对象。而孟昊诚,

他的成绩则像他这个人一样,处于班级中游,不上不下,没什么存在感,不好不坏,

平淡得像一杯温吞的白水。他原本对此并无太多想法,直到某一天下午的自习课。

几个同学围在赵小蓁桌旁讨论将来想考的高中,叽叽喳喳,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后排孟昊诚的耳朵里。“小蓁,你成绩这么好,肯定要冲市重点吧?

”一个女生问道。赵小蓁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自信和明亮的憧憬:“对啊!

我的目标就是一中的理科实验班!听说那里的平台完全不一样,机会也多!”一中。

市里最好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高得令人咋舌。那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在孟昊诚心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然后是巨大的、冰冷的失落感。

一中……那是一个离他目前的成绩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按照他现在的排名,

能考上区重点就已经是超常发挥了。这意味着,如果他就此止步,初中毕业,

或许就是他和她人生轨迹彻底分开的时刻。他将再也无法像现在这样,每天都能看到她,

无法在她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笨拙地递上一瓶水或一份笔记。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攫住了他。那天晚上,孟昊诚失眠了。他在床上辗转反侧,

窗外城市的灯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他房间里投下模糊的光斑。

赵小蓁说起“一中”时发亮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在他脑海里回放。突然,

一个念头破开重重迷雾,变得无比清晰而坚定:他要考上重点高中。至少要够到一中的门槛,

哪怕是最低的录取线。这个目标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近乎痴人说梦。但他心里没有半分退缩,

只有一种近乎悲壮的决心——他必须向她靠近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

才能让这份默默的守护,有机会延续到下一个三年。从第二天开始,孟昊诚变了。课堂上,

他强迫自己不再只是看着赵小蓁的背影发呆,而是死死盯着黑板和老师,

眼睛因为专注而酸涩。他第一次主动举手问老师题目,尽管站起来时脸涨得通红,

声音也有些发颤。下课和午休时间,以前他用来发呆或者看课外书,

现在则全部用来啃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题和物理公式。夜晚成了他真正的战场。台灯下,

他面对那些曾经看一眼就头疼的习题集,一遍遍地演算、背诵、理解。

困意如同潮水般一次次袭来,他就用冷水洗脸,或者站起来在房间里走两圈。

有时候实在累极了,脑袋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他就用力掐自己的胳膊,

用短暂的疼痛来驱散睡意。母亲发现了他的异常,心疼地劝他不要熬太晚。他只是摇摇头,

声音疲惫却固执:“妈,我再学会儿。”很多个深夜,他累得几乎要放弃,

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那些难题像一座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但每当这时,

他就会想起那个阳光下的笑容,那个清晰地说出“一中”目标的声音。

这成了支撑他全部意志力的源泉。他的成绩开始以一种缓慢却可见的速度爬升。从班级中游,

到中上游,他的名字偶尔也能出现在进步表扬的名单里。发物理卷子时,

他第一次考了八十分以上。赵小蓁作为物理课代表发到他的卷子,看到分数,

惊讶地眨了眨眼,由衷地笑着说:“孟昊诚,你进步好大啊!真厉害!”那一刻,

孟昊诚感觉所有的熬夜、所有的挣扎和疲惫,都值了。胸腔里被一种滚烫的成就感填满,

几乎要溢出来。他依旧只是腼腆地低下头,小声说:“还……还好。”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轻描淡写的“还好”背后,是无数个辗转反侧、拼命努力的夜晚,

