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骨饕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15

第一章 特殊病例A市立第三医院骨科病房的走廊,

总是弥漫着一股消毒水、旧绷带和隐隐痛楚混合的气味。

艾琳·卡斯帕博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试图用这熟悉的味道压下这一路颠簸的疲惫和一丝莫名的不安。

作为国际医疗领域上小有名气的法庭人类学家兼骨科疾病研究专家,

她被紧急召来参与一桩“特殊病例”的会诊。邮件里的措辞含糊其词,

只强调了病例的罕见性和紧急性。推开307病房的门,

几位本院的专家医生和一位看起来是政府官员的男人正围在病床前,气氛凝重。

为首的陈主任看到她,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来。“卡斯帕博士,

非常感谢您能这么快赶来。我是骨科主任陈志明。”他压低声音,眉头紧锁,

“情况……非常棘手。”病床上躺着一个年轻男子,脸色苍白如纸,双目紧闭,

呼吸微弱但平稳,像是陷入了深度昏迷。然而,

他的身体形态却呈现出一种令人极度不适的怪异感——盖在白色薄被下的躯干和四肢,

轮廓极不自然,有些地方异常膨起,有些地方则软塌塌地凹陷下去,

仿佛下面的身体骨骼被随意地抽换或消失了。“患者李哲,二十八岁,软件工程师。

三周前因轻微脊椎不适入院观察,但情况突然恶化。”陈主任的声音略显干涩,

“最初的X光片显示他患有罕见的重度骨质疏松,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畴。”他递过来一个平板电脑,

屏幕上是连续几天拍摄的X光片和CT三维重建图像。艾琳一张张划过去,

她的呼吸逐渐凝滞。第一天的片子上,骨骼虽然明显稀疏,但结构完整。第三天的片子,

耻骨、部分肋骨开始出现细微的、像是被虫蛀般的空洞。第七天,空洞扩大、融合,

整片整片的骨骼区域变得像是被强酸腐蚀过一样,呈现出一种诡异而模糊的‘融化’状态。

最新的片子,是昨天拍摄的。艾琳的手指瞬间僵住,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直蹿而上。图像上,

患者的整个骨盆、大部分腰椎以及左侧的肩胛骨和肱骨……消失了。不是骨折,不是碎裂。

是彻底的、完全地消失。仿佛它们从未存在过。只剩下肌肉、血管和神经组织,

依靠着某种不可思议的生物力学勉强维持着原有的大致形态,

但那种软塌塌的、失去支撑的即视感,让人头皮一阵发麻。“这……不可能。

”艾琳喃喃自语,职业认知被猛烈冲击,“骨骼组织不可能以这种速度、这种方式消失!

没有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能做到这一点!身体的其他器官呢?代谢系统呢?”“一切正常。

”陈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除了骨骼,他的所有脏器功能虽然因为营养不良有所减弱,

但结构完好。血液检查除了钙、磷代谢极度异常,

找不到任何已知病原体、毒素或自身免疫疾病的证据。就像……有什么东西,

只针对他的骨骼系统,进行了精准的、彻底的……清除。”病房里落针可闻。

那个政府官员模样的男人走上前来,递过一张名片:“张斌,市疾控中心特殊事务处理科。

卡斯帕博士,这不是第一例。”艾琳猛地抬头看他。“过去六个月,

本市及周边地区共记录了7起类似病例。”张斌语气平静,但眼神锐利,

“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所有患者都在发病前一段时间,

自称频繁听到一种‘低语’或‘嗡鸣’,并伴有持续的骨骼疼痛。最终,

他们都像这样……”他指了指病床,“骨骼以无法解释的方式部分或全部消失。

死亡过程……极其痛苦。但直到最后,他们的意识都是清醒的,只是无法动弹和说话。

”“死亡原因?”艾琳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

“最终死亡多因失去肋骨支撑引发呼吸衰竭,或剩余骨骼无法承受体重导致内部塌陷,

进而压迫重要器官。”陈主任补充道,脸色灰白,“我们无能为力。

尽管补充钙质对于治疗这种“骨蚀”病症有点效果,但若不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例如,

使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只是单纯补充钙质,就像是把水倒进无底洞。

”艾琳再次看向病床上的李哲。他看上去只是在安睡,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

一场针对他全身骨架的静默屠杀正在发生。

她仿佛能感觉到那些坚硬的、支撑他生命的白色结构,正在无声无息地化为乌有。

“我们需要您的专业知识,博士。”张斌看着她,“不仅是医学上的,

还有……也许是一些更偏门的知识。这种‘骨蚀’现象,不像我们已知的任何疾病。

”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响起,打破了凝重的气氛。护士站的声音急切传来:“陈主任!

