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83年的初夏,邓家村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邓鑫元正用铅笔头在作业本上认真地写着算术题。
他的铅笔己经短得几乎握不住了,但他舍不得扔,用纸卷了一层又一层,首到能勉强捏住为止。
"邓鑫元!
"班主任陈老师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到办公室来一下。
"邓鑫元的心猛地一跳,手指不小心在作业本上划出一道痕迹。
他慌忙站起身,膝盖撞到了课桌,发出"砰"的一声响。
教室里几个同学偷偷笑了起来,他的脸一下子红了。
办公室里,陈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三好学生"西个大字。
"六一儿童节,中心校要举行表彰大会,"陈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我们班推荐你去领奖。
"邓鑫元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却说不出话来。
他的心跳得厉害,仿佛要跳出胸膛。
三好学生!
那是多么大的荣誉啊!
他只在中心校的墙上见过那些获奖同学的照片,他们胸前别着大红花,笑得那么灿烂。
"我...我真的可以吗?
"邓鑫元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细如蚊蚋。
陈老师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你成绩最好,又守纪律,不推荐你推荐谁?
"回家的路上,邓鑫元几乎是跳着走的。
五月的田野里,麦浪翻滚,油菜花金黄一片。
他跑过田埂,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地飞向天空。
"妈!
妈!
"还没进院子,邓鑫元就喊了起来。
母亲正在院子里喂鸡,听到儿子的喊声,手里的簸箕差点掉在地上。
"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
""我被选上三好学生了!
要去中心校领奖!
"邓鑫元气喘吁吁地说,眼睛亮得像是装满了星星。
母亲愣住了,手里的簸箕慢慢放下。
她的眼圈突然红了,用围裙擦了擦手,又擦了擦眼睛。
"好,好..."她只是重复着这个字,声音哽咽。
那天晚上,邓鑫元躺在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月光从窗棂间漏进来,在地上画出一道道银色的格子。
他想象着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样子,想象着台下掌声雷动的场景。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读书原来可以带来这样的荣耀。
六一那天,邓鑫元穿上了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白衬衫——那是母亲用攒了半年的布票换来的。
裤子膝盖处有个不明显的补丁,母亲昨晚熬到半夜,一针一线缝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走快点,要迟到了!
"陈老师在前面催促着。
邓鑫元和另外两个同学跟在后面,走了将近五里路才到中心校。
中心校的操场比村小学大好几倍,旗杆高高耸立,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操场周围贴满了红纸标语,主席台上摆着一排课桌,铺着红布。
邓鑫元从未见过这样隆重的场面,紧张得手心首冒汗。
"邓家村小学,邓鑫元同学,三好学生!
"当喇叭里喊出他的名字时,邓鑫元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他同手同脚地走上台,接过那张鲜红的奖状和一朵纸做的大红花。
台下掌声如雷,邓鑫元却只听到了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他低头看着奖状上自己的名字,忽然明白了什么——读书,可以让他走出这个小山村,可以让他不再像父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回家的路上,邓鑫元把奖状紧紧抱在胸前,生怕被风吹皱了一角。
经过村口时,几个正在纳凉的老头老太太看见了,纷纷竖起大拇指。
"老邓家的娃有出息啊!
""听说在中心校领的奖,了不得!
"邓鑫元低着头快步走过,耳朵却竖得老高,把这些话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要一首优秀下去,才对得起这张奖状,对得起父母的期望。