是所有想要靠近她的青涩心意化成的、最笨拙也最坚定的力量。他只是想,

能和她站在同一个地方看风景。孟昊诚的转变并非无声无息。在那方寸教室之中,

他的努力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小,却终究被那个他最在意的人所察觉。

赵小蓁最先注意到的是课堂上的变化。那个总是安静坐在后排、偶尔会望向窗外的男生,

不知从何时起,眼神变得格外专注。她看见他紧锁眉头盯着黑板,

手下飞快地记着笔记;她看见他在老师提问时,手臂会微微抬起,虽然最终又犹豫地放下,

但那试图改变的姿态显而易见。后来,她开始在办公室门口频繁地遇到他。他拿着习题集,

有些局促地等着向老师请教。看到她时,他会更紧张,只是匆匆点头算是打招呼,

耳根却悄悄红了。赵小蓁心里有些惊讶,孟昊诚给她的印象一直是温和而沉默的,

甚至有些不起眼,如今这份突然迸发的求知欲,让她感到意外,也生出了一丝好奇和赞赏。

再后来,是那次物理小测。成绩公布,她依然是第一名,习惯性地扫了一眼成绩单,

却意外地发现孟昊诚的名字排在了中上游,那个分数对于之前的他来说,堪称飞跃。

她忍不住回头,看向他的座位。他正拿着卷子,眉头微微舒展,

眼神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专注,仿佛还在核对着某道题。阳光恰好落在他认真的侧脸上,

勾勒出一种她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坚毅。那一刻,赵小蓁的心轻轻动了一下。不是心动,

而是一种纯粹的、为同学进步而感到的欣喜和佩服。她转过身,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比阳光还明亮,真诚地说:“孟昊诚,你进步好大啊!真厉害!

”她看到男生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他慌乱地低下头,几乎要把脑袋埋进卷子里,

声音小而模糊:“还……还好,跟你比还差很远。”赵小蓁觉得他这害羞的样子有点有趣,

也更印证了她的看法——这是一个在默默努力、并且取得了成效的男生。

她心里甚至生出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毕竟努力学习的人,总让人心生好感。然而,

少女的心思如同夏日的天气,微妙难测。这种对孟昊诚的欣赏和好奇,

还未来得及沉淀或转化,就被另一道更耀眼的身影所覆盖。那个人是杨渝文。

杨渝文是隔壁班的班长,校篮球队的主力。他有着孟昊诚没有的自信张扬,笑容爽朗,

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焦点。他学习成绩优异,组织能力突出,是老师眼中的宠儿,

也是许多女生悄悄议论的对象。赵小蓁开始频繁地注意到杨渝文。在操场边看他打球,

看他精准地投进一个三分球后,笑着和队友击掌,

那蓬勃的朝气几乎要冲破天际;在年级大会上听他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侃侃而谈,

从容不迫;甚至在走廊的每一次偶遇,他点头微笑时那声温和的“你好”,

都让她心跳微微加速。和孟昊诚那种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的、沉默的坚韧不同,

杨渝文的好,是明晃晃的,是扑面而来的,是符合一切青春幻想的模板。不知不觉间,

赵小蓁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追随着杨渝文的身影。她会下意识地在人群中寻找他,

会因为一次偶然的对话而开心半天,会开始期待每一次可能发生的“巧遇”。

她还没有意识到,那种对孟昊诚努力而产生的纯粹欣赏,

正在悄然转变为对另一个人更朦胧、更悸动的情感。而这一切,

都被后排那双始终关注着她的眼睛,敏感地捕捉到了。

孟昊诚看到了赵小蓁望向篮球场时亮得异常的眼神,

看到了她在走廊遇见杨渝文时脸上飞起的红霞,看到了她和其他女生聊天时,

提到“杨渝文”这个名字时语气里那丝不易察觉的雀跃。

他拼命筑起的、以为正在一步步靠近她的世界,仿佛突然被凿开了一个口子,

凛冽的风呼呼地往里灌。那些挑灯夜战的辛苦,那些取得进步后短暂的欢欣,

在察觉到她可能心有所属的这一刻,忽然变得有些苍白无力。但他只是沉默地低下头,

将手中的笔握得更紧,指节微微发白。题海依旧,目标未变,

只是那份支撑他的、苦涩又甜蜜的期待里,掺进了一丝冰冷的恐慌和前所未有的迷茫。

杨渝文的存在,像一面擦得锃亮的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孟昊诚所有的不足。他的开朗自信,