ICU那边……王老太太她……她的腿骨……您快来看看!”陈主任脸色一变,

对艾琳和张斌说:“是另一例!病情突然加速!”说完便冲了出去。艾琳和张斌对视一眼,

立刻跟上。ICU外,隔着玻璃,他们看到了更加骇人的一幕。一位老年女性的右小腿,

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软塌下去,皮肤表面呈现诡异的、不规则的内陷和褶皱。

监测生命体征的仪器发出尖锐的警报。里面的医生护士正在紧急抢救,

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的无力感。艾琳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她不是没见过可怕的景象,

但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针对人体最基本框架的侵蚀,让她感到一种本能的、深切的恐惧。

张斌的声音在她耳边低沉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看到了吗,博士?

它正在‘进食’。”第二章 远古回响艾琳的临时办公室设在医院一间闲置的实验室里。

桌上堆满了李哲和其他几位“骨蚀”患者的病历、影像资料和各种检测报告。

空气中飘散着旧报纸和黑咖啡的苦涩气味。几天过去了,研究毫无进展。

所有常规与非常规的检测,均指向同一个结果:未知。

无病毒、无细菌、无真菌、无放射性异常、无重金属中毒、亦无遗传缺陷。患者的骨骼,

仿佛被一只无形之手,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直接从原子层面抹除了。

疲惫和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她揉着太阳穴,目光落在李哲入院时个人物品的清单上。

一只手机,一个钱包,一个钥匙扣,还有一副……便携式骨传导耳机。骨传导?

一个模糊的念头划过脑海。患者都提到过“低语”或“嗡鸣”。

这种声音会不会不是通过空气,而是直接通过骨骼传递的?她立刻请护士取来了李哲的耳机。

很普通的品牌和型号。她连接上自己的手机,播放了一段白噪音。一切正常。

但当她尝试分析耳机发出的振动频率时,

仪器捕捉到一段极其微弱、几乎淹没在背景噪声中的、非设备固有的谐振波。

这段谐振波非常奇特,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声谱范围,

更像是一种……高度复杂、编码化的能量脉冲,

其核心频率恰好能与人体骨骼的主要固有振动频率产生强烈共振。

仿佛是为了验证某种可怕的猜想,

艾琳调出了李哲发病前一周的通话记录和手机APP应用使用日志。

一个异常现象吸引了她的注意:在骨痛症状出现的前一天晚上,

他长时间使用了一款名为“深海冥想”的音频应用,

记录显示他下载并播放了一个名为“远古回响”的特殊音轨,播放时长达三小时。

艾琳立刻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这个应用。它的界面极其简陋,开发者信息含糊不清,

下载量也少得可怜。“远古回响”音轨需要付费解锁,详情描述只简单的写着一句话,

“聆听大地深处的记忆,重塑身体内在的和谐”。她感到背脊一阵发凉。她联系了张斌,

动用他的权限紧急调查了这个应用和音轨的来源。结果令人震惊:应用由一个空壳公司注册,

服务器位于境外,无法追踪真正开发者。更可怕的是,另外6名已故“骨蚀”患者中,

有4人也被查证在发病前使用过这个应用的不同“特殊音轨”。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这个诡异的音频应用。它就像数字时代的一道诅咒,借由耳机,

将某种致命的振动频率径直地送入受害者的骨骼之中。但,原理是什么?

一种特定的声波振动,怎么可能导致骨骼物质彻底消失?能量从何而来?物质又去了哪里?

科学无法解释。深夜的实验室只剩下她一人。窗外城市的灯火遥远而模糊。

艾琳鬼使神差地戴上了李哲的那副骨传导耳机,

点开了手机里保存的“远古回响”音轨的缓存片段。她将音量调到极低,低到几乎无法感知。

起初,四周一片寂静,唯有她自身血液流动所发出的汩汩声。然后,

一种极其细微的声音开始渗透进来。那不是耳朵听到的声音,

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颅骨、作用于全身骨骼的细微振动。

起初像是极远处传来的、有节奏的潮汐声,又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缓慢的心跳。渐渐地,

振动变得复杂,交织出难以形容的旋律——那不是人类音乐的任何体系,古老、幽深,

带着某种冰冷的几何美感,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古老的、庞大的漠然。在这振动中,

艾琳仿佛“听”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一些……碎片化的、扭曲的意象,无边无际的黑暗空间,

巨大的晶体结构在缓慢生长,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光影交错,

还有某种难以名状的、沉睡中的庞大意识……她猛地扯下耳机,心跳如擂鼓,

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就在刚才那短暂的几十秒里,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全身的骨骼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共鸣?酥麻?

