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清朝康熙那会儿,江苏长洲的翠柳桥边,有一座名为白屋精舍的宅院,它静静地坐落在一片葱郁之中,仿佛是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精舍被一排排垂杨柳温柔地环抱,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给这静谧的院落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祥和。然而,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人揪心的秘密。
精舍的上房内,白罗帐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床榻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静静地躺着,她的脸庞因高烧而泛着不自然的红晕,嘴唇干裂,偶尔发出的微弱***声,如同细针般刺痛着旁边那位守护者的心。这位守护者,便是明朝万历年间翰林瞿阮的二女,一个知书达理、能诗会画、性格温婉贤淑的夫人。而她的丈夫,正是名震江南的大医张石顽。
张石顽,这个名字在长洲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都是响当当的。他医术高超,学识渊博,被誉为一代神医。然而,此刻的他却满脸愁容,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无奈。他的老太夫人,这位一直默默支持他、陪伴他走过无数风雨的亲人,如今却病得如此沉重,高烧连日不退,神志渐渐模糊。石顽审疾用药,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差错,但始终不见成效。
他心急如焚,连夜请来了长洲的名医詹子风、葛澹泉、余如人等人,一同会诊。这些名医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围坐在老太夫人的床前,仔细观察着她的病情,商讨着治疗方案。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立下了一个稳妥的解热药方,这个方子与石顽之前所用的方子大同小异,都是基于老太夫人的病情而精心调配的。然而,服下之后,老太太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石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连次临床把脉,仔细观察着老太太的病情变化,试图找到一丝突破口。但每当他满怀希望地尝试新的治疗方法时,却总是以失望告终。他深知,老太夫人年事已高,身体素弱,这次病情来势汹汹,若不及时找到有效的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