对比着孟昊诚的沉默内向;他 effortlessly 就能成为人群的中心,

而孟昊诚却习惯待在角落;甚至他那显而易见的、并不出色的成绩,

也因为这层家世和性格的光晕而显得无足轻重——人们会觉得,他不需要用成绩证明自己,

他的人生有更宽阔的坦途。这些,都像细密的针,

无声地刺痛着孟昊诚那刚刚因为成绩提升而建立起一点点、却依旧脆弱的自信。

他看到赵小蓁和朋友们笑着讨论杨渝文又换了最新款的球鞋,

看到杨渝文放学后并不急着回家复习,而是轻松地跨上那辆价格不菲的山地车,

呼朋引伴地去往球场。那种松弛和底气,是孟昊诚在题海里挣扎时无法想象的。有一瞬间,

孟昊诚感到一种深切的无力。他拼尽全力想要够到的目标——好的成绩,

重点高中——对有些人来说,或许只是人生选项之一,甚至不是必选项。

而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正在拼命努力的“成绩”,在杨渝文那些耀眼的特质面前,

似乎也显得黯淡无光。然而,这股尖锐的自卑和刺痛感,并未让孟昊诚产生太大的外在反应。

他没有愤怒,没有抱怨,甚至没有更加疯狂地逼迫自己学习。取而代之的,

是一种更深沉的、带着点认命色彩的平静。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

他从未奢望过能成为赵小蓁身边那个并肩而行的人,更别提像杨渝文那样,可能走进她心里,

引起她悸动。他从一开始,选择的就是“站在她身后”。他的努力,他熬夜刷过的题,

他拼命提高的成绩,初衷从来不是为了匹配她,

或者让她刮目相看尽管得到她的称赞会让他无比开心。他所有的动力,

仅仅来源于一个简单到卑微的愿望:不要被甩开太远,至少,要能看着她走向更好的地方。

能继续留在有她的风景里,哪怕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板。所以,杨渝文的出现,固然让他苦涩,

让他自惭形秽,却并没有真正打败他的世界。因为他的期望本就不高。

他从未想过要真正“得到”什么,自然也就谈不上“失去”什么剧烈的痛苦。他只是默默地,

将那份苦涩咽下,让它沉淀在心底,成为另一种更加孤寂的动力。课照常上,题继续刷。

夜晚的台灯下,他疲惫的身影依旧。只是有时候,学着学着,他会停下来,

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发一会儿呆。他会想,赵小蓁现在在做什么呢?是不是也在复习?

或者……会不会在和杨渝文聊天?想到后者,心脏会传来一阵细微的、熟悉的紧缩感。

但他很快会摇摇头,把这不切实际的念头甩开。然后,他会重新低下头,

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方程式上。他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容纳下一个目标:考上重点高中。

以及一个身影:赵小蓁。至于其他,比如杨渝文,比如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比如那几乎不可能有回应的暗恋……都不重要。他清楚自己的角色——一个默默的守护者,

一个追随者。能远远地看着她的光芒,偶尔能帮上一点小忙,

对她而言能成为一个“还不错的同学”,这就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所以,

即使前路有杨渝文那样耀眼的存在,他也只是抿抿嘴,

然后继续走自己那条孤独的、向上的路。因为除了这条路,他别无他法能靠近他的太阳。

哪怕,永远只能感受余温。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夜晚。孟昊诚刚结束一段长时间的复习,

正对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揉着发酸的眼睛。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特殊的提示音让他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那是他为赵小蓁单独设置的。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拿起手机。发信人:赵小蓁。内容简短,

却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他的心脏上:孟昊诚,你……是不是喜欢我?嗡的一声,

孟昊诚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冲向了头顶,耳边一片轰鸣。手机变得滚烫,他差点没拿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