仿佛它们不再完全属于自己,而是对另一个遥远的、强大的频率产生了回应。

她冲到洗手池边,用冷水拼命冲洗脸颊,试图驱散那诡异的感觉和脑海中感知到的恐怖意象。

那不是声音。那是一种载体。一种钥匙。它通过骨传导技术,绕过了人体的外部听觉防御,

直接将某种编码化的信息、或者说某种“指令”,直接送达给了骨骼。这种指令的核心频率,

似乎能打败骨骼自身的物质稳定态,激发某种……难以想象的熵增反应?

或者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维度的子空间裂缝?科学术语在她脑海中翻腾,

却无一能精准描绘她直觉中涌动的那份恐惧感。它不是在破坏。它是在“解锁”。或者说,

是在“召唤”?张斌推门走了进来,脸色凝重,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报告。“博士,

我们可能找到了音轨的源头线索,但情况更复杂了。”他将报告放在桌上,

“技术部门尝试逆向分析那串异常谐振波,发现其核心编码模式,与上世纪冷战时期,

秘密研究的‘心理声波武器’实验档案中记载的某些未完成理论模型……有着高度相似之处。

这些理论模型涉及的声波武器,如次声波武器,

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机制主要涉及声波与人体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但从未出现过对人体骨骼产生影响的记载。”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但不同的是,

档案里记载的理论需要庞大的能量和设备支撑,而这个……这个只需一部手机和一个耳机。

仿佛有什么力量……改进了它,或者,为其提供了我们无法理解的能源与支撑。

”艾琳看着报告上那些晦涩的频率图和能量场模拟,

又想起刚才那短暂体验中感受到的、源自浩瀚深空的冰冷与古老。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她脑中逐渐成形:某个或某些掌握超时代技术的疯狂研究者,

利用或发现并改良了旧时代的邪恶科学遗产,制造了这款应用作为投放工具。

而它的目的是精准、远程地‘蚀解’特定人类的骨骼。但这么做是为什么?选择标准是什么?

那些消失的骨骼物质,又去了哪里?用于何种目的?“我们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种疾病。

”艾琳的声音有些沙哑,“更像是一种……技术驱动的诅咒。

或者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收割’。”张斌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无论是什么,

我们必须阻止它。已经有第8例疑似病例上报了。”就在这时,艾琳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匿名加密信息,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停止挖掘。除非你想听见真正的‘骨之低语’。

”第三章 矿坑骨山匿名信息如无源之水,无迹可寻,恰似一枚寒冰利针,

瞬间刺破了紧张的调查氛围。威胁意味不言自明,却也反向证实了他们触及了核心秘密。

“他们坐不住了。”张斌冷笑着,眼神锐利,“越是威胁,越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

”他立刻加大了对“深海冥想”应用及其背后网络的全方位侦查力度,

试图锁定开发者或操控者的地理位置。艾琳则继续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

在短暂接触“远古回响”音轨后,

让她产生了一个大胆假设:如果“骨蚀”效应是由特定编码的共振引起的,

那么根据***振理论,理论上可能存在一种“反相共振”机制,

是否能够有效地抵消甚至逆转这一过程?她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

以捕获的那段异常谐振波为基础,结合声学、量子物理甚至一些边缘科学的理论模型,

试图推导出那个可能的“反制频率”。实验室里,声波发生器与监测设备交织出微弱的鸣响,

宛如一座现代科技的祭坛,默默对抗着那无法理解的古老邪恶。然而,

进展却如蜗牛爬行般缓慢。对方的技术,亦或所谓的“魔法”,显然已远超当前的理解范畴。

转机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李哲的病情持续恶化,

最新的扫描显示他的颅骨也开始出现细微的蚀空洞。但在一次例行检查中,

艾琳注意到一个微小的细节:李哲右手食指的末节指骨,蚀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部位,

甚至出现了细微且不规则的钙化修复迹象。这不可能!当所有骨骼都在不可逆地遭受侵蚀时,

这小小的指骨为何能独善其身,甚至出现逆转迹象?

她立刻调取了李哲所有的影像资料进行比对,并仔细检查了他的个人物品。最终,

她的目光定格在那枚不起眼的钥匙扣上——一个小小的、粗糙的,

像是某种灰白色石头雕刻而成的护身符,形状抽象,似乎是个长着翅膀的虫子。

李哲的同事说,这是他前段时间去西南某地徒步旅行时,从一个小摊上买来的纪念品。

艾琳小心翼翼地取下护身符,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